六祖坛经讲记

 

发布: 2018-06-18 12:04:55   作者: 觉融法师   来源: 加拿大中华寺   

 


 

第三十五讲

 


 

  大家请合掌:

 


 

南无本师释伽牟尼佛(三称)

 


 

无上甚深微妙法,
百千万劫难遭遇,
我今见闻得受持,
愿解如来真实意。

 


 

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,
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,
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,
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。

 


 

阿弥陀佛!

 


 

  大众请放掌。

 


 

  今天我们继续学习《六祖坛经》。上次讲到76页,法达禅师向六祖大师请教《法华经》之义理,六祖让他诵经。“法达即高声念经。至譬喻品。师曰。止。此经元来以因缘出世为宗。纵说多种譬喻。亦无越于此。何者因缘。经云。诸佛世尊。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。一大事者。佛之知见也。世人外迷着相。内迷着空。若能于相离相。于空离空。即是内外不迷。若悟此法。一念心开。是为开佛知见。”

 

  譬喻品之前有个方便品,上次我们已介绍过《法华经》的方便品及譬喻品中的有关段落。佛为何出世?因一大事因缘。这一大事因缘是什么大事?我们讲了,是生死大事。众生于生死轮回中苦不堪言,要究竟离苦得乐,这是最大的一件事。但生死大事的关键在哪里?即生死轮回的关键在哪里?这是认识的问题。佛之所以能够圆满成佛、解脱,获得快乐,具足法喜,而众生却轮回六道受苦,关键在于知见不同。佛运用的是佛知见,众生用的是凡夫知见。何为知见?通俗讲,知见是对事物的认识、了知及见解。佛对事物的认知是觉悟、清楚的,他能处处于种种现象中解脱出来,心无挂碍、无负担、快乐,故能成佛。凡夫有种种的苦恼,用的是凡夫知见。凡夫知见的特征是:迷惑、处处著相,不著空即著有,遇到什么就著什么,心中总是牵挂,不能无碍,牵挂的越多,烦恼越重,故有六道轮回。六道中,随烦恼轻重不同分为六种,天人牵挂少,苦最轻;地狱、恶鬼、畜生执著最重,非常的苦,但这些众生身在苦中而不觉,有时甚至还以苦为乐。六祖大师在此阐述清晰明了,“一大事者。佛之知见也。” 一语道破,佛出世就是要度众生成佛!关键在破掉众生迷惑的知见,唤醒引导众生见到佛知佛见。这是关键所在,区别是:迷与悟。

 

  “世人外迷着相。内迷着空。若能于相离相。于空离空。即是内外不迷。”众生相是无量的,之所以苦就是一个“着”字,着相。虽然着的相很多,归纳起来不外乎,着有与着空。认为有,是着;认为空,还是着,故要行中道。中道在何处?中道要自己去体认,中道即是不着。既不着有,也不着空,当下心中踏实,轻松自然,无有挂碍,即是走在中道上面。六祖在此讲的是,“于相离相”。见到相的当下,心没对这个相的挂碍,心中无牵挂、无执著。并不是离开这个相,而是心里没有牵挂这件事,没因这件事产生得失是非烦恼。空也是个相,空相。心中空无挂碍时,没因这个空无挂碍而产生种种的分别,依然轻松、自然、坦荡、踏实。能够不着,不着有前提——要能看破自己的攀缘心,看破即是不迷,所以,“即是内外不迷。”

 

  “ 若悟此法。一念心开。是为开佛知见。”若能在心地上用功,时时看破自己的攀缘心,不着相,不为种种知见所迷惑,一念回光,即认识自己当下本来清净心——自己的本来佛。如果能做到这样,即是开启了与佛一样的认知及见解。知见——认知和见解。

 

  无论做何事,做前先有认知和见解,因认知见解才付诸于行动,从而产生结果,故认知见解是关键。正确的认知见解,导致正确的行为,继而产生正确的结果;反之,认知见解是错误,或不到位的,则招致错误结果,或是不到位。每一众生做事均有个共同目的:离苦得乐,包括昆虫和蚂蚁。昆虫和蚂蚁都想离苦得乐,人就更不用说了,众生做事皆有目的性。众生认为:这样做能给自己带来快乐才会去做。但,不是所有众生以自己的见解行动,都会得到预想的快乐结果;有些人甚至适得其反,努力的结果是苦,在六道里轮回的众生就是这样的。六道轮回的性质,一个字,苦。为什么会是这样?因为这些众生的认知及见解出了问题:以执著迷惑的认知见解,获得快乐无挂碍的果,是不可能的!因果不相符。以执著的心、执著的见解、执著的认识做任何事,所得结果就是苦,有挂碍的,这是因果规律。

 

  现在大家学佛了。佛是觉悟的人,他自己已经从轮回的执著里解脱出来了,获得了真正的大解脱,得到圆满快乐的法喜。佛回过头来看我们众生,发现每个众生皆可得到同样的快乐,只是知见出了问题:不知道真正解脱快乐的因,想得快乐,而不得法,虽然整天忙碌,不能如愿以偿,所以佛大慈大悲,特为教化众生而出世,告诉我们:什么是快乐的因。快乐之因,即是没有执著、心不迷惑,保持一个清净的心。

 

  说《法华经》前,佛已讲法四十多年,不是一下子就对学人讲到这些。佛经过了长达四十多年的种种方便善巧引导,将学人们的执著打磨得非常薄弱,只剩薄如窗户纸,一捅即开了,最后以画龙点睛之笔——开示悟入佛之知见,故知《法华经》是非常高的法。《六祖坛经》讲的是同一件事,亦是画龙点睛之笔——开佛之知见,也是非常高的。有时,大家听起来会觉得云里雾里的,有些情况下,不得不,深经浅讲。这是我们的目标——开示悟入佛之知见。唯有有了佛之知见后修行,才能圆满成佛。在没有开佛知见前,怎么办?难道就不能修了吗?我们要为开佛知见作准备:不能一下子开,可以慢慢地开,烦恼习气重,可以一点一点地除。如同搬除障碍,一百斤的重物一次搬不走,可以一斤一斤地搬,或十斤十斤地搬。一斤一斤地搬,一百次就搬走了;十斤十斤地搬,十次就搬走了。不能一下子做到像佛样圆满的知见,而认识自己的清净心,但佛有方便善巧方法——方便品,所以在讲《法华经》之前,都是讲的方便善巧方法。

 

  譬如,有些人烦恼粗重,喜欢做坏事。做坏事是得恶果的,而他希望得快乐的果报。他有缘,佛为他讲法。佛说:你既然希望快乐的果报,得到一个善果,应做善事才对呀。因果法则: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。做坏事,去害人,人家肯定要报复你,怎么能有快乐呢?去帮人,别人才会感恩,才会来帮助你,这是必然的因果规律。从这里慢慢地引导,原来他不认识因果规律,自私,只想自我,做坏事好像自己能得快乐。经过佛法的引导得知:这样不能得到真正地快乐,反而会得到痛苦,若要得到快乐,要止恶行善。这样一点,对其有所启发。人与其它动物不同,思辨分析能力很强,在不懂道理情况下,会做不如法的事。一旦听了别人讲,即会去思考:自己究竟要得到什么?应该怎么做?只要引导正确,他就会去思考,进而转变,这叫止恶行善。一个人懂得了因果法则,即能从恶知见转变为善知见;止恶行善后,心态会从原来的浮躁慢慢清净下来,业障减轻,心地逐渐光明、柔软,心慢慢打开,执著也会慢慢松动。

 

  一个人止恶行善,做善事后,有时还会有牵挂,还会有苦,佛还有方便善巧。有牵挂是为什么?因为有执著,持为实有。一旦持为实有,人做得再好,事做得再圆满,难免有不近人意之处。由于众人的能力、福报、因缘极为有限,不可能将事做得非常完美,达不到预想的圆满结果,即不会快乐,原因是执著实有了。佛告诫众生:只要有执著,即会有牵挂、有苦,不可能真正地离苦,故要破除自我的执著:尽人事,听天命。无论做何事,尽力而为,不是不努力;但一件事的成否,不是一个人可以说了算的,而是取决于多种因缘的和合而成。众人只能掌控百分之八十的因缘,还有百分之二十不在我们的可控范围之内,此事我们只能成就百分之八十,故而,于此的得失要得放开。通过一步步地学习、修行的引导,从不同角度,去除自己内心中的执著习气,五戒十善,包括四谛法——苦集灭道,大乘的六度——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。以不同的角度,训练自己的心,训练放得下的心。经过不同层次的训练之后,我们的心会越来越柔软,越来越自在。譬如,平时每个人的心如同冰块,大家到一起相互碰撞,七零八落。训练心像是加温,将冰块融化,形状消失成为水,水非常柔软,可变成任何形状,而本身没任何固定的形状。经过训练的心亦如是,极其柔软,无有一点执著,佛告诉众人:这即是大家本来的佛,这即是开佛知见。冰块心中本有水的特性,只是众人不知道,不能认识水的特性,无法一下子变成水,故佛通过种种方法,令众生的心柔软而融化为水之后,再讲开佛知见。《法华经》开佛知见,即告诉众生:每个人皆是佛。佛以权宜善巧方便,而令众生做到。现在,我们若要开佛知见、成佛,也同样要修这些法,融化自己的心。

 


 

“佛。犹觉也。分为四门。开觉知见。示觉知见。悟觉知见。入觉知见。”

 


 

  如何是佛?佛陀是觉悟之人。佛,为觉。开示悟入,“开觉知见。示觉知见。悟觉知见。入觉知见。”开,有两个角度,一为善知识开解,或点开,或帮我们打开。一般说:“请师父开示。”开示,其实后面还有一个悟入。开示,是善知识的助力,即开解、指示。我们要通过这开解指示,打开自己心量,能有所体悟,进而契入这个觉悟的认知及见解。这个觉悟的认知见解,就其本质而言,无法以语言及思维表达。这是一种内证之境界,但众人可通过现象,而了解一点点。因这是我们本来具有的,即在坐的每个人,虽然没觉悟、没成佛,我们的觉性与佛等同。那,我们的佛性在哪里?其实,不在别处,就是我们当下每个人认真听,有感觉,这即是我们的觉性。只是众生掺杂了许多自己的分别执著,故而,这个觉没那么干净,我们自己把它搅浑了,所以不能具佛的功用。“开觉知见”,即开启,告诉众生这点。而后指示,这个即是。接下来是体悟,若按照这个回光去返照,有所体悟,称为悟。真正地悟之后,就可契入,而与法相应。

 

  达摩祖师未来中国前在本土弘扬佛法时,他的侄子异见王问波罗提尊者:“何者是佛?” 波罗提尊者告诉他:“见性是佛。”每个人都有本性,即前面讲过的觉性。每个人这个能听、能闻的功能,其本质即是佛性。“见性是佛。”这个清净的性,本来就是佛。异见王继续追问:“师见性否?”既然是见性是佛,你见性了吗?答曰:“我见佛性。” 异见王追问:“性在何处?”答:“性在作用。”在作用的地方才能见得到。异见王问:“是何作用?我今不见。”问:是什么作用,你见佛性,我怎么见不到?波罗提答:“今现作用,王自不见。”现在作用,只是你自己没去留心而已。王曰:“于我有否?”我有吗?答:“王若作用,无有不是。王若不用,体亦难见。”作用时,皆是佛性之全体大用;若不作用,其本体无法去表述,因它无形无相。王曰:“若当用时,几处出现?”答:“若出现时,当有其八。”如果出现时,可归纳为八处。王曰:“其八出现,当为我说。”波罗提即说偈曰:“在胎为身,处世为人,在眼曰见,在耳曰闻,在鼻辨香,在口谈论,在手执捉,在足运奔。遍现俱该沙界,收摄在一微尘。识者知是佛性,不识唤作精魂。” 王闻偈已,心即开悟。这即是波罗提尊者为异见王,开解指示觉性、佛性——佛之知见,异见王因此而悟到他本有的佛性。

 

  我们亦如是,当下的全体,即是觉性妙用。能听、能闻、能走、能谈论,当下这个是什么呢?就是它!

 

  “若闻开示。便能悟入。即觉知见。本来真性而得出现。”听到开解指示之后,当下能有所体悟,能够契入,当下这个纯净的觉知,就是我们本来的真心。“而得出现”,即要破除了所有的妄想执著之后,才能做到这点。《信心铭》言,“至道无难,唯嫌拣择。但莫憎爱,洞然明白。”听起来似乎如坐云雾,难以了知这个真心是什么。如《信心铭》所讲,若要契入并不难,但要留意“唯嫌拣择”,切忌挑三拣四,喜欢好的,讨厌差的,心里时时为爱憎心所左右。“但莫憎爱,洞然明白。”只要时时看破爱憎心,不随爱憎心转,即能契入,即能领悟,当下即是一个清净平等、柔软的心,无其它的,这即是佛,本来的佛!

 

  六祖开示惠明禅师时,也是这样直接告诉他:“不思善、不思恶,那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。”众人不能认识,问题出在爱憎上,所以,修就要修这个爱憎之心,要时时保持一个清净、平等、洒脱的心。但是一般我们做不到保持,怎么办?修法,以法力来帮助。中华寺是净土道场,修持的是净土法门——念佛。通过念佛的方便善巧、佛的加持,来破除这个爱憎之心,不上爱憎心的当,把烦恼心变成清净的佛心。只要能够念得一心——心即是佛,佛即是心,唯此一句佛号,无其它分别,清清静静,此时离我们的佛之知见不远,祖师讲:有少分相应。可以这样的方便善巧契入,所以还是要用功的。

 

  禅宗,有禅宗的方法,净土,有净土之方法。净土的方法,虽然《十六观经》里讲了许多种观法,但现今流行,并且最锲大家根基的还是持名念佛。于持名念佛,净土宗没论及很多高深道理,但祖师有开解,称为暗合道妙,其义理深奥莫测,修持的最终目的,同样是开佛知见。正法时期众生业障轻,修行较易开悟证果;末法众生业垢厚重,开佛知见甚难。佛慈悲,特留此适合末法众生根性的法——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的前提:众生对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有信心,发愿往生,一心念佛;信愿行具足,只要能达到一心不乱,临终时即能往生西方,没有要求说要开悟。正常情况下的了生死,若没见性、开悟,则无法根除业障执著的种子,这称为通途。这对末法的众生而言,甚难,无法做到。释迦牟尼佛有善巧方便,阿弥陀佛具大愿力,以这个相应的法,只要众生一心念佛,至一心不乱,伏住烦恼,烦恼不现前,虽然种子没根除,以阿弥陀佛的愿力功德即可接引我们升西方,到西方即是不退转,再不会受轮回之苦。我们的种子还未根除,怎么办?若没去西方,在娑婆世界种子未根除,转世投生遇到缘,还会受苦轮回。去西方极乐世界就不同了,西方没有恶缘,皆是善缘,受恶果的种子生不出来,故不会退转。到西方极乐世界并不是去享受,是在阿弥陀佛的座下闻法学习修行,保持清净的状态,由阿弥陀佛开解指示而认识佛性、开佛知见。一旦开佛知见,即可清理根除一切种子。故知,去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个极佳、不退转的方法。

 

  “汝慎勿错解经意。见他道。开示悟入。自是佛之知见。我辈无分。若作此解。乃是谤经毁佛也。”这里六祖大师提醒我们:不要错误地理解经文,以为开的是佛的知见,与我何干?这样,即是不了解佛经之义。

 

  “彼既是佛。已具知见。何用更开。汝今当信。佛知见者。只汝自心。更无别佛。盖为一切众生。自蔽光明。贪爱尘境。外缘内扰。甘受驱驰。便劳他世尊。从三昧起。种种苦口。劝令寝息。莫向外求与佛无二。故云。开佛知见。”佛本具正知正见,已开启、打开了,不用更开;要开的是我们烦恼众生的,本来觉悟知见。众生自己不知道,被封闭住了。虽然家中有很多的宝藏,被封闭着,自己不知道,却在外边要饭。佛帮助众生开启,告诉我们:家里有宝藏,不用去要饭!把宝藏取出,即可享用。众生本来具佛性,有很多的功德,不用去受苦的,众生只要认识它、打开它、运用它,既可获得无量的自在。“汝今当信。佛知见者。只汝自心。更无别佛。”什么是佛的知见?都是众生自己的心,自己的心就是佛,如前边讲到的,即心即佛。我们要做的,就是认识自己的清净心。

 

  “盖为一切众生。自蔽光明。贪爱尘境。外缘内扰。甘受驱驰。便劳他世尊。从三昧起。种种苦口。劝令寝息。莫向外求与佛无二。”一切众生本来如佛样的光明无量。佛称为全知,光明即全部知道。譬如,我们人见到的一杯水,天人见是甘露,恶鬼见是脓血,而地狱众生见的是火。同样的东西,同样的境界,因众生不同的业力,所见到的现象则不同。在佛眼里看到的又是什么呢?佛眼里看到的是佛性,同时佛清楚天人、人、恶鬼、地狱的众生,因执著不同而会产生不同的幻觉及认知;亦明了以何种方法、机缘能够引导他们破除自己的执著,从而慢慢认识佛性。这即是佛,这些功能是智慧的光明,是众生本具的,但因现在众生有自我的执著,如同自己以物障眼,而不能看到其它东西,这叫“自蔽光明”。一旦有执著,即会遮住自己的智慧光明,故古人言“情生智隔”。情即是执著,情生起了,智慧就障住了,无智慧光明,做事判断不当,行为疏漏,结果错误。“贪爱尘境”,众生对外攀缘种种境界,内心泛起重重分别纷扰,还做得不亦乐乎,“甘受驱驰”。如青年人谈朋友,喜爱对方,贪爱对方,对方一句话马上就被钓走了,“甘受驱驰”,赴汤蹈火在所不辞,本来可以快乐的,而得到却是种种苦恼。“便劳他世尊。从三昧起。种种苦口。”世尊慈悲,看到众生虽具佛性、本该快乐,但付出很多努力,确冤枉受苦,对有缘众生苦口婆心说种种法门,只为令大家歇下心,不要执著,有执著即会有种种苦恼。“莫向外求”,我们本来有无量的功德,不用向外求,即“与佛无二”。这与世间的方法相反,世间是,去做事、创造,就成功,但临终会发现,这些为物质追求而做的一切皆是影子,如做一场梦,没有任何的价值及意义,因为一样也带不走,而真正需求的快乐确没能得到。佛告诉众生:众人本应快乐,因为执著而不得快乐,只要看破这些攀缘心、执著心,快乐即会现前,当下即能解脱;不但如是,还可在生死关键时刻引导众生,度过重重难关,能帮大家生生死死地解脱。这是开佛之知见,将佛的认识见解,开解了告诉众人,这样我们才能获得真正地快乐。

 

  “吾亦劝一切人。于自心中。常开佛之知见。世人心邪。愚迷造罪。口善心恶。贪嗔嫉妒。谄佞我慢。侵人害物。自开众生知见。若能正心。常生智慧。观照自心。止恶行善。是自开佛之知见。”六祖又从另一个角度来反衬开佛之知见,易懂而理深,又可操作。开佛之知见得从自心下手,改变众生知见;即看破众生知见,从众生知见中解脱出来,就是佛之知见。“世人心邪。愚迷造罪。口善心恶。贪嗔嫉妒。谄佞我慢。侵人害物。自开众生知见。”这些皆是众生相,源于自私。如果我们心正、清净,能看破自己的执著、看破自己的自私心,做事秉持一个无私心,不为自己而服务大众,培养自己放下的能力、无住的能力,保持清净心,这即与佛法相应。所有烦恼源于自私,一切快乐来自无私。无私,即无执著、无负担、无挂碍,心地坦荡,且合于道。心能清净无私,就是一面镜子、智慧,自私心升起,瞬息照破:这些是苦的根源,不要随其转;行为上,止恶行善,依佛之教诲,五戒十善,菩萨戒,出家人有比丘戒,以佛之标准而行持,这即是打开了成佛之门,能引导我们去认识佛之认知与见解,最终达到成佛之目的。

 


 

“汝须念念开佛知见。勿开众生知见。开佛知见。即是出世。开众生知见。即是世间。汝若但劳劳执念。以为功课者。何异牦牛爱尾。达曰。若然者。但得解义。不劳诵经耶。师曰。经有何过。岂障汝念。只为迷悟在人。损益由己。口诵心行。即是转经。口诵心不行。即是被经转。”

 


 

  “汝须念念开佛知见。勿开众生知见。”前面讲过,何为众生知见,何为佛之知见。六祖这里叮嘱:要时时觉悟,破除执著,不为烦恼执著转,即是念念心打开,开的是佛之知见,觉悟的知见,没随众生知见转。念念觉悟,念念破除执著,即是出世,有执著才有这个世间,无执著即无世间、无轮回。“开众生知见。即是世间。”众生知见就是执著、迷惑,故而《金刚经》言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,即时时破除执著,心无挂碍。

 

  “汝若但劳劳执念。以为功课者。何异牦牛爱尾。”法达禅师以念经为功课而不解经意,是为舍本求末。何为“牦牛爱尾”?牦牛非常爱惜它的尾巴,只要抓住它的尾巴,它就不敢动了,它怕尾巴的毛被拔掉。人家抓它尾巴的目的是要杀它,它因爱惜这个尾巴,而把生命丧失了。如果,人家抓它尾巴它拼命跑,尾巴虽然断了,但生命可以保住,保住本,尾巴可以再长,要是生命没有了,就什么都没了。所以,牦牛爱尾,是本末倒置。法达以念经为修行而不知经意——什么是真正的修行,舍本求末了,不知道念经是为了调心,为了降伏众生的贪、执著的心,不知道这是重点。他以为,念多少部是功德的积累。所以,六祖大师破他这点,告诉他,念经要解经意,依经而行,这才与佛法相应。

 

  法达听后,说:“既然如此,我只要解经意,不用念经了。”这也是许多现代人的问题。社会上许多人执著心很重,说:“酒肉穿肠过,佛祖心中住。我只要心好,就什么都好了。”他心好,但做的是坏事情,结果肯定不好。心好,解行一定要相应。行为要有指导思想,行为不正,肯定指导思想不正确。若指导思想正确,行为肯定正确,这是相辅相成的。既要解意,又要行持。六祖大师即告诉法达,“经有何过。岂障汝念。”念经也是调伏的方法之一,解意之后即要有行动,念经可以调伏心念,做事也可调伏心念,均可。只是,念经时是否将调伏心的方法用上,有无契入佛之知见,关键在这里。

 

  “只为迷悟在人。损益由己。口诵心行。即是转经。口诵心不行。即是被经转。”一个人迷与悟境界不一样,因而修行的效益不同。念经应口诵心行,心与法相应,能够一心地念,无分别无得失,没执著心:“我念了一遍有多少功德”,以念经训练自己,破执著心,这是转经,真正地念经;若是,口里虽然念经,心里分别计较,没降伏自己的我慢,没起到去除执著的作用,这是口诵心不行。法达之前即如后者,诵经三千部未发现自己的我慢,见六祖大师头不至地,没相应,是被经转,还是轮回的,为境界所转。六祖说了个偈颂:

 


 

“听吾偈曰:心迷法华转。心悟转法华。诵经久不明。与义作仇家。无念念即正。有念念成邪。有无俱不计。长御白牛车。”

 


 

  心迷时为法华转,只知念经,念到哪里是哪里,而后,得失计较,不懂得降伏自己的心念,著相。“心悟转法华”,将《法华经》之法为自己所用了。“诵经久不明。与义作仇家。”诵了三千部而不知其意,不懂运用,明明经中意思分明,而自己确不认识,对面不相识,如仇人一样不见面。下面,六祖告诉众人,应当如何地念,“无念念即正。有念念成邪。有无俱不计。长御白牛车。”念经应这样“无念念”,念经不是有执著地念,有数目地念,而是以念经来训练自己的心,一心地念,念的同时没有分别,这是“无念”,不在“念”上起其它的念。什么“我这个殊胜,我这个功德大,他那个功德小。。。”,不起这些分别心,就是一心地念。当然,根据个人的因缘——我喜欢。有人喜欢念《金刚经》,有人喜欢念《法华经》,有人喜欢念《楞严经》,个人的法缘不同。念的时候就应一心地念,无“我这个功德大,他念得那个功德小”,没有这些分别心,这称为无念。“无念念即正”,修任何法悉皆如是。修自己的法,降伏自己的心,不要存一丝自是非他之心,以自己修得相应,而认为自己修的法高,有这种分别心,即不是真的相应。可能有一点点的觉受,但这一分别心不破除,则难以进步,这即是“有念念成邪。”“ 有无俱不计。长御白牛车。”若能够有无均不分别、不执著,只是一心地念,无论遇到何事,不计有无得失,这是“长御白牛车。” 白牛车是个譬喻,即是与大乘佛法相应,与吾人的佛知见相应。

 

  禅宗所说的开悟,即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。下面讲个公案。清朝末年,一个南京赤山的发祖,临济宗大德,开堂说法,以禅宗的手段提示学人,逼他们开悟。一天说:“你们学了这么久,也能讲得头头是道。但不要搬祖师大德的语言,今天我要你们各自从自己胸襟中流露出的说来,看谁具有真知灼见。《法华经》全经的要旨在开示悟入佛知见,既然你们都懂,就把每个人的见解说出来。”发祖的考试是抽签,签筒里放着所有学人的名字,抽到哪个,就叫哪个回答。一抽抽到楚泉禅师,扬州高旻寺来果和尚的法祖。发祖问他:“开示悟入佛之知见,开,怎么开?” 楚泉禅师答不出来,真正开悟的是难不住的。平时有些体会觉受的人也能讲一点,一旦无准备突然袭击时,就答不出来了。答不出来,怎么办?别人坐着参禅,发祖要他:“跪下参!把这个问题想通了,再起来。”一支香过了,差不多个把小时,发祖再问楚泉禅师:“怎么开?”仍不能答。若心中无踏实的见地,回答不了这些问题。就这一问题参进去,他自己会发现:左也不是,右也不是,怎么答都不对,所以无法开口。我们参禅也如是,通过参禅方法,可以破除很多的执著及知见。譬如参“念佛的谁?”就这一个“谁”字,即可斩断我们无量的执著知见。发祖以这个方法,令楚泉禅师开悟“怎么开?” 继令跪参。二枝香过,仍无语。第三枝香烧完,维那举板打开静,笃笃一响,楚泉忽然回光猛省,高声道云:“有了有了,开出来了。”悟到了!发祖问:“怎么开?”楚泉应声云:“开出本有。”我们每个人本来有佛性,皆具足的,只是太清净了,随时都在,从来没注意它。只关注外边,这个好,那个坏,没注意自己。一旦我们认真地观察,才注意到。发祖一逼,楚泉禅师把外在现相、内在执著都一一破了,一个机缘之下,被点醒了:不在别处,原来就在这里,“开出本有。”我们每个人都有的,都有这个觉性,都有这个感觉,从来没有离开过,本来就有的,它不生不灭,从来没有失去。发祖逐一继续追问:“示?”既然开出本有,显示一下给我们看看。譬如,悟到的表示一下。释迦摩尼佛在灵山会上是以拈花表示的,释迦拈花,迦叶微笑,表示每个人都有的佛性。楚泉禅师答:“示出本无。”前面是本有,每个人皆有,但是要拿出来,无法表达。它无形无相,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描述它,“本无”。本无的当下,即是本有,楚泉禅师这里从两个角度来表达此事。发祖问:“悟什么?”答:“悟无有无。”体悟到:即没“有”,也没“无”。我们当下的这一念心,没“有”也没“无”,不能以有无来判断。故《心经》中言“是诸法空相,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,是故空中无色,无受想行识。无眼耳鼻舌身意,无色声香味触法,无眼界,乃至无意识界,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,乃至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。无苦集灭道,无智亦无得”。这一念清净心,没有五蕴——色受想行识,没有六入——眼耳鼻舌身意,没有十二处、十八界、十二因缘、四谛、及菩萨的智慧与得道,当下一点都着不上,清净无碍。这个世间要不是“有”要不是“无”,两边的,楚泉禅师以“无有无”囊括了世间一切万物皆不可得,只有这纯净的一念。发祖追问:“怎么入?”答:“入出无碍。”入,从我们的角度讲,即契入、相应。当心处于清净时候,就是相应,即是契入了这个法。所以,开悟初果称为入道、入流,即修行能够相应契入了。楚泉禅师讲“入出无碍”,处于这一念清净时,是无碍的境界。即一杯水,倒进杯子,无障碍,倒出来,也没障碍,做任何事情都无障碍。无论于任何状况下,只要保持这一念清净心,契入了,没有障碍,关键是在无碍上。发祖听了楚泉禅师的回答之后,说:“答得好!不逼你们不行的,不逼不知道境界。逼,还能逼出个祖师来!今日不枉你跪了三枝香。”

 

  今天我们讲的,开示悟入佛之知见,这是很难讲的,本身无法用语言来描述。但楚泉禅师有方便善巧:“开出本有。示出本无。悟无有无。入出无碍。”以这个角度而阐述开示悟入佛之知见。其实这还是说,我们当下本来具足的一念清净心。六祖大师听到别人念《金刚经》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开悟了,参五祖时说:“弟子心常生智慧”。即心无挂碍、心无所住时,智慧光明会常生,时时能够觉察种种现象、种种执著的心,不为其所挂碍。心有挂碍即粘住了;心清净、无挂碍时,看到了,才能破。保持心清净,即能时时能看破。归根到底,要保持清净的心,清净的心,即是佛。以清净心修行,做事情,才能成功,这即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。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。

 


 

  我们回向:

 


 

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,
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,
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,
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 


 

阿弥陀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