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祖坛经讲记

 

发布: 2018-06-18 12:20:58   作者: 觉融法师   来源: 加拿大中华寺   

 


 

第三十六讲

 


 

  大家请合掌:

 


 

南无本师释伽牟尼佛(三称)

 


 

无上甚深微妙法,
百千万劫难遭遇,
我今见闻得受持,
愿解如来真实意。

 


 

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,
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,
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,
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。

 


 

阿弥陀佛!

 


 

  大众请放掌。

 


 

  今天我们继续学习《六祖坛经》,76页。法达禅师去参六祖,他念《法华经》三千部,而不了解经之义理,故请六祖大师为他开解。这里涉及了修行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问题——正知正见,在此即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,这是每个学佛人修行中最关键的问题,故此几节课都未讲完,我想今天仍就此问题再详尽讲解。我们不是为了经文讲多少而完成任务,讲经学习的目的是要建立正知正见,学会于行住坐卧中如何用功修行,面对自己的烦恼,解决自己的痛苦和问题。无论听一节课也罢、十节课也罢,这样地学佛,才能得到真正的受益。学习佛法不是学知识,而是学习方法。因这个问题很关键,我想尽量详细慢慢地给大家讲清楚,希望每个人都能领会。

 

  《法华经》讲到:佛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於世。于此,《六祖坛经》讲:“一大事者。佛之知见也。”人之所以轮回六道受诸多苦恼,皆因迷惑,为凡夫知见,没觉悟故;要脱离轮回,必须要觉悟,靠正确觉悟知见的引导,众生才能够出离轮回。人生最大事,莫过于生死,即如何从生死的苦海中解脱出来。要得究竟圆满地解脱,就要像佛一样,阿罗汉、菩萨都不是究竟的解脱,唯有佛是圆满究竟的解脱者——他断除了所有的烦恼,证得了一切的功德。故学佛,要以佛为标准,以佛的认知见解为标准,要解脱,就要学佛知佛见——真正的正知正见。

 

  六祖大师归纳总结了开佛知见,“世人外迷着相。内迷着空。若能于相离相。于空离空。即是内外不迷。若悟此法。一念心开。是为开佛知见。”世人虽迷惑于诸多外在境界,可概为两类:一为着“有”,一为着“无”,六祖这里讲的“着相”与“着空”,其实还是“有”“无”,或从另个角度讲“断见”“常见”,种种的妄想、知见皆由这些而产生。若能于相不着相,于空不着空,即行于中道,秉持一个“不着”,“不着”即不迷,如能于此心明有所了悟,即为开佛知见。无法描述“不着”,一描述即是着,本知本觉的实相,只能靠旁敲侧击,要真正地做,可按“但尽凡情,别无圣解”——只要把自己内在的妄想颠倒执著去除,当下即能圆满成佛,不用在凡情之外再觅圣解。转凡,“但尽凡情”,凡情即是情见执著,将这些妄想颠倒执著去除,当下即是圆满,这是开佛知见,所以,我们要做的事,就是去除自己内心的妄想颠倒执著。小乘、大乘,自利、利他,一切法之设施功用,包括念佛,悉皆是为了破除妄想执著,凡夫内在自私的情见也好、人我执也好、法我执也好,统统要彻底破除,全部破除干净了,才能圆满成佛。念佛,并不是为了得到个什么东西,念佛即是破除妄想,妄想除干净了,当下即是圆满的佛,而不是另外得个佛。生西方亦如是,生西方是将自己的内心清净,与西方净土相应了,那时一念相应即因缘成熟了;临终时,内心清净,心里想着西方,与西方相应,那时才去得了。其实,去西方是内心的一种转变,境界的转变,而不是从这里跑到down town 去了。大家要明白,学佛不是要得到什么,而是去除妄想颠倒执著。

 

  “佛。犹觉也。分为四门。开觉知见。示觉知见。悟觉知见。入觉知见。”即,开示悟入佛之知见,为一般人讲的开悟,开悟涵盖了开示悟入。“开觉”,即开觉悟的知见,不是迷惑的知见,即认知见解是觉悟的,不是迷惑的。此处的开示,是从善知识的角度及众人的角度而论,解释为:在善知识的开解引导之下,凡夫平时是迷惑的,若无善知识的开解,一般情况下不能自然成佛;除非善根非常深厚,如独觉,见外在世间无常,春夏秋冬、成住坏空,即可悟道。开解指示,如何开解呢?其实,我们已累次论及如何了解自己的本来面目:这如同剥芭蕉树,一层层的皮,剥到最后,里面什么都没有,空的,看起来是一棵树,其实都是层层皮包起来而构成。众生之所以迷惑,其核心就是“我”,认为有个实在的“我”。但这个“我”是真实存在的吗?这个“我”就像个芭蕉树一样,由诸多妄想包裹而成。大家都知道,外在的世界是无常的,虽然有的时候可以用,但许多情况下没办法,觉得跟自己比较疏远一点。大家一般都认为,我的身体,我的思想,这个是“我”,我们的一切痛苦,皆因“我”而产生。若没有这个“我”,即不会有痛苦,即会与世界相容,与诸事相容,无有障碍。之所以有障碍,是因为有这个认为实在的“我”,即与外界及他人而格格不入,有自己的思想,有自己的规划,以及自己种种的东西。如果没这个“我”,打破这个“我”,即会与世界相容,才会认识到那个真实的“我”。由于众人守住这个小“我”了,就认识不到那个真实的“我”,故知,要破除这个小“我”、破除这个自私。一般人认识的“我”,是我的身体,我的思想,认为这个是“我”,我这里一步步地为大家地开解,实际上,佛经三藏十二部都以不同角度论述这个问题。众所周知,身体,虽然是自己的身体,但我们大家做不了主,它要生病就生病,要老就老了,生下来就注定有一天要死亡,生老病死这个规律,我们无法把握。以科学角度看,当下每个人的细胞皆在不停地生生灭灭新陈代谢,与前一刻比,现在这个身体的细胞已换了许多,已不是前一刻的自己,最后烧成一把灰,随风而去,荡然无存,故这个身体不是我们自己,无法依靠,它不是一个主宰。那究竟什么是“我”呢?可通过这样方法去观察:是我们的思想吗?即大家的心念啊。是过去的思想?现在的思想?还是未来的思想?过去的已经过去了,未来的还没来,现在的思想、现在的心念又在何方?我们的想法在哪里?未观察时,好像有个东西在那里,如果认真地去观察即发现:没有!一切想法皆是妄想,是假相,如同黑暗中的影子,灯光一照就不见了,消失得干干净净。但是,难道就真的什么都没有吗?把外在的身体、及内在的思想统统看破了时,是谁又知道这些呢?于此处,以止观的方法认真地去观察、去认识:当下明明了了、无一点执著、从未失去的、一颗觉悟的、有灵觉的心,这才是我们本来的自己!它于外界没有任何的隔阂,隔阂障碍是因吾人的妄想产生的,无妄想即无障碍,包容一切。分析至此、观察至此,直接指示告诉你:这即是我们本来的面目!当然,要真正地认识这点,需要具备很好的修行基础、禅定的功力、及智慧,我们现在只是方便的引导,若大家感兴趣,可通过这种方法参进去。《金刚经》讲“凡所有相皆是虚妄”,这样地去破,破至最后,“若见诸相非相”,看到的不是相,自己去体会是什么,那个即是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。从这个角度讲,即是真正地打开了佛之知见、见解。

 

  禅宗指示学人开悟的公案很多,一拳、一脚、对答、讲法,各种方法皆能开悟。密宗有个很典型的公案,密宗一个祖师叫华智仁波切,他的弟叫子龙多。龙多跟着华智仁波切几十年还未开悟,一直在修基础的,训练自己的心。一天他们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修行时,华智仁波切对龙多说:“你不是说你没有认识本性吗?你过来,我现在告诉你。” 龙多即过去趟在师父旁边。华智仁波切问:“你看到天上的星星吗?”龙多答:“看得到。” 华智仁波切接着问:“你听到远处村庄的狗叫吗?”答:“听得到。”问:“你听到我说话吗?”答:“听得到。” 华智仁波切直接告诉龙多:“这就是我们的本性。” 龙多当下即开悟了,彻悟了自己的本性。于此,无任何的分别,就是一个觉知:知道、听到、看到,这就是我们的觉知。众人之所以不能体悟,因有种种的妄想,若无妄想,当下即能体悟到,故知,我们要做的是,首先破除自己的妄想。

 

  这是在善知识的开解、引导、指示下开悟的。若善知识给你开解,自己不开窍也没办法;通过引导之后,自己也要返观进去,自己打开。善知识只是个外在的引导,自己把妄想颠倒执著破了,当下显示了真实纯净的那一面,而且自己发现了这种境界,这种觉受出现了,当下发现了人人本具的本性觉体,了悟万法皆是它的方便而不可得。发现了之后,要有所体悟,要明白,产生真正的见解,并不是说“噢,我有这种觉受了。”虽然这种觉受是到位的,若没有体悟,则不能算是开悟,只是一种境界,说明机缘还未成熟。许多弟子学人通过修行,偶尔也可达到这种境界,自己没觉悟的,善知识则不会为其印证。若告诉了学人,“这就是开悟了”,恐其于此而产生知解——理解,意识的境界,而不是现量的体悟,故要待学人自己确实悟到了,善知识才会给予印证,这要自己去体悟。

 

  了悟之后,即知如何用功,不为妄想、妄见所迷惑;有了正见,错误出现时,即不再迷了,而依正见而行,这样才能契入法性。并不是开悟后马上即可时时地契入,有人开悟后,因习气深厚而不能契入,如同云开了,自己看到了,但因习气重,一下子又合起来给障住了,需要具很好的功底、功力、基础,才能够保持相续。虚云老和尚五十多岁才开悟,他前面经过多年刻苦修行,习气打磨很干净,基础功力扎实,故而,他一开悟即能立刻启用,保持相续,能够契入。过去也有人年轻聪明,善知识引导后很快就开悟了,但因功底欠缺,故遇境界易迷惑而走失。故开示悟入有两种角度:一为培养足够深厚的资粮、功力充足、能够相续、时时保持觉悟;另一种先打开见解,并不是开悟就好了,要对境界不迷惑才行,若还迷失,这开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已,要将开悟的知见运用于修行之中,以此为修行、磨练自己的习气,时时不为妄境所转,这样功行成熟了,才能慢慢地契入进去。

 

  “若闻开示。便能悟入。即觉知见。本来真性而得出现。”善根利智之人,如六祖大师及众多祖师,听到开示即能马上悟入、契入,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。如惠明禅师听六祖大师讲:当下那个心,“不思善,不思恶,正与么时,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。”当下即能开悟,见到自己的本性。一般还是要有很好的基础,惠明禅师原来差一层,只差一点点。佛说法具三个层面:一对还没种善根之人,为其种种子,让烧烧香,拜拜佛,到庙里结结缘,念念佛,念一句也可以,其实是结个善缘,种个成佛的种子;二对种下种子、对佛有好感之人,鼓励经常来寺院大家一起共修、念佛、诵经、听经闻法、而后慢慢打磨自己的习气,成熟其善根;三对善根成熟透了、只差一点点之学人,要收割、解脱。归纳为种、熟、脱这样三个层面。明心见性属于解脱层面,是针对善根成熟、唯欠一点,一点化即可解脱之学人。释迦牟尼佛在世讲法时,下面弟子一听,立刻证初果、二果、三果、四果,这些人已成熟了,只差一点就解脱开悟。我们现在若能开悟最好,末法时代很难,需要花很多功夫。若不能开悟怎么办呢?我们可以通过所讲的这个法来成熟自己。为什么祖师一听即能开悟而我们不行?祖师不是天生的,他也是一点点训练出来的:学法之后,认真地对治自己的烦恼习气,及时调整自己,护持自己的正知正念,不随妄想转,持之以恒,这样慢慢成熟自己,待成熟后,于善知识的点化下才可达到明心见性。祖师大德悉皆是这样走过来的,此处无投机取巧的捷径,真正的捷径即是老老实实地去修,若不老实反而走弯路。

 

  “汝慎勿错解经意。见他道。开示悟入。自是佛之知见。我辈无分。若作此解。乃是谤经毁佛也。”六祖在此提醒大家:开示悟入佛之知见,并不是开佛的知见,与吾人无关,这是要开众人自己的佛之知见。佛已经开了,不需要再开,而我们众生没开故,需要打开。

 

  “彼既是佛。已具知见。何用更开。汝今当信。佛知见者。只汝自心。更无别佛。”佛知见是什么呢?六祖大师于此直指:就是我们自己的心!除此心外,没有别的佛!阿弥陀佛、释迦牟尼佛、药师佛、十方无量诸佛,他们是不是佛?是的,是我们自性佛显现出清净功德的一面,说白了,皆是一个幻相,故过去禅宗祖师有言:“报化非真佛,亦非说法者”,即报身佛、化身佛皆不是真正的佛,都是一种现象,真正的佛就是我们的法身佛——每个人自己的心、本性、本来佛。除此之外,悉皆为因众生根基、及引导方便,而示现的现象,不是真正的。因而,要成佛首先要认识自己的心,要护持好自己的清净心,正如《六祖坛经》一开始讲到:“菩提自性。本来清净。但用此心。直了成佛。”只要护持好这个清净心,随缘打磨自己的习气,磨光所有妄想颠倒执著、断除一切业障后,本性功德自然显现,这个是佛,而不是,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那个。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那个,只是应众生的机缘,一时的示现。只要我们当下能断除一切烦恼执著,所证得的本性功德与佛等同,当下即是佛,故知,我们要做的,并不是在外边求什么,而是要护持好自己的清净心。我们念佛是为这一目的,诵经还是为这一目的——护持自己的清净心,不随妄想转。若不学经、学法,众人不知道什么是正念,什么是妄念,自己跟着妄念走了都不知道,还认为自己在做好事,我们需要有辨别力,故知学法很重要,而不是只知道念佛。念佛天天在念,念的时候也不知道什么是妄想,天天在那里有口无心地跟着妄想走,这样地念佛用处不大,只能种个善根种子。我们念佛要懂得念佛的方法,懂得念佛的法用,要能起到护持正念、不随妄想走之目的,能从当下的妄想执著中解脱出来,要有这样的体悟,这样地念佛才算有用!

 

  “盖为一切众生。自蔽光明。贪爱尘境。外缘内扰。甘受驱驰。便劳他世尊。从三昧起。种种苦口。劝令寝息。莫向外求。与佛无二。故云。开佛知见。”为什么要开佛知见呢?因众生将自己的光明智慧埋藏了,自己不认识。“自蔽光明”,因愚痴而不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,众生虽愚痴,确自作聪明、自以为是。“贪爱尘境”,自以为是,于外在境界产生爱憎心,喜欢的,去攀缘,想方设法得到;不喜欢的,尽力驱除、消灭掉。“外缘内扰”,于外攀缘,内在分别,随境流浪。

 

  佛讲过一个众生生死如何流转的过程——十二因缘,亦是六祖阐述的“自蔽光明。贪爱尘境。外缘内扰。甘受驱驰。” 十二因缘指:无明缘行,行缘识,识缘名色,名色缘六入,六入缘触,触缘受,受缘爱,爱缘取,取缘有,有缘生,生缘老死忧悲苦恼,这样十二个。

 

  无明:就是不明,乃一切烦恼的总称。于缘起性空无所明了,总结起来,佛所讲的法就是缘起性空,因而妄生一切执著,此谓“无明”。我们所有烦恼的根源就是无明,无明不是个什么东西,是对事物真相、实相的不明了,称为愚痴。不知道什么是真的,还自以为是,认为那个知见是对的。

 

  行:造作义,指一切行为,即依无明所造的善恶业。因无明故,众生自以为是,造作种种的善恶业,贪嗔痴、杀盗淫、两舌、恶口、妄言、绮语,乃至不杀生、不偷盗种种善行也包括于内,即造作一切的行为。

 

  识:有造作即产生业识,即业识产生的业。过去众人因不明真相而造了种种的业,而产生了业识。灵魂从过去世、现在世、未来世来讲,众生之所以投胎是过去世因无知造了种种的行为,死的时候这些信息全部包含在我们的神识里,人一死,神识带着所有的信息去有缘的父母投胎,父精母血加上我们的神识。业识,此识随业受报,为过去业力所驱,挟持所造善恶种子而来投胎。

 

  这个识很关键,去西方是一念,去轮回亦是一念,最后一念决定了我们去什么地方。若是贪嗔痴的业力现前,我们即会为那一念业所驱使在六道里轮回。像梁武帝的皇后萧妃在世时信佛,但也做过不好的事情,人死时四大分散非常苦,萧妃死时因别人碰了她,生起了极大的嗔恨心,而堕落成蟒蛇。后来萧妃托梦给梁武帝,因梁武帝对其非常宠爱,恳请国师高僧宝志公禪师帮忙,宝志公禪师为此制订了梁皇宝忏水陆法会,专门超度萧妃娘娘,这个忏法一直流传至今,现在很多寺院都做。故知,临终一念非常关键,家里人去世,最好保持二十四小时不要碰他,能放七天给他助念最佳。若不能放七天,至少要二十四小时,虽然此时已断气、心脏不跳了,但神识还在四大分散过程中,还未离开,他还有感觉,那是最苦的时候,因四大分散故不能动,但他心里明白,无法说;若一动他,他即会生嗔恨心,也不要在旁边哭,平平静静地,最好能助念帮助他。临终的那一刻非常的重要,往生西方为什么要临终助念?就是帮他把正念提起来。即使平时修行没那么好,有妄想,临终时有人提醒,可提起他的正念,就靠那一念与净土相应,就能去西方,所以临终助念功德很大。虽然我们往生西方没明心见性,没消除所有的业,只要我们临终时的那一念是一心的,妄想不现前,没烦恼,当下一念做到“心不贪恋,意不颠倒”,一心地想着阿弥陀佛,即能往生西方,业伏在里面,这叫“带业往生”,到西方后,再慢慢地消。来生去哪里,取决于临终的那一刻,当时识的状态。

 

  名色:投胎之后为名色,因心识与父精母血实际上是很小的细胞,不是个人,只有个名,有个心识。名指心识,色指形体。由于一念爱染投入母体为名,成胎后为色。所谓心物和合而成胎,胎相初成叫做“名色”。

 

  六入:名色投胎后慢慢长大,七天一个变化,约经十个月,六根慢慢长成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乃至意——分别心,虽然在母胎中,六根长成后即可接触到外境,知道冷暖、听到外边的声音,只是分别不如我们这样明显而已,此时称为六入。

 

  触:出生后为触,与外界有接触。根、尘和合而成触。指出胎后六根与一切外境之接触。接触后会有感受,即外在的苦乐境界。

 

  受:即领受。根境相对于违顺二种境界上,生起苦乐二种感觉谓之“受”,此即为对境所起的一种情绪。违顺,依个人经验为准,比如同一种味道,有人喜欢,有人讨厌。遇到自己讨厌的,即与自己原有经验不符的,称之相违;反之,顺,即与自己的经验相符。同理,好人坏人亦如是,与自己相符的,认为是好人,与己不符的,认为是坏人,皆以自己的标准而定。相违的,即会产生苦;若是顺从自己的即会产生乐,这是苦乐两种受。这是因过去造的种种业而成的果,名色、六入、触、受为这一世的果,这个果是必有、避免不了的。

 

  爱:即贪爱。爱与憎,是同时的。对于五尘(色声香味触)欲境,心生贪著,此即为对境所起的一种贪染心。有了感受之后,对讨厌的,即会排斥,生起嗔恨心;对喜欢快乐的感受即会追求产生贪爱,譬如吃东西,觉得好吃,就多吃点,喜欢了,产生喜欢后,即会贪爱。

 

  取:贪爱后,即会随这个妄想走,产生取,想得到,追求。遇喜欢之乐境则念念贪求,必尽心竭力以求得之而后已,遇所憎之苦境则念念厌离,必千方百计以图舍之而后已,此即为爱染欲境的一种趋求。这些皆是描述众人生命流转的一种状态:我们是如何跟着境界走的。若我们想了办法,去做了、取了、追求造作了,譬如喜欢吃榴莲,就去买了榴莲吃下去了,吃下去就有业了,做了这个事情即形成一种业。

 

  有:即业。即有因有果,爱取是因,有是果,由前际因(爱取)才能造业,因造业,生后际之果(生老死),有业即会投胎,因这个业而受报。业力牵引,因果不亡,遂演成三界轮回的事实来,此为所作业力感报的一种规定,这即是我们生死轮回的规律。

 

  生:即受生投胎。以现在所作之业为因,依因感果,必招来世受生,譬如我们现在做上品的五戒十善,来世即升天;五戒持的好,来世还为人;如果能够培养出离心,就能解脱成罗汉;若能发大慈悲心、菩提心将来可成佛果;据所造之业而感不同之果,这是必然的。

 

  老死:既然有生,就有老死,忧悲苦恼。诸根衰败叫做老,身坏命终谓之死。有生就不能不死,四大和合的身躯自然从少到老,无常转变必至于死,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结果。

 

  凡夫惟循依此十二因缘之规律,圣人有的是化身,有的祖师肉身不坏,也有肉身就能飞到净土去的,他们由于证悟的境界而转化了,而凡夫则不可能不死。

 

  我们为什么要讲十二因缘?由十二因缘可了知,人生活在世界上如何为轮回所牵引,如何流转的,过去因是什么,现在受的是什么,将来又会得到什么样的报应。既然我们要解脱,若不了解这个流转的过程,即不知从何处下手而解决生死的问题。过去的已经过去了,无法改变,未来的还未到,亦无法操作,我们能把握的是现在:要想改变将来的命运,就要从现在入手!若现在不能把握自己,未来我们控制不了,还会跟着这个流程走,还是随着自己的业而流转。其实,善业、恶业自己是有办法掌握的。从哪里掌握?无明、行是过去的,现在是识投胎了,名色、六入、触、受,是结果,是无法改变的,我们可以从受后面入手,从爱、取转变:面对前面果的接触、感受,我们不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、原有的错误知见走,给触、受以重新的定位,打开佛知佛见,不将受当成实有,不执著受,不随受产生的妄想而流转,不随爱憎转。譬如,看到榴莲很喜欢,产生了喜欢之心,自己知道这个喜欢是个妄想,只是自己的贪心,因与过去自己的习气相应,于此,不随这个贪心走,虽然喜欢,但不去买,磨练一下自己,不上这个贪心的当,这即不会有之后的因吃榴莲而产生的种种状况。听说,有个人在马来西亚一下子吃了十个榴莲,吃后流鼻血,因马来西亚、新加坡的榴莲很好吃。这是个特例,众人平时做事都是这样。如果这个贪心起来时,及时发现而不随其转,不随这个贪心去造作、去取,即不会有后面的结果,故知要从这里卡断、入手、掌控。

 

  实际上,平时我们念佛、持咒、诵经,是护持正念。还有一个正知——正确的知见,正确的知见是引导方向的,哪个方向是正确,哪个方向不正确;正念是令我们的念头不散、不丢失,若无正念,我们念头一散,一下子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。好像念佛的时候发现:“哎,怎么我想了那个问题想了很久!”这叫“失念”,其实我们心跑出去做事情去了!想家里怎么安排,“今天下午做什么事情,什么人怎么接待。。。”想这个,做事情去了,跟这个“妄念”跑了。有正知,则发现这个念头起来马上即知:“这个方向不对,我应该念佛护持正念。”正知、正念,一为定,一为慧,二者相辅相成,我们当下要把握这个正知正念。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佛法?若不学习佛法,我们就不知道方向,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。既然,世间一切皆如梦幻泡影,都是苦,那应该做什么呢?怎样才能得到快乐呢?佛告诉众人:戒定慧,什么是戒定慧呢?所以我们要学,学了之后,才知道平时应如何去做,这叫正知正见。同时,要以正念来护持正知正见,若是念头散乱失去了,正知即会失去。大家有没有发现:心专一,清净时,人比较聪明,判断明确,什么该做,什么不该做,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,把握自己;若心散乱,没正念了,那就稀里糊涂了,该发脾气就发脾气,随自己的妄想走了,故而,要从爱憎处入手,来斩断这个轮回。为什么要于爱憎处斩断呢?之所以产生爱憎,是因为无明,造作的习气在作祟,这个爱憎心包含着前面一切的信息。学了佛之佛见后,我们知道这个不对,是个妄想,破的即是这个无明;我们明白,虽然破除的是爱憎,其实是连无明一起在破。祖师们是彻悟了,我们现在还没那么透彻,但也从佛法中学到了正知正见,开始觉醒了,从这里一点点地下手,这叫开觉知见——虽然破的是爱憎,实际上已开始破无明了。

 

  故修行要把握一个关键:平时待人接物、行住坐卧、包括念佛,说修心修心,修炼的是什么心?修炼的就是这个爱憎之心!当爱憎心生起来时,要做到,不随其转!护持好自己的正念,随自己的戒定慧转,不随贪嗔痴转!不随它转,它就自己就消掉了,这本身是个妄想,不用去消它,只要不随它转就行了,这是修行的关键!若在平时修行过程中,看这个人不对,那个人不对,这是在修别人,不是在修自己,这个方向是错误的!修行中,无论面对何种境界,应修自己的爱憎之心,即如六祖大师之言,“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。若见他人非,自非却是左。他非我不非,我非自有过。”别人如果真的有问题,我们要保持一个慈悲、平等、柔软之心,在别人需要的情况下,善意地去提醒,而不是以佛法去规范别人。为什么佛说法,只对有缘的众生而说啊?一切众生都很苦,为什么只对有缘众生才说呢?因对无缘的众生说,他不听,反而会生起嗔恨心,让他更烦恼,故知,帮助别人也要有好的善缘及方法。不能“你这个不对,我跟你讲,我是帮助你!” 其实这是无智慧,自己没未修好,没这个德行感化人,是帮助不了别人的。有时,不但帮不了别人,别人不听,自己生烦恼,反倒伤害了自己。所以,帮助别人一定要有方法,首先自己要有德行,让别人信服,这样才能真正帮助了别人。修行要掌握这个关键,把自己的爱憎心摆平了,有智慧了,而后根据别人的情况,看于何处可以帮助,适当地去做。

 

  “便劳他世尊。从三昧起。种种苦口。劝令寝息。莫向外求与佛无二。故云。开佛知见。”凡夫众生因无明而造业、受报,本来具佛性,可像佛样的解脱自在,但现在确冤枉受苦,世尊升起慈悲之心,对有缘众生,苦口婆心,说法规劝:四谛——苦集灭道、十二因缘、三藏十二部,无非是小乘、大乘、佛乘、出离心、菩提心及信心。出离心:知道是苦,要离苦。如何离苦?首先要破除自己的烦恼,这称为出离,从烦恼里出来即不会有苦。菩提心:不仅要自己离苦,要让一切众生皆能离苦,要去帮助别人。为什么要帮助别人呢?自己离苦就好了嘛。自己离苦,虽然破了人我执,但法我执还未破,法我执未破,即还没究竟地离苦。所以,去度众生时,其实还是在破除自己的执著,究竟地开显自己本具的功德。信心:真正的信心,大家说,“我对佛菩萨有信心”。可以讲,在未明心见性前,是不可能产生百分之百的信心,只是一般的有些善根,百分之一、百分之十,百分之五十,有可能。只有在明心见性的前提下,才能产生百分之百的信心,所以,后面一定要见性才能真正地产生信心。过去祖师讲:念佛求生西方,要真正地相信净土法门,而净土法门是难信之法,要明心见性之后,才能真正地相信净土,才能真正地把佛号念踏实。许多禅宗的祖师,如憨山大师,开悟后才看到了净土法门的殊胜,自己念佛的同时,也劝大家都要念佛求生西方。

 

  “种种苦口。劝令寝息。”所有教法,佛苦口婆心,皆讲一件事:令众生歇下自己的妄想,歇即菩提,歇下妄想,当下即能见到我们自己的真心!

 

  “莫向外求”,修减法,不是修加法。不是“我今天念了多少佛,明天念了多少佛”,“今天念了多少经,念了三千部。。。”不是这样,而是,我们去除了多少的习气毛病。念多少数目是功课,为策励自己的一种方便,目的是破除自己的妄想执著。“莫向外求”,我们本来具足一切,若是当下歇下了,即与佛相同。

 

  前天晚上法光长老从七点半讲到九点以后,讲得很好。有很多人说:“佛法非宗教”,法光长老驳斥了这种观点。究竟什么是宗教呢?宗教的定义,于此有很多的争议。法光长老引用了一个美国学者的论述:宗教是人生的一种正确坐标,而且具有终极的努力方向,宗教是正确的,其实是一种信仰。现在有人说“佛法非宗教”而是一种教育,教育分多种,从字面上讲,宗教为有宗旨的教育;说佛法不是宗教,是教育,教育也是有宗旨的。所以,宗教这个词更能代表佛法的内涵,而不是其它的教育,以单面的层次来代表佛法。法光长老还讲到:佛法超越了一切哲学,超越了一切教育,超越了其它一切世间的认知,佛法解决的是根本,人的根本即是苦,远离痛苦即是快乐,佛教是围绕着这一主题。众生所做的一切努力悉皆由离苦得乐而展开,只是我们自己有时不觉察而已。如果我们真的能够离苦获得快乐,当然人人皆会选择遵循,但这个快乐不是来自于外部,而是内心对执著的消除,内心的执著消除了,当下即得快乐,故而“莫向外求”与佛无二。

 

  有人说:“不向外求,我生意怎么办?吃饭怎么办?”其实,这些都是小意思。密勒日巴尊者临终时,穷的响叮当,什么都没有,只有一件破衣服,他对弟子们说:“我死后,砖下面留有黄金,你们去挖。”其实没什么黄金,大家好奇就去挖,挖到一块破布和一块糖。上面写,让他成千上万个弟子,每人割一块布,留给大家做纪念,每人切一块糖,与大家结善缘,吃了这个糖不堕三恶道。东西就那么一点点,确怎么割也割不完,我们凡夫能想象得到吗?所以,只要我们真正地有功夫,有定慧力,真正地达到那个境界,到不了佛的境界,能到阿罗汉的境界也好,就不用怕外在什么都没有,没吃的、没穿的、没住的,要与人搞好关系等等,不用担心!他有办法布施别人,何况自己不能养活呢?罗汉能有十八变,点石为金,你要多少现金马上变出来。有些祖师显神通,弟子要吃东西,祖师拿个饼干放在衣服里,唰,唰,来多少人,抓多少,抓不完,大家都有的吃。只要我们真的有功夫,这些功德是本来具足,不是外边得的,皆可变化出来。其实我们经过努力得到的东西,也是自己的心变出来的,只是我们没有这个定慧力,无法一下子变出来,是通过坚固的妄想,花费几十年才变出来的,而祖师可以一下子变出来,而且变出后还能让它不消除。

 

  不要说祖师,外道都有办法变。过去密宗有个祖师叫萨迦法王,一个外道与西藏的藏王串通好想戏弄萨迦法王。外道变出来个很好的寺庙,对蕯迦法王说:“我们建了个寺庙很好”,想让蕯迦法王进去参观的时候,一下子变没了,成荒郊野外。像一个禅师去参文殊菩萨似的,在五台山看到一个宫殿,第二天再看什么都没有了。蕯迦法王知道是在骗他,就去了,在里面顶礼礼拜,结果那个外道怎么也变不回去了,成真的了。这法力不一样,还是蕯迦法王厉害。

 

  我们不用担心自己没有什么,只要自己心里没有执著、没有挂碍,就具足一切的功德,这是开佛知见——觉悟,开启我们自己本来的功德,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,以觉悟的见解去修行,这样才能成佛。

 

  “吾亦劝一切人。于自心中。常开佛之知见。世人心邪。愚迷造罪。口善心恶。贪嗔嫉妒。谄佞我慢。侵人害物。自开众生知见。若能正心。常生智慧。观照自心。止恶行善。是自开佛之知见。”佛佛如是,过去佛这样讲法,祖师也是这样讲法,只为一个目的:引导大家走上正确之路,快乐解脱之路。六祖大师也这样劝大家,“于自心中。常开佛之知见”,时时地觉悟。“世人心邪”,即迷惑。“愚迷造罪。口善心恶。贪嗔嫉妒。谄佞我慢。侵人害物。自开众生知见”,即是前面我们讲的十二因缘流转:顺无明而造业,造业后受苦,因苦生烦恼,因烦恼故又去造业,周而复始轮回六道,称为‘惑业苦’流转。“若能正心”,正心即依佛法的见解,正知正见,无私的心。“常生智慧”,一下做不到明心见性,知道道理了,可以戒定慧为准绳,来“观照自心”,于恶相应的不做,于善相应去做,“止恶行善”,这是打开佛之知见。

 

  “汝须念念开佛知见。勿开众生知见。”开佛知见,是戒定慧,开众生知见,即是贪嗔痴。“开佛知见。即是出世。开众生知见。即是世间。”开佛知见,即是解脱,开众生知见,即是轮回。

 

  “汝若但劳劳执念。以为功课者。何异牦牛爱尾。”法达以念《法华经》为功课,但不懂经意,不知道运用《法华经》调服自心,仅以诵经数字为功课,甚至连自己的我慢心都未察觉,礼拜六祖时头不至地,本末倒置。虽修法,而不知道法意,未将法运用起来,降伏自己贪嗔痴心,反以念经的数目而生起了我慢,故为牦牛爱尾,本末倒置。这里讲的是数量与质量的问题,我们修行要的是质量,而不仅是数量,若,既有质量又有数量,是为最佳。

 

  “达曰。若然者。但得解义。不劳诵经耶。师曰。经有何过。岂障汝念。只为迷悟在人。损益由己。口诵心行。即是转经。口诵心不行。即是被经转。”法达说:若懂得意思就不用诵经了吗?六祖大师云:经有什么过失,岂能妨碍你念啊?问题在于,经是为你所用,还是你被经用了。若只记这个数字,还在数字上生种种分别心,即为这个境界所转;若诵经的同时观照自心,贪嗔痴起来时不随其转,而利用诵经护持自己的正念正知,真正地将法用起来了,这是转经。念佛亦如是,念佛时时能够一心觉照,不随妄想转,这是在念佛,念念觉知;若是,念佛有口无心,东想西想,则叫佛念,为佛号所转,记得是数字,没真正起到念佛的作用。推而广之,于一切事,包括众人的行住坐卧,我们是为境界转,还是转境界?转境界,是时时的安住于境界中,不起分别心,认真地去做,以此为正念,念念活在当下,护持这个正念,不随贪嗔痴转,利用这个境界而修行。若是念念攀缘这个境界,继而产生种种的分别心及烦恼,这即是为境界所转。故知,修行不止是在念佛念经的时候,而是于行住坐卧一切时中。做什么就以什么为正念,于彼不起贪嗔之心,只是随顺因缘而做,如同演戏,把这个戏演好,一心地做,这即是在修行,时时护持正念正知,不随贪嗔转。

 

  “心迷法华转。心悟转法华。诵经久不明。与义作仇家。无念念即正。有念念成邪。有无俱不计。长御白牛车。”“心迷法华转”,不知道法用、不知道如何用功时,虽然在念《法华经》,实为境界所转,还是在那儿起分别、贪嗔心。“心悟转法华”,知道法用,知道用功的方向是为降伏自己的贪嗔烦恼,以念经这个工具来护持正知正念,这样念经才是转法华,真正起到法用了。念经的目的是什么?还是要解脱嘛!若念经没能降伏自己的贪嗔痴,就解脱不了,反而增长自己的我慢,了悟了之后,才能利用《法华经》护持自己的正知正见。“诵经久不明。与义作仇家”,念经的目的,要明白经意,依经意而行,念经不是为了念多少遍数。“与义作仇家”,意思摆在面前,确对面不识,不与其打交道,如同仇人。下面四句是六祖指出的修行关键:“无念念即正。有念念成邪。有无俱不计。长御白牛车。”无念不是什么念头都没有,而是念佛、念经时一心,此处没“有”也没“无”,是一心地在念,没在念上有“我在念经,我念经有多少功德,我念经能达到什么目的。。。”没这些妄想分别,“无念念即正。”若执著“我念得怎么样。。。”在念经时打这些妄想,即是“有念念成邪。”“有无俱不计”,无念的时候,没有一个“无”念,只是一心。一心,即是无念,并不是什么都不念。“有无俱不计。长御白牛车”,每做一件事时,没在有无得失上分别执著,这样即是行走在中道上,白牛车是比喻——行走在大乘佛道上,这即与佛道相应。

 

  譬如,这个杯子,大家说,是有还是没有?你说有,我把这个杯子摔掉,还有吗?没有了噢。你问杯子:“你是有还是没有啊?”它回答了吗?“有”,是我们自己的分别,“没有”还是我们自己的分别,其实,这都是我们的妄想心——有无,这都是妄想。说杯子有,它是无常的,摔了就没有了;说它没有,还有作用,它能盛水。杯子本身没有“有”“无”,只是暂时的一个现象,我们在这里计较“有”“无”,反而不认识它本来的面目。杯子本来就是个东西,既没“有”也没“无”,它有很多的作用,但不是以“有”“无”所能衡量的。我们在此添加了诸多,是“有”啊,是“无”啊是“好”啊,是“坏”啊,这都是我们自己添加上去的东西。任何事情皆如是,这个人是好人、坏人,都是我们自己添加上去的,他既不是个好人,也不是个坏人,就是一个人,只是随他的业力在流转,他受苦,是他自己找的,快乐也是他自己找的。故,“天下本无事,庸人自扰之。” 这个“ 有无俱不计”是指众人所有的妄想,若我们能看破一切的妄想,当下皆能护持自己的正知正念,不上当,即走在佛道上了——大白牛车,亦如前面我们所讲,“但尽凡情,别无圣解”!做这件事,就是破除我们的贪嗔执著!

 


 

  我们回向:

 


 

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,
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,
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,
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 


 

阿弥陀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