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祖坛经讲记

 

发布: 2018-06-19 07:05:39   作者: 觉融法师   来源: 加拿大中华寺   

 


 

第三十七讲

 


 

  大家请合掌:

 


 

南无本师释伽牟尼佛(三称)

 


 

无上甚深微妙法,
百千万劫难遭遇,
我今见闻得受持,
愿解如来真实意。

 


 

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,
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,
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,
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。

 


 

阿弥陀佛!

 


 

  大众请放掌。

 


 

  今天我们继续学习《六祖坛经》。就《六祖坛经》法达禅师这个公案,我们已经讲了好几节课了,这是个完整的公案,前面讲得较细,其间穿插了诸多相关内容,今天我再做个总结,使大家有个连贯印象。

 

  法达禅师诵《法华经》三千部,约诵了十年,不懂经义,故向六祖大师请教。六祖不识字,即让法达高声念一遍《法华经》,至譬喻品时,六祖叫停,言,“我已知《法华经》以何为宗。”《法华经》讲的是什么呢?“诸佛世尊。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”,《法华经》“以因缘出世为宗”,佛出世就是为了告诉众生一件大事。这一大事因缘是什么?佛之知见。通俗地讲:佛之知见,就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,都可成佛!虽这样浅显地讲,但若让众生皆能真正地了解到、认识到自己也可成佛,自己本具佛性,而乃见到自己的佛性,就不那么简单容易了!故,释迦牟尼佛在《法华经》之前,讲述了阿含、方等、般若,乃至前面的华严,华严是对大菩萨讲的,做了诸多的铺垫,于法华会上才开权显实,揭示了真实之目的。

 

  六祖大师于《坛经》中言简意赅、单刀直入地阐述了,何为一大事因缘——佛之知见。《坛经》里几个地方、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佛之知见:

 

  (一)“世人外迷着相。内迷着空。若能于相离相。于空离空。即是内外不迷。”这是一个角度:一般世间凡夫,对外着于种种现象上面,若没着在外面相上,即会觉得心里空荡荡的,两者皆是迷,一个着于相——“有”,一个着于空——“无”;世间万法,无非“有”与“无”。凡夫习惯于着相,离开“有”“无”,不能安心,惟圣人可行中道,既不住“有”又不住“无”,内心踏实而安住,凡夫则做不到。“若能于相离相。于空离空。即是内外不迷。”若能外不着相,内不着空,即离——脱离,佛法中讲,“能所脱开”,攀缘心没黏附上面。为什么能够离开?看破了才会不迷!是有前提的。众生要不就着在里面——空上,要不就着在外面——相上,我们众生看着这个东西的时候,心就在这个上面;要不,眼一闭不看外面,心即会安住在内心一个空空荡荡上面,“内守悠闲”,就这两个角度,我们做不到于相而离相,因没看破,着在上面。

 

  “若能于相离相。于空离空。即是内外不迷。若悟此法。一念心开。是为开佛知见。”众人的心如一面镜子,譬如,我们面前是一面镜子,我们所看到一切东西实际是镜中之影,而众人没看到镜子,一眼望去,只见到影子,这即是着相。见到影子,立刻起分别念,生诸多妄想:这个好呀,坏呀,得啊,失啊,于我有利,于我无利。。。根本没时间去查验:这现象是否真实?不知道的!若心静下来了,见相时,盯着,不急于下判断。比如,现在你们看着我,看着屏幕上的文字,就是简单地看,无是非、好坏、得失种种地判断,就是单纯地盯着这个相,或是听也一样,如同镜子,无分别判断。当下这个状态,即如六祖大师讲的,“不思善,不思恶”。一旦静下来,放下一切的判断,会发觉显现这个相的东西,即当下我们的灵知、灵觉,其实它就是一面镜子,像当下我们的心。如果不静下来,不离开这些分别判断,不会觉察,因我们心始终攀缘于相上,这叫“于相离相”。一旦发现了镜子,知道影子是由镜子显现时,我们的注意力即不会在相上了,看到相的本质了,也就是,我们发现心之后,心就不会着于相上了,此时才能“于相离相”,虽然看了,但内心不会起分别,没有执著,空亦同理。

 

  “一念心开”,看到当下心时,悟入佛之知见,其实,众人的真心平时即展现在我们面前,只是我们没发现而已,当下看到了自心后,于此有所体悟,若体悟即是悟道,进而契入。这“一念心开”是内外不着之时,即佛教专用语“能所脱开”,当下打破了能所,能所消融。念佛亦如是,一开始,有能念之人,所念佛号,能念的是心,佛号为境界;念佛至一心不乱时,佛号与心打成一片,佛即是心,心即是佛,能所融为一体,无能所分别念,功夫更成熟时,佛号会消融掉、忘掉。我们平时习惯于抓东西、执著东西,没抓东西,就会觉得没着落,通过念佛纠正训练自己,达到一心念佛,即是改掉随便抓东西的坏习惯,只抓一个佛号了。一个东西抓久了就会淡化,比如,我们第一眼看到这个杯子非常喜欢,天天用这个杯子喝茶,即会慢慢觉得平常而无所谓了。一开始达到念佛一心,觉得好殊胜啊,身体轻安、空明,什么境界都有了,若至天天皆为一心,即会稀松平常,而不在意这些感觉,执著一旦淡化,即会忘掉。有人念佛,念、念、念。。。哎,佛号念没了,忘掉了,当下依然正念昭昭。若没参禅及更高地追求,此时是契入了正念、契入了法性,但并不认识法性,这是能所脱开之时,即看到镜子的时候,看到当下自己心的镜子的时候。若是豁然明白:这就是佛性!谓之“一念心开”,“开佛知见”,“于相离相”,“于空离空”。这要有功夫,明心见性不是那么简单!要有功夫!首先,最起码要有念佛一心不乱、功夫成片的基础,功夫纯熟之后才可以;还有的靠善知识的加持力,有的善知识功力非常厉害,坐在他身边,他一点,把你的妄想全部打断,一下你即会契入。但若自己平时功力不足,离开了善知识,对境一动心、业障一现前,妄想执著即会重新覆盖紧密,凭借自己的力量无法穿破、看破这些障碍,无法回到契入的状态。故知,要想真正地解脱,平时还要靠自己用功,要懂得用功,善知识的加持是给予我们信心,指点一个方向。这是六祖大师第一次论及开佛知见——“内外不迷”,“一念心开”。

 

  (二) “佛。犹觉也。分为四门。开觉知见。示觉知见。悟觉知见。入觉知见。若闻开示。便能悟入。即觉知见。本来真性而得出现。”在此,六祖再次讲到开示悟入佛知见。这里很明确地讲了,何为佛之知见——“即觉知见。本来真性而得出现”。听到善知识的开解启示引导后,通过自己用功修行,而达到这一境界,体悟到当下的佛性,能够契入,“即觉知见。本来真性而得出现”,当下认识到自己的,如前面的比喻——镜子。六祖于此明确地说:佛之知见就是明心见性,见到自己的本性!

 

  我们平时所说的知见——认知、见解,具思维认识及好坏地判断,而真正的佛之知见,实为无知无见,不是经思维想象出的概念,就是一种直觉!故为,不可思议之境界。无论面对何物,清晰其本质、了然前因后果,虽无形无相,确如镜显物,现大千万相,这即是佛之知见——吾人之本性,明心见性就是达到这样!这不是靠思维想象的,说“我开悟了!”“你开悟了,悟了个什么东西。。。”讲一大堆,不行!真正开悟的,那种境界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,是超越语言、胜出思维、现量之境界!只能以旁敲侧击来表达、表示,表示还要能会得到。表示为多个角度,真正悟到的与流于口头的迥然不同,真悟到之人,浑身是口,辩才无碍,能从个个角度论述,但皆为旁敲侧击;而学来的、有点体会还未到位、没真正地契入悟境的,则考两下就过不去了,因角度不同,所以,禅宗祖师皆以多个角度来考学人,怕未悟到位,而耽误终身。未悟到位的弊端是,于业障现前的关键时刻,透不过去!

 

  过去禅宗一个祖师叫圆悟克勤,他的一个师父叫五祖法演。圆悟克勤禅师精进不懈,博通经教,将《五灯会元》中公案参得很透彻,解释得非常好,他遍参各地禅门高僧,很受重视,后去参五祖法演,也是对答如流。五祖法演禅师是真正的善知识,非常严格,知道他没有透彻,就是不给予印证。圆悟克勤很生气,说:“师父太不慈悲了,不知道提携后学。”说完拂袖而去。临去时,五祖法演留给他一句话:“等到你大病一场之后,就会知道老僧的用心良苦了。”见地不真正透脱,于关键时刻功夫用不上去,透不过去。圆悟克勤离开后去另个寺庙,没多久得了伤寒,一会儿发冷,一会儿发热,痛苦不已,快要死了。本来我们的功夫,起码可以用来调理自己的身体、调整自己的心,但他尽生平所学,无法治愈自己的病,此刻,他想起了五祖法演临别时的话,赶紧磕头烧香忏悔:“佛菩萨加持令我病好了!病好了,我马上去参五祖法演禅师!去跟他学习。”没多久很快就好了。病愈之后,圆悟克勤立刻回到了五祖法演身边,老实了,不管开悟不开悟了。五祖法演禅师令他在身边做侍者,这样可以天天观察师父待人接物,怎样接待客人,如何开示,祖师要真正培养一个学人时,皆是把学人放在身边做侍者,说明五祖法演对圆悟克勤很器重,只因他真的没到位而不印证,并不是嫉贤妒能。他在五祖法演身边几个月,遇一特出的机缘。一天,吏部提刑陈某辞官要返回老家,特地前来参访五祖法演,问:“什么是祖师西来意?” 五祖法演说:“有两句诗,正好与此相似:频呼小玉原无事,只为檀郎认得声。”这诗是讲两人谈恋爱,不经常见面,确很思念,男子经常在院墙外走来走去,院里小姐与丫环谈话,小姐与丫环谈话的目的,其实是说给院外她的情郎听的。五祖法演禅师用此开示来客:明心见性好比这谈恋爱的两人,“只为檀郎认得声”,讲法的目的,只为让你明白言外之意!五祖法演的用意,陈某无法理解,但却打动了在一旁的圆悟克勤的心。陈某走后,克勤问:“师父举的诗,陈提刑懂了没有?”五祖法演说:“他只认得声。”克勤问:“他既然认得声,为什么不能悟道呢?”五祖法演知道克勤的悟境已经到了成熟的地步,便大声问道:“什么是祖师西来意?是庭前柏树子吗?”这一问帮助圆悟克勤突破疑关,他顿时大彻大悟,手舞足蹈,走出室外,正好看见一只大公鸡,展翅而鸣,飞上栏杆。克勤说:“这不正是声吗?”马上契入,有所体悟,从耳根闻性而入,悟到了佛性,后来五祖法演才给他印证。所以开悟这件事不简单,不是会说、能接几句转语就行,要真正地悟到佛性方可!故此,六祖大师这里讲到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真实、真正、究竟的标准——“本来真性而得出现”。

 

  这一段,我们已经反复地讲了好几遍了,从各个角度讲,今天是总结佛之知见:第一个:是“内外不迷”,于外离相,于内离空,“一念心开”;第二个:“即觉知见。本来真性而得出现”,这是悟,开示佛之知见是这么回事。

 

  “汝今当信。佛知见者。只汝自心。更无别佛。盖为一切众生。自蔽光明。贪爱尘境。外缘内扰。甘受驱驰。便劳他世尊。从三昧起。种种苦口。劝令寝息。莫向外求。与佛无二。故云。开佛知见。”这里讲的是,为什么要开佛知见。佛知见,即是我们当下的本性——你们能听、我能讲、无分别、无任何其它想法的,当下的一个心。凡夫于当下之心打了诸多妄想——真的吗?假的吗?有吗?我是个凡夫,怎么那成佛呢?。。。很多的妄想在里面,反而粘住了而不能看到,就像看到镜中的影相,于相上打了许多妄想,反而没有时间、没有机会去看到当下的那个镜子,其实,镜子就在显现的当下,自始至终从未离开过!众人迷惑于相了,起了很多的分别念,没有机会也不知道去看究竟因为什么而显现,于此枉受轮回之苦。释迦牟尼佛慈悲啊,种种说法,劝告众生,“只汝自心。更无别佛”,当下即是佛。而一切众生自己不知道,“自蔽光明”,“贪爱尘境”,贪爱镜子里的影子,然后起种种妄想,“外缘内扰。甘受驱驰”,“便劳他世尊。从三昧起。种种苦口”,讲了诸多法,惟为一目的,“劝令寝息”,让我们的心歇下来,不要打妄想。“莫向外求”,心歇下的当下,不在外边,当下的那个心、能说、能闻、及种种作用的,即于佛菩萨无二。开佛知见,就是让我们认识到当下的这个心!没有妄想、没有任何分别、纯净的一个,谓之本性——众生本来具足的,从来不生不灭、无增无减、无生无死。若是当下能认识到了,叫了生死,“故云。开佛知见”,打开了我们的心地,认识到自己的本性!

 

  上面是佛所说,下面六祖大师又从他自己的角度阐述,“吾亦劝一切人。于自心中。常开佛之知见。世人心邪。愚迷造罪。口善心恶。贪嗔嫉妒。谄佞我慢。侵人害物。自开众生知见。”我们凡夫开的什么知见?开的是众生知见。世间人心邪,不是指邪恶,而是心有所偏,不正称为邪,偏于有,或偏于无,断见常见、空有、是非、好坏、得失、增减、生灭,这些均为两头,偏于某一头,即是邪。因心邪、心偏故,以偏颇标准去认识问题,就是迷惑,不能认清事物之真相,以此而造业即是造罪、造轮回之业。“口善心恶”,口里讲的要做善事而心里并非如是,甚至于“贪嗔嫉妒。谄佞我慢。侵人害物”。佛法讲众生轮回为三个角度:惑、业、苦;妄想,即烦恼迷惑,因烦恼而造业,“谄佞我慢。侵人害物”,即造业;迷惑,造业,而受苦报;因苦报而又迷惑,苦报又颠倒执著了,又迷惑又造业又受报,如此往复轮转,跳不出来,不得脱身。真正轮回之根乃内心的迷惑,即心邪、贪嗔痴,若能正心,不上邪妄的当,即不会造轮回之业而受轮回之苦。此处言简义丰,寥寥数语,即涵盖轮回的全貌,这是自开众生知见。

 

  “若能正心。常生智慧。观照自心。止恶行善。是自开佛之知见。汝须念念开佛知见。勿开众生知见。”做到心正,心清净,无挂碍,心中没有是非、好坏、得失这些分别执著的见解,这些见解如同心地(镜子)上的灰尘,有了即看不清事物的真实面貌;没这些灰尘,心即明亮,没有执著,称之为正心。心正,则常生智慧,镜子明亮自然照万物,故心清净之人,头脑清晰,看问题清楚,无先入为主之偏见,判断平等公正;“常生智慧”既而“观照自心”,遇外境而不迷惑,不上当,不会执著于是非、好坏、得失,生颠倒妄想;“止恶行善”,不会随恶转,做善事利益众生,自利利他,是为“开佛之知见”。这讲的是戒定慧,心正是以正的角度论述。心正,则“常生智慧”,“观照自心”;不仅口讲、心地上这样做,身口意要一致,要落实于行动中,若行动上不能做到“止恶行善”,无我地利益他人,则说明还只是停留于思想及口头,没真正地改过来,没真正地观照到;要于行为上“止恶行善”,才是真正地开佛知见。

 

  要达到明心见性的意境,没那么简单。岗布巴大师讲真正的正见具三个层面:

 

  第一层,最起码要了解世间具因果规律,万物悉皆遵循这一法则而运转。相信因果,对因果有正确认识,这是最基本的正见层面。遵因果而做事,即知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即会去恶行善。遇逆境,即明了是自己过去造业感得的果报,不会去怨天尤人,而是减轻化解自己烦恼,不至于因抱怨将烦恼无限地扩大,只是随缘消旧业,认识到自己所承受的一切是因过去造业而感的果报。若没认识到,甚至怀疑:是真有因果吗?真是过去造的吗?说明对因果还没有透彻地理解。于因果的认识透彻了,遇事即会想得开。无论我们遇到何事,绝非偶然,皆依因果之规,包括有人在路上遭突如其来的车撞死,此非天降横祸,为因果使然,无法改变,故而,无可抱怨,惟有承担!大家不应抱怨过去,应向往未来、掌控未来,过去的已经感到现在的果报,更改不了了,但我们的未来是无限的,方向在我们自己把握当中,只有做好当下,将来才有圆满的果报,这是依照深信因果的正知正见而应该做的。

 

  第二层,不仅知因果,且能领会世间一切现相皆为梦幻泡影,如镜中影,梦中境,脑海里昨天之事亦似梦,一觉醒来,已与今天无干系。要认识到一切相为梦幻泡影,这也是正知正见的一个层面。

 

  第三层,最高层面的正见为明心见性。见性之后,即知当下的一切无非是我们自心法性的显现,是当下吾人一念灵觉妙心的显现,皆是它的显现,即法尔如是;亦如海中之波浪,皆由大海而起,皆为海水的变现。认识到我们自己的本性,即如水,当下我们所有的一切,能动、能闻、能说、能见,乃至所见一切现象、境界,悉皆为我们自性的变现,当下皆为法性。明心见性之后,所见的一切都是本性、都是心,当然,心相一体。

 

  六祖大师在此也讲到,“正心。常生智慧。观照自心。止恶行善。是自开佛之知见”,包括了三种正见——因果、如梦如幻、及法而如是,当下法性的显现。明心见性之人,当下认识了法而如是,即于前两个层面——因果及如梦如幻,理解地更深入透彻,遵道秉义,循道不违。禅宗祖师药山禅师所谓“高高山顶立,深深海底行”,见地愈高,看得愈透彻,则行持愈细腻、愈到位。

 

  “开佛知见。即是出世。开众生知见。即是世间。”六祖大师告诉众人一个方向:开佛知见,觉悟,即出六道轮回解脱,不但自己解脱,还可解脱他人,一切解脱。这讲的是佛之知见,而不是罗汉知见、菩萨知见,是出世,真正地从世间轮回中解脱出来;开众生知见,即是六道众生,世间。世间,大家很了解了,即,生老病死、爱离别、怨憎会、求不得、五蕴之身,就是一个苦啊!世间就是苦。出世,也不是得到什么东西,就是从这些苦中彻底地脱离出来,而获得自在。快乐是一天,痛苦也是一天,每个人都不愿痛苦地过一天,而渴望快乐地过一天,所以大家要往这方面努力,尽量地开佛知见。

 

  “汝若但劳劳执念。以为功课者。何异牦牛爱尾。”六祖在此呵斥法达,法达以念《法华经》为功课、功德,而不知《法华经》的意思——开佛之知见,不知在明心见性上用功,反而以念经为功德,执著“我念了三千部”这个数字,舍本求末。就质量数量而论,数量无足轻重,无质量,数量再多也没用,先具质量再谈数量,数量才能起作用,不可本末倒置。

 

  “达曰。若然者。但得解义。不劳诵经耶。”许多人有类似问题,说:“我只要心中有佛就可以了,不用念经、拜佛、修行。。。”六祖大师纠正法达:“经有何过。岂障汝念。只为迷悟在人。损益由己。口诵心行。即是转经。口诵心不行。即是被经转。”诵经是个工具,依诵经之人心、见地而异,若仅记数字“我念了一遍、两遍、三遍”,就只有这个作用,至多培养点儿定力。《法华经》为佛所说,是具大加持力的修行工具,若诵经前见地正确圆满,深解明心见性之经义,能将这一意境带入诵经,心与经相应,即是用经之加持力量提起自己的正念,念念护持自己的正念、念念唤醒自己、念念回归。念佛也如是,我们平时念佛,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。。。记的是数字、求生西方。。。而开悟之人念佛不然,念佛是念念唤醒自己的主人翁,念念回光看到自己的法性!攀缘心一起,借助念佛这个工具,一声阿弥陀佛,一念回光,即看到自己的法性——当下自己的清净心,这叫念念唤醒自己,不被原迷惑的攀缘习气带走。故,经无过,为人迷悟而已。

 

  “迷悟在人”“损益由己”,迷了念与悟了念,迥然不同。“口诵心行。即是转经”,若口念,心渐觉,即是转经,是为用经。“口诵心不行。即是被经转。”若口念,心没回光,徘徊文字意间,“是被经转”,心随经走了,经未为己用。实际是,人用物,还是物用人?!比如,许多人喜欢养宠物,“我喜欢玩狗”,其实是天天被狗玩,要给狗洗澡、给它吃好吃的啦,有时狗像小孩样的,还故意撒撒娇,给主人找些小麻烦,其实是在被狗玩!世间的钱财也同样,是我们在用钱财呢,还是钱财在用我们?!当今大部分人是为钱财所用,为什么呢?本来钱财是为众人生活服务的,但众人的生活都是为钱财而服务了,“我有一百万,我这一百万怎么样去变成二百万。。。”被牵着走了,为此而产生种种的烦恼障碍,被钱用了,而不是用钱!我们现代人活在颠倒当中!由此,要明白应利用工具,而不是被工具所用。钱财、小狗仅为两个例子,这在我们生活之中方方面面、比比皆是,值得为之深思:为相所转,还是能够转相?!古人言:“觉者光吞万相,迷者光为相吞”。觉悟之人,如镜照物,光吞万相;迷惑的众人,心一下子就粘到相上去了,失去照物的感觉,脱不开相。

 

  六祖说了个偈颂:“心迷法华转。心悟转法华。诵经久不明。与义作仇家。无念念即正。有念念成邪。有无俱不计。长御白牛车。”心迷即是为经所牵,念到哪儿就牵到哪儿,“这个好,那个不好。。。”心悟了,即作为修行的工具。“诵经久不明。与义作仇家”,天天对着经文,确不明经义,没与意思打交道,不能契入,如同仇人,老死不相往来。“无念念即正。有念念成邪”,无,没有分别执著,当下最直观的。当下能见、能闻一切境界时,既不将心内收,亦不对境起种种妄想分别,当下直观,没外加任何东西!比如看到这个杯子,你说:“是杯子?”“还是非杯子?”“有杯子?”“还是没有杯子?”若,加个“是”、“非”,就错了!这不叫无念,而是有念。若当下看到:“杯子”,就行了。过去祖师考学人:“这是什么?”有的学人答得比较贴切:“杯子”,他不说“是什么”“非什么”,只说“杯子”。这样答,抓不到把柄,既能切合大家的境界,又没落入是非,亦与法性相应——既不离相,也没于相上起分别,这叫无念。无念并不是没有任何念头,而是于当下直觉正念上,没添加诸如“是杯子”、“非杯子”、“好杯子”等种种其它的定位。念经时就是这么念的,当下相貌,没有“好人”、“坏人”、“高”、“矮”这些判断,此刻就是直观。“有念念成邪”,如果有这些判断、定位,即是错误、不对的。“有无俱不计。长御白牛车”,不在这些分别定位中,跳出、看破这些有无,即能安住当下,与法性相应,走在成佛的大道上!白牛车是《法华经》中的一个譬喻,一般讲的小乘、大乘、佛乘,白牛车是最圆满的佛乘、最豪华的车、最高贵的车,从修法的角度讲,即最高的修法,密宗谓之大圆满的修法。“长御白牛车”,安住于当下,都是圆满的。什么叫圆满?圆满即无缺陷,没有任何的偏执。

 

  我们前几次讲到这里,一直没讲下去。

 


 

“达闻偈。不觉悲泣。言下大悟。而告师曰。法达从昔已来。实未曾转法华。乃被法华转。”

 


 

  法达毕竟已念《法华经》十多年,功行定力卓尔不群,唯差一点点无法突破,经六祖大师慈悲地从多个角度的阐述引导——开示悟入佛之知见,打破了法达的种种偏执,当下开悟,醒悟自己确实为《法华经》所转,而未转法华。我们现在没有明心见性,都是为境界所转,念佛,为佛转,念经,为经转,都是这样,因没明心见性,我们做不到转经。怎么办呢?转就让它转好了!必须从这里下手,以毒攻毒!未修行前,我们是被无量的境界妄想转,东来东转,西来西转,非常散乱,现在我们被一个东西转:念佛,就一心念佛;念经,就一心念经,就给它转,这是以毒攻毒,这也是走在成佛的路上——方便善巧,先把我们粗重的烦恼破除掉!既而,再由善知识及自己的因缘契入,在点化后,打开了我们的心地,开佛知见了,我们才能够转物。《楞严经》讲,“若能转物,即同如来。”故知,转物并非容易,前面一定要有功行。法达虽然念经三千部没能转法华,但他的功力已培养起来了,故于六祖大师的开示点化下能开悟。虚云老和尚亦如是,至五十七岁才开悟,于此之前历经种种苦行:拜五台山、在山里日中一食、礼万佛忏,修行不辍,于前也不能转物,五十七岁开悟。所以,不用怕,我们先打好基础:戒定慧,首先持戒,以五戒十善为根基,而后培养定力,大家念佛的就一心念佛,令心专一,最好能打成一片,念佛成片,这样即有机会开悟。

 

  禅宗有个公案叫啐啄同时,比喻开悟犹如鸡蛋孵化小鸡出壳。小鸡要出来,有时力量欠缺,即在里边啐——如同学人不懂问师父,母鸡顺其声,找准位置,于壳外啄进去,打开蛋壳,令小鸡得以出来。故知开悟得有前提,如同孵化小鸡,首先需要种种环境,要成熟,成为出壳之前的小鸡,而不能是个蛋!若是个蛋,老母鸡怎么啄也还是一窝蛋!学人功行、见地要成熟,差不多到位了,此时再问祖师,祖师在问的地方一点,当下即开,谓之开悟,啐啄同时。在这种前提下的开悟,是真的开悟,由此可见,开悟要先培养资粮,前面的修行必不可少!法达禅师的悟道,即是啐啄同时的范例,法达历经几十年的修行,功行成熟,得以六祖精确一啄妙用而开悟。

 

  法达禅师虽然当下明白了佛性,知道转法华,但并不能马上具佛样的智慧了知一切。经中言,明心见性谓之证法身,初开悟者,犹如尝大海一滴水而能知全味,不能达至佛样的智慧,仍存诸多疑惑,只要能时时守住本性,不迷失,本具智慧即可慢慢打开。初地、二地、三地、乃至十地皆悉如此用功——守住根本,破一分无明,证一分法身,此时才是真正地用功,开始了生死。

 


 

“再启曰。经云。诸大声闻乃至菩萨。皆尽思共度量。不能测佛智。今令凡夫但悟自心。便名佛之知见。自非上根。未免疑谤。又经说三车。羊鹿牛车与白牛之车。如何区别。愿和尚再垂开示。”

 


 

  “经云”,即《法华经》。“诸大声闻乃至菩萨。皆尽思共度量。不能测佛智。”所有的罗汉及菩萨全部加起来,皆尽全力推测佛之智慧而不能得知。佛有一个相好——无见顶相,一般人可以看到头顶,佛的顶是看不到的,包括罗汉菩萨也看不到。一天,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想看看佛陀这个“无见顶相” 究竟多高,他就开始一直往上飞,一直飞,一直飞,看不到,最后飞到一个佛国去了,很远很远的,回不来了。他请教那个佛国的佛,怎么回去。佛告诉他:佛无见顶相是无法看到的,你赶紧向释迦摩尼佛忏悔,才能回去。目犍连忏悔了之后,得佛加持才得以回来。

 

  “今令凡夫但悟自心。便名佛之知见”,《法华经》中说,吾人薄地凡夫还未证任何果,只要能悟到当下自己的清净心,见到本性,即具佛样的知见、佛样的智慧,如何可能?怎么可能一下子即成佛了?成佛乃需三大阿僧祇劫,无量之苦行。“自非上根。未免疑谤”,非上根利智之人,难免会生怀疑或诽谤。《法华经》提及三车,“羊鹿牛车与白牛之车”,如何区别?“愿和尚再垂开示”。法达不知“今令凡夫但悟自心。便名佛之知见”中的凡夫不是定性凡夫,凡夫之所以为凡夫,是因迷惑,六祖大师前面有讲,“前念迷即凡夫。后念悟即佛”。悟到自性之后,即不是凡夫了!什么是佛的智慧?佛之智慧谓之一切种智;声闻、罗汉、缘觉智慧为一切智,根本智,总相的智慧;菩萨的智慧称为道种智:

 

  (一)一切智,即了知一切诸法总相之智。总相即空相,一切法皆空。此智乃声闻、缘觉之智。众生着一切为有,佛告戒我们:一切皆空,皆为虚幻,是诸法空相。若声闻罗汉没有深究、住着、停滞于此,即称为小乘。

 

  于此基础上,启用、启道种智、启种种的差别、知道法,能够发愿度众生,众生根基千差万别,需以不同的方法对机而行,引其入道,谓之道种智。一切智由性空角度而论,道种智则还需明了万法之缘起,领悟缘起方知众人执著何处、何种果报,方可度人。

 

  (二)道种智,又作道种慧、道相智。即了知一切诸法别相之智。别相即种种差别之道法。此智乃菩萨之智。

 

  (三)一切种智,又作一切相智。即通达总相与别相之智,即佛智。既通达别相,亦通达种相。菩萨、罗汉智慧均有限,唯有佛完全具足。

 

  天台宗认為,此三智為空、假、中三观所成,即一切智為空观所成,道种智為假观所成,一切种智為中观所成。即佛之智慧——一切种智为究竟的智慧,只具一切智及道种智还不圆满,唯有一切种智为最圆满的智慧,既不偏空,又不偏假,如《金刚经》言:一切法无实无虚,无任何偏颇。

 


 

“师曰。经意分明。汝自迷背。诸三乘人。不能测佛智者。患在度量也。饶伊尽思共推。转加悬远。佛本为凡夫说。不为佛说。此理。若不肯信者。从他退席。殊不知。坐却白牛车。更于门外觅三车。”

 


 

  六祖告诉法达:《法华经》分明讲得很清楚,何为羊鹿牛车与白牛之车,及“今令凡夫但悟自心。便名佛之知见”,你自己搞不清楚,“汝自迷背”。“诸三乘人。不能测佛智者。患在度量也”,声闻、罗汉、菩萨为什么不能揣测佛之智慧?“患在度量也”,度量即是揣测。当下佛——吾人之本性,是不思议之境、现量之境,远离一切分别、执著,无法以分别心去揣摸的;无法去揣测自己的心,只能当下直观地去见。若试图推测、想:这个心是什么样子?即越想越远离本来心之面目,“饶伊尽思共推。转加悬远”。

 

  “佛本为凡夫说。不为佛说”,为什么说“凡夫但悟自心。便名佛之知见”呢?因凡夫本具,只是不知道,所以才需要佛告诉众生,但我们怀疑,“此理。若不肯信者。从他退席”。为何不肯信呢?因有他自己的知见在,自己有个定位了,认为如何如何。。。不肯信佛之言,退席是因业障故。释迦牟尼佛讲《法华经》时,有五千人退席,其中有增上慢的声闻、罗汉及男女居士,他们于佛陀讲《法华经》之前,礼拜而退。当时佛说:“止止不须说,我法妙难思”,舍利弗一直在那边请法,释迦牟尼佛一直在那边推,说:“我不讲了,我不讲了!我这个法,太妙了!难思难议。”其实是,已告诉大家:当下的心不可思议,无法推测。还有人听听走了,当今也有,因与他想听的不符。六祖这里谈到,“此理。若不肯信者”,为什么不肯信?有他自己的知见在,有个框框在,没与他的框框相合、相应故;若相符,他觉得“这讲到我心里去了,与我想法一样!”即听得有意思了。从释迦牟尼佛时代至今,凡是认为没意思而退席的,皆是当下没产生信心、尚存知见者,由于业障的力量造成的。法华会上退席的五千人是增上慢人,即没证得阿罗汉果的,认为自己证得了,没有开悟的,认为自己开悟了。这并不是他们打妄语,而是自己不知道,他通过种种地判断,以为自己开悟了,以为自己证果了,存有这个知见。当释迦牟尼佛讲到,“此法妙难识”时,他们产生了怀疑,因这种业障,他们自己莫名其妙地退席走了。没人赶他们走,而是他们自己的业力作祟,不能承担这一圆满妙法。

 

  “殊不知。坐却白牛车。更于门外觅三车。”众人当下本具佛性,本自解脱。四祖道信禅师去参三祖时年仅十四岁,说道:“愿和尚慈悲,教授解脱的法门。” 三祖僧璨禅师反问道:“谁缚汝?” 道信道:“无人缚。” 三祖道:“何更求解脱乎?”既然没有人捆绑你,那你还要求解脱干什麼呢?不是多此一举吗? 道信禪师闻言,当下大悟。众人当下本自解脱,无人绑缚,误以为被妄想颠倒执著捆绑,没看破这些,其实这些皆是虚假,捆不住我们,只是自己上它们的当而已。我们以为被捆缚着,想方设法去寻找解脱法门,这个法、那个法,拼命地修,“更于门外觅三车”,三车即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。众人本来是佛,不用求解缚,当下解脱的,但误以为被捆缚,故寻找种种法来修声闻、缘觉、罗汉及菩萨。

 


 

“况经文明向汝道。唯一佛乘。无有余乘。若二若三。乃至无数方便。种种因缘。譬喻言词。是法皆为一佛乘故。汝何不省。三车是假。为昔时故。一乘是实。为今时故。只教汝去假归实。归实之后。实亦无名。应知所有珍财。尽属于汝。由汝受用。更不作父想。亦不作子想。亦无用想。是名持法华经。从劫至劫。手不释卷。从昼至夜。无不念时也。达蒙启发。踊跃欢喜。以偈赞曰:经诵三千部。曹溪一句亡。未明出世旨。宁歇累生狂。羊鹿牛权设。初中后善扬。谁知火宅内。元是法中王。师曰。汝今后方可名念经僧也。达从此领玄旨。亦不辍诵经。”

 


 

  《法华经》经文讲得极清楚明白,“唯一佛乘。无有余乘”。《法华经》是最后地“开权显实”,佛之前所说法皆是“为实施权”的方便说,《法华经》才是真实说。“若二若三。乃至无数方便。种种因缘。譬喻言词。是法皆为一佛乘故。”佛前面所说,阿含、方等、般若这些法及诸多方便善巧,皆是一佛乘,并不是真实讲二乘三乘,“ 汝何不省。三车是假”,为方便说,“为昔时故”,为什么为昔时呢?那时若讲一佛乘,学人不能理解,善根没到那个程度,不能接受这个义理。“一乘是实。为今时故”,一佛乘知见,才是真实的,是真实说,法华会上大家善根成熟了,才告诉大家,才开权显实。

 

  比如,从多伦多去魁北克,中间会路过渥太华和蒙特利尔这两站,实际是一趟车,都是往那个方向去,不是三趟车。有人一下子讲魁北克他不知道,他不能接受,他只知道渥太华,或蒙特利尔。若讲,这趟车是去魁北克,他就不敢上;若是讲去渥太华,他就知道上。其实,声闻、罗汉、菩萨都是上的这一趟车,只是有的去渥太华、有的去蒙特利尔、有的去魁北克。上根利智之人,有智慧,知道这趟车是去魁北克的,上去了,知道去渥太华的也上去了,知道去蒙特利尔的也上去了,大家都在这一趟车上。去渥太华及去蒙特利尔的人不知道这车去魁北克,开始时卖票的没有告诉他们,因他们不能理解接受。在途中得知实情:这趟车不止到渥太华、蒙特利尔,也去魁北克,其实是同一趟车。即佛法小乘、大乘都在佛乘的车上,指向同一方向,一直走下去皆能成佛,只是开始没告诉我们。《法华经》的化城喻品讲述了类似的故事:成就阿罗汉如同在途中一城镇休息,因脚力不足,若开始得知路途遥远会畏难而不敢上路,只告诉众人去个比较近的地方,至中途休息恢复体力后,再告知大家还有一点路即达终点,下面即会踊跃前进。这是佛度众之方便善巧,恐众生一下子接受不了,先告诉一点点引导劝诱,“走一步好了,还有几步就到了”,三乘即如此譬喻。说《法华经》即是于众学人成熟之时,经中途休息回复了体力,而告知众人实话,佛度众生之真实目的:再有几步路即抵达目的地,成佛。大家一直是走在这条路上,只因众人不能接受而没预先告知而已。

 

  “只教汝去假归实。归实之后。实亦无名”,“实亦无名”即真正契入本性,无名字相,无法定位这个真实,为不思议境界。当下之心无法定位,如同水,能定位水的形状、名字吗?不能。水柔软无形,可变现一切形状,无论怎样定位水的形状都不对,只能现量体会,故而,“归实之后。实亦无名”。

 

  “应知所有珍财。尽属于汝。由汝受用。更不作父想。亦不作子想。亦无用想。是名持法华经。从劫至劫。手不释卷。”《法华经》信解品讲到,迦叶、须菩提等尊者听佛说譬喻品后,理解了佛的真正意图,也说了一个故事。佛陀于前面譬喻品说了个火宅的故事,迦叶尊者他们就说了个穷子的故事,即是六祖提及的“应知所有珍财”这段。今天因时间关系,大略介绍一下:信解品中的穷子原是大富长者之子,家中具无量珍财,此子年幼离家走失,贫困漂泊几十年,大富长者思子,四处寻觅而不得,忽一日穷子来至其父宅院,但此子已不认识父亲,见父家富贵威严,仆人卫士侍立左右,心生恐惧,便快步离开,大富长者忙派人欲追回。穷子十分惊愕惶恐,吓得喘不过气,跌倒在地,其父见状即知,这样不行,他不敢承担,随放了穷子。后派两人穿着与穷子相仿,与其交往,劝他来大富者家做工,一起打扫粪便,借机令其进入父家。自穷子来到扫粪,父亲脱去豪华衣服及珍贵器具,换上破旧衣服去接近其子,对他说,你好好干活,不要懈怠,我会优待你。过了一段时间,穷子产生了信任,父亲将仓库钥匙交其管理,令换上整洁的衣服,但穷子心中仍自认为是受雇劳作于他家的贱人,虽然掌管着所有的家财,但于二十年当中一直住在外边的草棚。最后长者去世前告诉他,你原来就是我的儿子,你于过去走失而不知,我要走了,所有家财都交给你了;这与释迦牟尼佛临终前说《法华经》如出一辙。穷子心里虽然仍认为自己是个外人,掌管家业久了,自然而然觉得自己是家里人了。大富长者一说,即知一切珍财归己所有,不求自得;声闻、罗汉知足,只想自了,没想像佛菩萨那样度化众生,听佛一讲,非常开心,因他们一直帮释迦牟尼佛弘扬佛法,了知一切法,但没觉得自己达到了这一境界。《法华经》后面讲到,开佛知见,所有珍财“尽属于汝”。众人本来当下具足这些法财的,“由汝受用”,无“这是父亲给我的财物”之想,当下就是这一念心,无其它的,那些仅是引用的方便或理解,故开权显实,将所有分别、名相全部扫除。通过这个标月之指而看到月亮,见到月亮后,即不会关注手指了。庄子云:“得意忘言”,知道了经义、即会破除文字相。无父想、无子想、无用想、亦无财想,当下就是一念心,即是见到自己的本性!若能做到,认识自己的真心,时时地明心见性,时时不忘失,即是持《法华经》;莫小看念佛,若功行达时时唤醒自己,亦是持《法华经》。

 

  “从劫至劫。手不释卷”,时时刻刻都在念,“从昼至夜。无不念时也。达蒙启发。踊跃欢喜。以偈赞曰”。古时有一禅宗祖师,他的弟子们天天都在念经精进用功,而他自己确游手好闲什么都不干,皇上请他们去念经,说:“你的徒弟都很精进,你怎么什么都不干呢?饭不是白吃了吗?!”祖师说:“看起来好像我什么都没干,其实我从来没停止诵经,我诵了多少经典你们都不知道啊!”他是时时安住于当下的法性,时时不迷失。

 

  法达禅师听六祖指点后,欢喜异常,而说了一首悟道偈,“经诵三千部。曹溪一句亡”,法达诵了三千部经,存有概念——“我念了三千部”,故,礼拜六祖头不至地。六祖大师见状呵斥:“你还有这个执著,我慢都不能降伏,念经有何用!”一句话打破法达这个执著,念了就念了,不可挂碍“我念了多少部”。“未明出世旨”,不明白解脱出离轮回的核心宗旨、不能开佛知见、没明心见性的话,不知如何用功,不明指导方向;“宁歇累生狂”,无法歇息累劫以来的,分别妄想执著之狂心。经典言,“狂心顿歇,歇即菩提”。佛说一切法之目的,是令众生心歇下来,心一旦歇下,分别心停下,即是明心见性之时——狂心当下息!虚云老和尚云:“虚空粉碎也,狂心当下息。”息下来,能所脱开,当下见到自己的本性!“羊鹿牛权设”,羊车、鹿车、牛车,皆是权巧方便,引诱之说法,为佛之大智慧的运用;“初中后善扬”,释迦牟尼佛最初发心度众时,即知众生本具佛性,人人皆可成佛,只因迷失而不知,但又不能马上接受这一义理而担当,故佛只能善巧地先讲一部分,由小乘至大乘而说,中间是善巧譬喻,最后见众人根基成熟,而告之最根本的佛知佛见,此乃释迦牟尼佛度众生的权巧方便——初善、中善、后善。“谁知火宅内。元是法中王”,凡夫众生当下烦恼、贪嗔痴滋生之时,从未离开法性、佛性。我们当下唯有佛性,不存其它,所有贪嗔痴皆为假相、影子。心之根本为一面镜子,故能显现影子,烦恼贪嗔痴之火皆为镜中之影子而已。

 

  “师曰。汝今后方可名念经僧也。达从此领玄旨。亦不辍诵经。”这是六祖大师为法达禅师印证。

 

  下面讲个故事——虚云老和尚悟道的因缘。虚云老和尚一生用功,光绪二十一年已五十六岁。那年扬州高旻寺有大施主供养连续打十二个禅七,众人推举虚云老和尚去。过去打禅七不容易,有很多的僧人要吃住,要护持,要花很多的钱,需大施主供养方可。虚云老和尚从九华山后山众僧居茅棚处启程,至大通荻港欲渡江,身无分文,船夫不载,只能沿江而步行,遇水涨,忽失足堕水,浮沉一昼夜,漂至采石矶附近,为渔民所救,抬至附近宝积寺。虚云老和尚掉入江中一天一夜,居然能生还,一般人早就淹死了,说明其功夫很好。禅定高深之人,于昏迷中可自我保护,屏住了呼吸,在环境迫使下而进入了定境。人之所以淹死,是因要呼吸,而致喝水或水呛入肺,无呼吸即亡。禅定达一定之功,可以胎吸,不用鼻子呼吸,入灭尽定,不需要呼吸即不会受水伤害,虽然昏迷,但不会淹死。

 

  我一个同参善根很好,小时候玩水掉入水里,在水下看,上面许多人走来走去:“奇怪,我掉到水里,这些人怎么不来救我?!”等了半天,才一个人提着他的头发,把他给拉出去了。他在水里没被淹死,还看到很多人走来走去,不去拉他,说明他当时进入那种状态,水没有进身体;若进水了,哪有时间去看这些,早给灌死了!我这个同参小时候善根非常好,就是那种不分别状态,教他一二三四五,数不到十的!会忘记掉而进入定境。七八岁了,怎么教也教不会,不会数到十,学校幼儿园不收的!不收这个傻子。一天父亲送他去上学,在路上用柳条做成鞭子,那天也没数到十,回家父亲就拼命地揍!一揍,把他的定境给打掉了,一下子聪明起来了,学什么,什么好!他也是例子,人在定境中,不呼吸,水淹不死。

 

  虚云老和尚在宝积寺被救醒,口鼻大小便诸孔流血不止,虽然他有功夫,但经水泡一昼夜及寒冷,身体受损很大,稍经数日静养,恐误禅期,打起精神,赶赴高旻寺。虚老当时虽未开悟,但于禅宗圈中很有名望,故高旻寺请虚老做禅堂职事,彼不允,又不言堕水及生病事,视为轻慢常住,又挨一顿打,而病益加剧,血流不止,且小便滴精。彼顺受不语,不顾生死,一心打坐,坚持坐香,在禅堂中昼夜精勤,澄清一念,以至不知身为何物。经二十余日努力,众病顿愈。他坚持用功,禅宗即,看念佛是谁,一念未生之前是谁,看当下不动的那一念。前几天达照法师讲的:色受想行识,行是动,识是不动的,当下明了的那个,看不动的当下这一念。盯它盯久了之后,突然才会。。。禅宗、密宗都是从这里下手!密宗是以持咒把我们带进去,为什么密宗持咒呢?咒,你不知道它什么意思——非有,而有声音——非空,非空、非有即是法性当下的意境,故,持咒能自然而然将我们带入当下那种不二的状态。由此可知,禅宗、密宗皆是从这个第八识契入的。虚云老和尚这样地参禅,以至不知身为何物,把自己忘了,忘我了,经过二十多天的努力,突然病好了,此时即身上气脉全部打通,无有阻碍了,所以,我们若能用功至气脉全部通时,定为非常健康之人,此为用功附带之利益。后来,采石矶宝积寺主持德岸禅师到高旻寺送衣物供众,见虚云老和尚几天前还大病不起,而今容光焕发大为诧异、欣慰,乃举彼堕水事告众,大家听后,非常钦佩,从此禅堂内职不令其轮值。不做知事,即不会打闲差,不会分心,虚云老和尚得以一心修行,很快地功夫大进,万念顿息,昼夜一如,身心轻快,行动如飞,这些均为描述他当时的状态。万念顿息,粗重的妄想全部歇下,且功夫成片,白天晚上都是一样,我们若要解脱生死,一定要这样地用功!身心轻安,快乐了,行动上,真正用功好的,走路无声,唰、唰往前走,行动如飞。

 

  一晚放香时,虚老忽然睁眼一看,见前面光明一片如同白昼,内外洞澈,隔墙见香灯师小解,又见西单师在厕所里大便,再向远看,江中的行船、两岸树木种种形色,无不一一了见。第二天,虚云老和尚询问香灯师及西单师,看是否幻觉,结果,果然是真实的境界。虚云老和尚,不以为异,只当成寻常境界而已。这是虚云老和尚于用功中出现的境界:隔墙见物,夜晚看东西如同白日,一片光明,无黑暗感,看得很远,高旻寺位于江边,江中行船皆可看到。这是他进入了定境,《楞严经》讲,进入色阴区,破色阴时会产生这些境界。此情况下,若执著则会盖掉,不执著即是善境界。虚云老和尚参禅多年,不以为异,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”,不执著这些而透过去了。

 

  至腊月八七的第三晚,第六枝香开静时,护七法师例行给每位坐禅法师上开水。当护七给虚老上开水时,不小心开水溅到虚老手上,茶杯随即堕地摔碎,这个因缘。此时,虚老顿断疑根,庆快平生,如从梦醒,一下子,像从梦中醒来一样。前面的功夫很扎实,就这个因缘,千钧一发之机,触动他一下,一下子从轮回中醒来,看破了这个轮回。自念出家漂泊数十年,此次若不堕水大病,得遇善知识教化,几乎错过一生,哪有今日悟道之事啊!感叹!我们若要了生死、见性,最起码前面要有这样的功夫,有了这样扎实的功夫,再有个机缘——人家木鱼一敲,啪打开了,或者门一敲,哐打开了,或者别人讲一句话,就开悟了。所以真正开悟的,一定有其前边的修行基础。

 

  过去有个禅师,他参禅参得别人都看他是个疯子,天天睡在街上卖肉的砧板下面,整天参——一念未生之前的是谁?拖死尸的是谁?其它什么皆不想。一天,有个人来买肉:“我要三斤肥的”,买肉的啪、啪、啪,切了三斤肥的;又一个来:“我要三斤瘦的”,啪、啪、啪,又切三斤瘦的;又一个来:“我要三斤不肥不瘦的五花肉”,啪、啪、啪,又切三斤,卖肉感叹欢喜,说:“我这个肉,块块是好肉!”这个禅师听到“块块是好肉”,一下子开悟了!别人为什么没开悟,就他开悟了?!因为他有前面的基础,故而,我们要想了生死开悟,一定要有基础!

 

  虚云老和尚也是有前面很深的基础,若换个人,就烫一下而已,杯子掉了就掉了,不会开悟的。过去禅宗,一个巴掌就打开悟了,像我们,打一千个巴掌也不会开悟,越打嗔恨心越重了!一定得要有基础。

 

  虚云老和尚的开悟偈云:“杯子扑落地,响声明歷歷。 虚空粉碎也,狂心当下息。” 描述杯子掉地下了,这个声音一下子,把他所有的境界全部打破,能所脱落了,“狂心当下息”,他所有的妄想分别执著一下子全部息了。我们要真正地开悟,一定要达到“狂心当下息”才行!故,法达禅师讲,“未明出世旨。宁歇累生狂”。众人之心,表面上看不出来,若静下来,心中的妄想如狂风般,乱得不得了!力量大得不得了!所以过去祖师比喻:若想斩断妄想,需瞬间阻止四十里急流之力!可知,我们妄想力量之巨大!为什么有时,我不想做这个事,偏偏推着我去做?!想吃那个东西,千头万绪拼命往那边跑,九牛也拉不住的!说明我们的妄想力量极大,所以前面一定要有很好的功夫才行!

 

  虚老又做了一偈:“烫著手,打碎杯,家破人亡语难开。春到花香处处秀,山河大地是如来。”“烫著手,打碎杯,家破人亡语难开”,原来舍不得那些东西,全部粉碎掉,消失了,当下的境界无法与人表达,“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”;他知道“春到花香处处秀,山河大地是如来”,回过身来看,一切境界即是佛性的显现,皆是镜中的影子,无有其它,唯有当下一念镜子样的清净心!

 

  这是虚云老和尚开悟的公案,可作为我们修行的借鉴。今天我们讲到这里。

 


 

  我们回向:

 


 

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,
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,
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,
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 


 

阿弥陀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