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祖坛经讲记

 

发布: 2018-06-19 07:29:35   作者: 觉融法师   来源: 加拿大中华寺   

 


 

第三十八讲

 


 

  大家请合掌:

 


 

南无本师释伽牟尼佛(三称)

 


 

无上甚深微妙法,
百千万劫难遭遇,
我今见闻得受持,
愿解如来真实意。

 


 

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,
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,
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,
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。

 


 

阿弥陀佛!

 


 

  大众请放掌。

 


 

  诸位菩萨,我们今天继续学习《六祖坛经》。上次讲的是法达禅师,我们用了六节课才把法达禅师部分讲完。今天,我们要讲第79页的智通禅师。

 

  《六祖坛经》自始至终讲的皆是令众人如何见性、如何运用吾人之心,‘机缘品’则针对学人的粘着之处、执著之处、心地上面不明白之处点开,令其当下见性。上节举个例子,若喝茶时别人考我们,指杯子问:“这是什么?”一般人会答:“是杯子。”我上次已告诉了大家,正确的应答:“杯子。”若别人继续问:“谁见到杯子?”大家就不知道怎么答了。如果答:“是我。”会继续追下去问:“我是谁?”没见性的众生,见到杯子往往会着杯子的像,虽然我们学了一点,没落在是非好坏得失里,其实还是着相了——杯子,对杯子也着相,因为我们没见性,没见性就会着相。过去祖师为了破众人的着相,一定要让大家见性,不要停在相上面,若“见诸相非相”,要看破这个相才行。

 

  沩山灵祐禅师的师父叫百丈,百丈禅师座下有七、八百徒众在百丈山。一日,善於观察地理形势的司马头陀,自湖南而来,对百丈禪师说起在湖南寻得一山,山名大溈,钟灵毓秀,极宜修行用功,请百丈禅师派一位能领千五百众的善知识,前去开建道场,住持弘化。当时百丈禅师弟子众多,以华林觉和尚為首座,沩山灵祐禅师为典座,百丈禪师想派沩山灵祐禅师去——灵祐禅师因主持沩山故,后被称为沩山。首座听到这件事后,不服气说道:“我今忝居上首,那典座到底有何本事,可以住持溈山?”百丈禪师知道后集合大眾,在地上摆了一只净瓶——过去专门洗手的瓶,说道:“不得唤作净瓶,当唤作甚麼?谁能当下出一转语,便请他去溈山当住持。”华林首座道:“也不可唤作木?”表达假名之意,百丈禪师转头问沩山灵祐禅师,师二话不说踢倒净瓶,转身走了出去。百丈禪师乃笑著对大家讲:“这个首座,竟然输给山僧灵祐呢!”即首座的见地不如灵祐禅师透脱,灵祐禅师於是奉百丈禪师之命前往溈山。虽然首座知道是假名,但未能从这里转脱出去,没把自己的本分事直接显露出。若指点别人,要能破相见性,别人执著于此,而你还于此打转,说明你自己还是粘在这里。“也不可唤作木?”虽然道理也对,但不透脱,还有粘着。而沩山禅师上来一脚踢翻,这可令别人惊醒:“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在这里作什么文章?!”即不要错认了定盘星,这就是个无常的东西,没什么,我们应该看自己的。这个拿掉了,是谁在看?沩山禅师踢翻了净瓶转身即走,没讲话,不与你啰嗦。从另个角度讲即是:“你这老汉无事生非,没事找事!”这是一句什么话?这本身就是个问题,就是一念执著,是扰乱人心的一句话!这句话本身就是起心动念,有是有非,就是有错!所以沩山禅师不答百丈禅师的问话,连这个问题及这个东西一下打破,一脚踢掉,是在破相见性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。

 

  江西的马祖是百丈禅师的师父。百丈禅师是如何悟道的呢?一日,百丈禅师与马祖在西江边行走,见一羣野鸭飞过。马祖曰:“是甚麼?”考学人是指点他,看其是否着相。百丈禅师答曰:“野鸭子。” 马祖曰:“甚处去也?” 百丈禅师答:“飞过去也。”第一问着相,第二问还着“飞了。”马祖遂即捏住百丈的鼻子使劲地一拧,百丈负痛失声大哭,赶紧跑开。马祖曰:“又道飞过去也?”百丈禅师於言下有省,乃呵呵大笑,可见马祖手段更直接。

 

  祖师问学人“这是甚麼?”时,并不是指鸭子,也不是指杯子,或瓶子,其实,时时在问我们的本性是什么,要朝这个方向会才对,即能看到的这个是什么,并不是指所看到的东西。圆满境界,无能所之分,故问“是甚麼?”当下我们要见性才对!马祖拧百丈的鼻子,直白地讲,就是令其有感觉,拧鼻子痛啊,故百丈禅师一下子就悟道了。禅宗的祖师们不单是讲,平日还有诸多的手段令学人得以见性。以上是两个公案,上次我问杯子的问题时,其实只讲了一半,今天给以补充。

 

  若平时我们参禅,喝水时参“喝水的这个是谁?”走路时参“走路的是谁?” 一直要问、去观,照顾这个话头——起心动念的前面。我们念佛的,要一心念佛,时时都念佛,时时提醒自己,不上境界的当,要这样地用功。

 

  下面继续讲智通禅师。

 


 

“僧智通。寿州安丰人。初看楞伽经。约千余遍。而不会三身四智。礼师求解其义。师曰。三身者。清净法身。汝之性也。圆满报身。汝之智也。千百亿化身。汝之行也。若离本性。别说三身。即名有身无智。若悟三身无有自性。即明四智菩提。”

 


 

  智通禅师为寿州安丰人,也非常用功。达摩祖师来中国传法,印证,内以心印心,外以《楞伽经》印证,传至五祖后,才改以《金刚经》印证。《楞伽经》文字难懂,名相很多,讲述吾人心地上的各种境界。智通禅师已读《楞伽经》千余遍,不懂其中所言的三身四智,特来礼拜六祖大师求解。六祖告诉他,“三身者。清净法身。汝之性也。”每尊佛皆有三身:法身、报身、化身。“清净法身。汝之性也”,每个人的本性都是清净法身,本来清净。“圆满报身”呢?“汝之智也”,即众人本有的智慧。现在我们这个智慧不是没有,而是为烦恼覆盖了,没有显发;若显发了,众人则有佛一样的圆满智慧,见到本性、见到法身的智慧谓之报身。“千百亿化身。汝之行也”,佛具千百亿化身,释迦牟尼佛于娑婆世界说法度众生成佛,娑婆世界不仅限于这个地球。我们所了解的释迦牟尼佛在印度菩提树下成佛,其实不止这一个化身,释迦摩尼佛是在娑婆世界成佛,娑婆世界即指三千大千世界。三千大千世界是什么概念呢?一个太阳,一个月亮,绕须弥山转,须弥山周围有四大部洲——东胜神洲、南赡部洲、西牛贺洲及北俱卢洲,我们这个地球位于南赡部洲。这样一个日月环绕须弥山的世界,称为一个小世界,一千个小世界称为一个小千世界,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个中千世界,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一个大千世界,三千大千是一千世界的三次方,即一百亿世界。释迦牟尼佛成佛时,是同时于此百亿世界成佛。《阿弥陀经》讲,十方诸佛“出广长舌相,遍覆三千大千世界,说诚实言。。。”是于这么多的世界成佛、度众生,不止是在我们所知的印度中国这样佛法的环境,佛所教化的范围非常之广。故,佛有千百亿化身,每个世界皆有个化身在说法。这是圆满成佛之后,就我们众生而言化身是什么呢?千百亿化身由哪儿产生的?当众生见到法身后,产生了智慧,且运用于利他的觉悟行动上,千百亿化身为行为。我们见性后,将一切烦恼执著习气破除尽,即能如佛样地开发出千百亿化身的功能。现在众人虽没完全开发同佛样的功能,可我们也行动自如、随心所欲、无有障碍,只是没佛的范围那么大。

 

  “若离本性。别说三身。即名有身无智。”智通禅师问得是三身四智。六祖告诉他:若是离开本性而另论三身,则是“有身无智”。即没认识这个身,唯有名相而无智慧,因三身皆由本性而起,源于本性,为本性三个角度的功德:从清净、不生灭角度为法身,从智慧角度为报身,从利他行为、功用角度为化身。

 

  “若悟三身无有自性。即明四智菩提”,如能领悟法身、报身、化身仅为解释自性的假名——标月之指,目的是为众人认识自己的本性、是介绍本性之本觉功德的,从而悟到自性,则进入“四智菩提”——开发了四种智慧。

 

  “无有自性”,是指古德所云,“凡有言说,俱无实意”。我们说,“桌子”、“椅子”、“人”,包括法报化三身,似乎有所指,皆为根据不同状况,说的不同名词,其实这些均无实在东西,唯一真实的是我们当下的觉性。《楞严经》讲,循业发现,本来具足,不生不灭。众人的佛性能显现一切,我们之所以能看到当下的一切,是吾人本来具足的,本性本具的功能、功德。有的东西我们看得到,有的东西我们无法看到,乃为个人业力所致,显现不同,循业发现。一开始佛讲因缘自然,万物皆为因缘和合而成,此乃方便之说,至《楞严经》时,破了因缘自然之说。因缘,是从凡夫众生能了解的角度而论,便于大家理解,讲因缘之目的,是令众人了解性空——一切万物皆无自性,乃因缘和合而成,而无自己的性质。《楞严经》中,佛讲的是真空妙有——当下的一切显现并不是因缘和合,而是众人当下业力的呈现,当下生起,当下消亡。我们今天走到哪儿,好像与过去有关,实为众人当下心态的呈现、心态的变现,其速度之快,令吾人无法察觉,一切无自性,皆是暂时的假相。佛说三身,仍然为让众生了解自己的自性。“若悟三身无有自性”,若真正见到自己的法身、了解法报化三身,即会发现这三身只是假名,其真实无法以语言来描述,在此只能说“无有自性”。比如,讲法身。法身在我们理解这是自性,好像有个自性。法身有自性吗?真实的法身,说“有”既错,说“无”也错,因众人执有故,在此说“无有自性”。《心经》里讲“无眼耳鼻舌身意”,这个无,那个也无,即是破众人的执著,众生向来执有。破尽这些执著,真实的自性才得以显现,才会看到。看到,而不能用语言、以“有”“无”来描述,从文字的角度,只能说“无有自性”,关键是要我们去达到这一境界。达到这个境界时,“即明四智菩提”,我们的四种智慧得以开发出来:大圆镜智、平等性智、妙观察智、成所作智。

 


 

“听吾偈曰。自性具三身。发明成四智。不离见闻缘。超然登佛地。吾今为汝说。谛信永无迷。莫学驰求者。终日说菩提。”

 


 

  自性本具法报化三身,若开发、悟道、明白了这个心地即成为四种智慧。“不离见闻缘。超然登佛地”,不离我们当下见闻的因缘,即能超脱种种的束缚,与佛平起平坐,当下觉悟了。“吾今为汝说。谛信永无迷。莫学驰求者。终日说菩提。”六祖告诉智通禅师:我今为你说,要确信永不迷失,莫学向外驰求之人,“终日说菩提”,而不知何为菩提。这四句归纳为一句:要见性!所问的三身四智,见到了自己的自性,即可得知,并且当下即能显现。

 

  有个大珠慧海禅师与源律师的公案。大珠慧海禅师是马祖道一禅师的弟子,他开悟后就独自一人去住山。一日,源律师问:“和尚修道,还用功否?”一般悟道后,以无修无证无得的见地而用功,时时见性,无功可用,不像我们平时,“我要做什么。。。”可大珠慧海禅师回答:“用功。” 又问:“如何用功。”答曰:“饥来喫饭。困来即眠。”就这么简单! 源律师又问:“一切人总如是。同师用功否?”所有人都这样,我们也一样,饿了吃饭,困了睡觉,与禅师一样吗?大珠慧海禅师曰:“不同。”又问曰:“何故不同。” 为什么不同?大珠慧海禅师答曰:“他喫饭时不肯喫饭。百种须索。睡时不肯睡。千般计较。所以不同也。”由此可看出,禅师的用功与我们平时做事有何区别。古德云:“依然还是旧时人,不是旧时行履处。”悟道人与未悟人在一起,外表看来相差无几,但内在功行及用心迥然不同。以吃饭睡觉为例,悟道人吃饭就是认真吃饭,没其它的;而凡夫呢,吃饭时仔细观察下我们自己的内心:根本就没在吃饭上!而是“这个咸,那个淡了,这个好吃,那个不好吃,” “哇,明天吃什么?后天吃什么?”“这个人做的好,那个人做得不好。。。”全是在打妄想,并没有真正地在吃饭。睡觉也一样,东想西想,做其它事也同样,因为这一件事,能牵出了很多的妄想,都在打妄想上,没真实地做事,所以不能超脱!真正悟道之人,“不离见闻缘”,虽然同样穿衣吃饭,他能时时安住于当下,能时时看破妄想,不为烦恼所转,故很超脱、超然。我们之所以不超脱,就是因不能看破那些烦恼。一旦超然、觉悟,即与佛等同,而“登佛地”。关键就是要认识自性,认识了自性,这些三身四智的内涵则自然明白。

 


 

“通再启曰。四智之义。可得闻乎。师曰。既会三身。便明四智。何更问耶。若离三身。别谈四智。此名有智无身。即此有智。还成无智。”

 


 

  “通再启曰。四智之义。可得闻乎”,智通禅师又问六祖:四智的意思,您可以再做解释吗?四智三身实是一体,明白了三身,即知何为四智,只是开解的角度不同而已,从身的角度,为三身,从智慧的角度,为四智,皆讲一件事——众人之本性,不同层面的功用。六祖大师说,“既会三身。便明四智。何更问耶”,既然知道了三身就明了了四智,为什么还要再问呢?说明智通禅师还没明白,只从名相上知道了这个意思,但还未因上述开解而认识到自己的自性,所以又问四智的问题。

 

  “若离三身。别谈四智”,三身四智本是一件事,若是拆开,即是“有智无身”,讲智慧与身无关,“ 即此有智。还成无智”,因不认识,虽说智慧,实是无智慧,故六祖大师又说偈颂。

 


 

“复说偈曰。大圆镜智性清净。平等性智心无病。妙观察智见非功。成所作智同圆镜。五八六七果因转。但用名言无实性。若于转处不留情。繁兴永处那伽定。(如上转识为智也。教中云。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。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。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。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。虽六七因中转。五八果上转。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也)通顿悟性智。”

 


 

  大圆镜智、平等性智、妙观察智、成所作智这四种智慧,与众人未悟道前心的八识分不开,悟道后,八识即转为四智。前五识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转为成所作智,做事情的,成所作;第六意识转为妙观察智;第七识成为平等性智;第八识成为大圆镜智。前五识与第八识是最后转的,在果地一下子转过来;第六识转妙观察智,与第七识转平等性智,是在因地上慢慢地转,转一点,成一点,即慢慢地磨习气,磨一分执著,开一分智慧。转的是什么东西呢?转的是我们的执著,破的是我们的执著。本来是清净具足的,因迷、执著而称为八识,悟了、无执著了而称为四智。故,破是破的执著,执著破了故,名字亦不同,本质无生灭,“但用名言无实性”。“若于转处不留情。繁兴永处那伽定”,若转时没停留在那儿,时时破,时时安住于法性,无论遇到何种境界,对境而无住,“不留情”即不住着,即便在喧嚷闹市,心清净依然。

 

  下面介绍八识心王。众人一切的心态活动均不出八识,了解八识有助于认识自己的心理活动。心态的八个角度,谓之八识心王,由这八个角度下面而产生诸多心所、统领很多烦恼、有为法、无为法、心所法。心王:宇宙万物皆由心变现,心识乃万法之源,故称“心王”。外在所有的一切世界——见到的、听到的、闻到的、我们能感受得到的、内在的、外在的,全部是心的变现,看起来好像实有,其实悉皆是自心的境界。也就是说识之本体——每个人心的主要作用谓之心王,其副作用——与之相应而起之作意、触、受、想、思等,为心所有的思想现像,如对之而起的诸情见取舍等法为心所有法(简称心所)。我们的心理作用分为心王和心所,主要的心理作用称为心王,由心王而产生的诸多其它作用称之为心所。比如,我们看到接触一个东西时,首先是着意,心注意到这儿,之后接触,而产生感受,进而想,继而思考,这些皆是因有前面的心王心理作用才产生这些心所法。俗话说,擒贼先擒王,抓住了王,其下面统理的军队自然降伏。如果我们搞定自己的心王,那些枝末的烦恼自然能够降伏。

 

  八识心王即心识的八种作用: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等五识,此为前五识,第六意识,第七意识(末那识),第八意识(阿赖耶识、藏识),根据心之不同作用而分为八识,每个识皆有各自的心王、心所。

 

  (一) 眼识:依眼根能见青、黄、赤、白、黑颜色、明、暗、长、短、远、近等色相之识称为眼识。换句话说,眼识依根而生,眼根因识能见,能见者名眼识。眼识是我们看到东西产生的分别判断,眼根对色尘产生眼识。而所谓的眼根,并非我们想象的物质眼睛的组织结构,不是我们的眼睛,而是精微的净色根,非肉眼可见。对色尘的眼根并不是指众人的眼睛,是指净色根。净色根透明洁净,又称为胜义根,为五根的实体,四大种所成,依之有发识取境的作用(有人认为它与当今医学的神经相似)。若有眼睛而无眼识,则不能看见;若无眼根也不能产生眼识,二者相互依存。

 

  (二) 耳识:依耳根能闻音、声之识即名耳识。

 

  (三) 鼻识:依鼻根能嗅香、臭之识称为鼻识。

 

  (四) 舌识:依舌根能偿酸、甜、苦、辣等味之识称为舌识。

 

  (五) 身识:依身根能感触轻、重、滑、涩等之识名为身识。

 

  从医学角度讲,眼耳鼻舌身这些根很像神经,如果眼神经坏了,即无法看到东西;若身体末梢神经坏了,身体就会麻木,无感知;耳神经坏了,就无法听到声音;味觉神经坏了,即无法品味,不能判断酸甜苦辣。因五根对五尘而产生心理作用,称为五种识别、了别。无眼识,即不能了解形状、青黄赤白;无耳识,即听不到声音,不能区别好声音、不好的声音、这种声音、那种声音,有声音、没声音;无鼻识即无法知道香臭;无舌识即无法得知酸甜苦辣,这些是五根对五尘产生的心理作用。意识比较复杂,我们修行用功主要是针对第六意识、第七意识。前五识如同镜子,直接照、接受过来,真正于其中分别判断而生烦恼等,皆为第六、第七识之作用。

 

  (六) 第六意识:依意根而起,意根是指第七识,第六意识依靠第七识,对过去、现在、未来法尘,法尘——意根对前五根所缘之境界分别好坏而起善恶之法,名“法尘”。第六意识无法直接分别外面境界,它所分别的境界是前五识——眼睛看东西、耳朵听声音。。。前五根接受的信息,如同拍照,而第七识对前五识照过来的影子用第六识来分别,若是前五识接受错了,它只能分别错误的东西。比如,眼睛能看到不同的颜色,但盲人看到的是一片黑暗,盲人的第六意识只能分别黑,而不能分别其它东西。意识有三种作用:

 

  (1) 五俱意识:此“俱”即同时俱起之意,五俱意识与前五识同时升起,并明了所缘之境,所以又名明了意识。五俱意识是与眼耳鼻舌身同时升起的,眼睛看着外面东西的同时,第六意识也在分别。第(2)、(3)种是不同时的,如没看东西时,第六意识也在活动。同时升起的称为五俱,又分二种同缘意识与不同缘意识:

 

  (i) 五同缘意识:眼睛看东西时,第六意识也在分别这个东西。五同缘意识与前五识同起,共缘色、声等对境,即第六意识与前五识同缘一个境界,同缘意识必为现量,当下为真实的、没改变的、未经分别计度筹量的现量。

 

  (ii) 不同缘意识:五同缘意识的对称,因其虽与前五识具起,却攀缘其它异境。不同缘意识以其具有的自在攀缘作用,可广缘十八界(眼耳鼻舌身诸根及与其对应的色声香味触等法以及眼根乃至身根等,各有其界别,谓之十八界)诸法,其量分为比量、非量。不同缘意识虽然与五根同时俱起,比如眼睛看东西时第六意识在分别它,但是同时还在分别其它的东西,还在想其它的。只有同缘才是现量,不同缘即不可能是现量的,是比量和非量。①比量:比量即依据所闻、见等境相而推度、计量之量果。比如耳识听到流水声时,意识同时想到河流的境界。②非量:非量即以错觉之心错为分别之不实量果。如在暗处眼见墙上所挂衣服黑影时,意识却同时即缘及鬼神等。晚上看到个黑影,其实是衣服,心里想:“那是不是个鬼呀!”这即是我们的心理作用,第六意识的作用。

 

  这是非量,明明是件衣服,但心里分别的是个鬼;比量,听到这个声音好坏,是河流的声音,还是倒水的声音,有分别计度;现量,就是这个声音,杯子,就是个杯子在这里,当下就是这个东西,没有增加其它任何东西。我们用功转八识成四智,第六识转成妙观察智,转时要将比量与非量消除掉,保存现量,现量为本具的功用。

 

  (2) 五后意识,因其不与前五识俱生,而生于五俱意识之后念,攀援五俱意识而作用,故名五后意识。与不具意识不同的是,其缘前念五境之境,乃至缘其它一切法之意识。其量只能为比量与非量,其性与境与独头意识相同。即前面看了个东西,已经走过去了,但心里还在想刚才看到的那个,称为五后意识——心留在那里,留碍了。这只能是比量与非量了,不可能是现量。

 

  (3) 不俱意识,因其不与前五识俱起,故名不具意识。即自己单独地去想,并不是因看到一个东西而想。又因其能独起构思,独自分别一切法,或独自回忆过去的事,能独自生出猛利的势用,又名独头意识。比如,做梦即是不俱意识,不是因为看到什么,独立的,称为独头意识,有时梦境与我们一点关系也没有。独头意识泛缘十八界之意识,惯能想入非非,故此意识在散心位,又名独散意识,故我们心第六意识作用非常之大、之多。其散乱纷杂而遍计诸法,如常说的走神——我们在那边发愣的时候,其实是开小差了,脑子不知想哪里去了!还有梦境、幻觉。有人掉到海里,抓了个东西漂浮在水里,饥寒交加,海天一色,什么都看不到,有的毅力好的,能坚持几天,如果无人救,最后都会产生幻觉。我们打坐时候出现的种种境界景象,其或缘空花、水月,空中的花是眼睛的错觉,水月即水中的月亮,或追忆过去,算计未来,或比较分别推测想像种种事相,这些即是种种妄想。其中,带有影像音声情节等,不仅是想,还带有影像音声情节,像做梦样的,通常又习惯称为独影意识。不具意识之量果,于三量中必为比量、非量,不可能为现量。我们知道量之后,即可知,是该保留的,还是该去除的,不能住于上面。需注意的是,独头意识若以究竟言之,则其尚与末那识、阿赖耶识俱起,虽然独头意识称为独头,实际是与第七识、第八识同时俱起的,若无第七识、第八识的参与,不可能有这个梦境。从此角度来看,其并非独立现行,只是没与前五识同时俱起,故称为不俱。

 

  八识中,第六识解释的比较详尽,修行中第六意义重大,要知道如何把握、如何运用。所以,可知为什么我们念佛时要一心念佛,只照顾佛号,其它皆不管。一心念阿弥陀佛时,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,这个声音是现量,虽然我们在攀缘、在分别,这与法性觉悟的作用是相应的,从这个角度可以提起我们觉悟,让我们能够回光、悟道。此时,除念佛外,所有其它的想法都为妄想,不是应缘的对境,所以我们要一心地念佛。有人说:“我念佛时,还可以想想其它东西。”有搞工程设计的打坐,坐到心静下来了,原来的那些思路都出来了,“哎呀,念佛好!念佛能把我很多的问题都解决了!原来想不到的,现在全想出来了!”他觉得好时,就慢慢地把心转到设计上去了。他认为这样好,其实是本末颠倒了!念佛静下来后,心的智慧观察力会更明了、更清晰,故那些东西自然清楚了,因他一直在专注设计问题,所以自然地起作用把他的问题解决了。念佛时,不要管这个问题是否解决,要回到佛号上,不要去理会这些。下坐了,再去做事,这个答案不会忘掉的,心清净了,自然会解决这个问题。我们在坐上,一定不要跟着妄想跑了!不跟妄想跑,结果会更好!因打妄想了,即只会停留于那个水平,没将功夫继续用下去。这是个修行用功的误区,有人自以为,“自己修行真好”,殊不知,其实是捡了个芝麻,丢了个大西瓜!

 

  (七) 第七意识(末那识):平时我们打佛七、打禅七,打七其实打什么七呢?一般说是七天称为打七,其实打七并不是七天的意思,打七其实是打第七识!第七识称为末那识,执第八识的见分为我,是我执的根本!若打掉第七识、打掉我执,我们即从自我的执著中解脱出来了。故,打七是打第七识,看破第七识,破我执!梵语“末那”,华言“意”,亦名“相续识”,又名分别识,是第六识所依之根,第六识是依第七识而起。

 

  (1) 此识本无定体,乃第八识之染分,即依第八识自证分而生,故其缘第八识见分——恒执第八识见分为“我、我所”。也就是说,此识特质俱“我”相之恒审思量功能,无始劫来,若无相续不断之“我”执,心相续之轮转便不可成立。

 

  因我们没有见性,第七识无明执著第八识的见分为“我”。第八识从功能的角度分为四个:见分、相分、自证分、证自证分。比如,现在你们能看见我,我能看见你们,能见的这个谓之见分,所见的一切现象称为相分,能见之人,所见之相。众人认为,能见之人是独立的,与所见之相是分开的,事实上能见与所见是统一的,都是第八识的境界。为什么佛教讲:一切众生与我们是一体的,整个世界是个整体?其实就是我们的第八识!因吾人不明白、执著,只取少分的四大为“我”,将能所——见分与相分,分开了,执见分为“我”,视相分为“他”。悟道后即会发现,一切皆是我们心中本具之功德。明朝的憨山大师——净土宗的祖师,他悟道后明白了《楞严经》所讲,一切境界皆是我妙明心中物,能所本一体,只是功能不同,一为见分,一为相分。第七识因无明,不知道,执著第八识的见分为自我,而且相续不断。生死之根源即是“我”执,破除了“我”执,就不会有生死。

 

  (2) 第六识相比第七识而言,虽然作用诸多,但无立场。第六意识虽有了别功能,但只为了别意根(第七识)所缘之境。而此识(第七识)不仅俱有了别作用,而且“自我”之立场鲜明。其恒与我痴、我见、我爱、我慢相应,故永远站在“自我”立场,从“自我”之利害关系的角度去推度计量,指导第六识分别五尘境之好、恶,而相续执取。故此识为第六识之主,我执之根本。因此,此心识也是有情众生生死之根本。

 

  众人分别一切境界好坏、是非,看起来像是第六识在作用。但第六识是依照什么标准来进行判断的呢?是以第七识所具的“自我”立场、“自我”认识、版本、框框为参照,即第六识依据第七识的标准而分别事物。譬如,第七识给第六识这样一个标准:人的身高,一米七以上为高,一米七以下为矮;当第六识看到高于一米七的人,即会认为这人是高个子,并将这一信息传给第七识,其实它判断的标准来自于第七识。若是第七识给第六识的标准不同,则第六识的判断也会随之而不同。标准因人而异,故,不同的人对事物所做的判断不同。若第七识位于“无我”的立场,则第六识也会以“无我”的角度而直觉了知。

 

  (3) 由于第七识具有恒审思量之特点,能因“我”之立场而恒持做功夫,其执着于迷妄则造诸恶业,反之,恒持净念则造诸善业。下面要注意了:若于诸相现前而明明了了却不迎不拒,诸善恶种子便不起现行,则断灭烦恼恶业,彻悟人、法二空而转染为净。这是在第七识上面用功,为什么说我们修行时见到一切境界要明明了了、不拒不迎。因此,因地修行,是否能悟入此识、把握此识,是因地行持能否真正起步返回之关键,行者于此可谨慎领悟法要。

 

  这一段是我们了解如何用功的关键!第七识执着于迷妄则造恶业,执于清净则造善业;若既不执迷妄又不执清净,对一切境界不拒不迎不起分别,不去管它,各种烦恼种子就不会现前,不会随业流转,安住当下正念,所以这里是修行的关键!平时要求大家一心念佛,遇到任何境界,不拒不迎,不随执著的习气走。为什么不拒不迎呢?拒,是习气、是执著;迎,也是习气、也是执著。将拒迎转为一句佛号,以现量的一句佛号代替拒迎的妄想,护持自己的正念,而不随妄想转,这样能够自然地契入法性,令善恶执著的染污种子不现行。不现行即不随其转,不为其覆盖,我们的清净本性即会显现。

 

  又因此识种种功能故,其又称为染、净识,或思量识、思量能变识等。

 

  (八) 第八阿赖耶识:梵语“阿赖耶”,译为汉语叫“藏”。因其含藏一切善恶种子,故此识又叫藏识,有能藏、所藏、及执藏三个功能,所以本具。

 

  (1) 能藏:此识能藏一切种子,令其微细任运相续,无始无终无间断,摄藏种子不令坏失,故说能藏,其含藏之种子为所藏。第八阿赖耶识含藏一切种子,众人过去、未来所经历的各种事情而种下的种子全部在里面,不会坏,只是现行不现行而已。

 

  (2) 所藏:就能熏之染净识——七转识与所熏之阿赖耶识之关系而言,能熏是能藏,所熏是所藏。七转识于现行之刹那熏附其种子于第八阿赖耶识,称新熏种子。

 

  第八识为阿赖耶识,含藏一切种子,前五识对境时,依据第七识从第八识拿来种子的标准,第六识对所对境界而进行判断;判断完成后,第六识将判断的结果传给第七识,由第七识送藏到第八识中,作为下一步运作的标准。如同管理,各人分工不同。第八识像个总仓库,厂里所有的东西都存放在里面,外面所需的东西皆由第七、第六识拿出去让前五识去生产,做成的成品经第六、第七识送第八识存放,是这样个运作过程。

 

  (3) 执藏:第七末那识执持藏识见分为实我,乃我见之根源。如是执著,称为执藏。

 

  此识体本清净,因俱足一切种子,故染净同源,变现根身世界,含藏万物,生灭和合而俱有四分。若以染分言之,无明依之而起,结业因之而生,变现根身器界,具足烦恼尘劳。若以净体而言,即本觉心源,离念清净,在圣不增,在凡不减。

 

  第八阿赖耶识本来清净的,无有染污,只藏种子,本身不动,我们的分别心不能达到。五蕴中色受想行识的识,指的是第八识,不动的。第八识为染净同源,有两个发展方向,无明与清净的法身同时具有,若不认识这一法身,即会跟无明走而造业,变现种种世界,生起诸多烦恼;若认识自性破除了无明,即会认识这个清净的、在圣不增、在凡不减的本觉心源,造出的世界如同阿弥陀佛造就的极乐世界、佛国净土,得以庄严佛土。为什么阿弥陀佛还要造一个佛土啊?是要庄严佛土,把自己所有的清净功德全部开发出来。第八识染净同源具两个发展方向,认识到第八识的法性,即会朝清净方向走;若不认识它,执著它为“我”,又自以为是,即是凡夫。

 

  第八识具有四分:相分、见分、自证分、证自证分。

 

  (1) 相(形相)分,指根身世界,众人外面能看的一切现象,如镜中之相。如同一个大镜子里所显现的相,称为相分。

 

  (2) 见分,即能见明了之义。不仅显现一切相,且能明了这些相,称为见分,能见。

 

  (3) 自证分,同时知道见分及相分。

 

  (4) 证自证分,即同时知道见分、相分、及自证分,即持前三分为依。这是第八识了别的功能,能生万法,第八识的功能很多。

 

  第八识具这四分功能,这四分本为一体,即一不二,从功能的角度方便说为四分,说一即四,说四即一。

 

  第八识所执持了别的对象是根身——我们自己的身体、器界——山河大地、一切境界乃至一切善恶的种子,这些种子是藏在里面,看不到的,因缘成熟才会翻出来。比如,见到一个人感觉很烦,这不是无缘无故地烦,而是我们里面有这样的种子,因对境而翻出来了,谓之翻种子。因其因缘之力,自体生时,内变为种即有了根身,外变为器,及显现山河大地、宇宙万物等。此识又以自己所变之境,为自己之所缘。此了别之作用,为其见分所摄。

 

  在凡夫地,只能从圣教量及诸佛菩萨的言教上了解此识,还不能证知到确有此第八识的存在,唯有登地菩萨才能做到证知此识。我们讲的这个第八识,凡夫是无法了知的,只有登地以上的菩萨才能知道、才能见到。开悟了之后,才能认识第八识,才能知道它的存在,才能将自己的身心与宇宙世界统一为一体。凡夫则无法了解,如古人云,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”众人在山里面,不能得知山的全貌,必须要跳出去——跳出轮回,方可。

 

  上面简单介绍了八识,“五八六七果因转。但用名言无实性。若于转处不留情。繁兴永处那伽定。”八识转四智:第六识转成妙观察智,第七识转成平等性智,第八识转成大圆镜智,前五识转成成所作智。有两种转法,一为利根人转法,一为根性不是很利之人的转法。利根人的转法,对一下子可以开悟见性之人,不论修禅修密,与法门无关,仅与见地、智慧有关,即可以从第八识下手见性,是从果地转的,从第八识入手,见性后保任,再慢慢地转第六第七识,这样地用功。另一种为钝根人的转法——从第六第七识入手。两种途径只是因根器不同而采取的不同入门方法,结果一样。譬如砍树,一种方法是顺藤摸瓜,因树枝叶繁茂看不到树根,这样的人就需要先砍树枝,从第七识、第六识下手的即是砍树枝,从分别心、烦恼这里下手,不管开悟与否,依照佛法所讲,先把这些习气烦恼除掉。有人见地比较高,一下就看到树根,不用砍树枝,直接去砍树根,树根砍断,树枝自然枯掉。两种下手方法不同,利根人直接砍根,第八识是根,直接见性破无明,第六第七识跟着转了。故禅宗祖师开悟后,如永嘉大师,“不除妄想不求真”,不用去除烦恼了,直接安住于当下的见地中,对境不会停留的,不会因对境生心而留碍,不用去对生起来的治烦恼。其实我们念佛也是如此,念佛时,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,不是不升念头,一开始修的时候不可能没有念头,那边像水泡样的一直在冒,但是我们不去除它,只管我们的佛号。虽然这个念佛的方法很简单,但其义理极深,所以过去诸多修禅的祖师开悟之后,他们就是通过念佛来保任,很直接的。一般根基不那么利的怎么办?从第六第七识下手!不管开悟不开悟,无明破不破,先一点点地除。首先,止恶行善,戒定慧,依照佛法的标准,一步步地去做,五戒十善,沙弥戒、比丘戒、菩萨戒,而后修定,把自己的基础打好。通过佛法,将那些知见、烦恼逐步清除,枝叶砍掉以后,树根自然见到。见到之后,再去砍树根,即方便了。两个方法结果一样,只是依人的根基不同而已,念佛其实是个非常直接的方法。

 

  六祖讲了这些之后,智通禅师就开悟、明白了。他明白了什么呢?明白了自己的本性。

 


 

“遂呈偈曰。三身元我体。四智本心明。身智融无碍。应物任随形。起修皆妄动。守住匪真精。妙旨因师晓。终亡染污名。”

 


 

  这是智通禅师悟道的偈颂。“三身元我体”,法身、报身、化身原来是我们自己的本体,本来的清净心。“四智本心明”,四智是自己心明白后,也是本具的。“身智融无碍”,三身也好,四智也罢,本身皆为一体,圆融无碍,只表达的角度不同。“应物任随形”,对应万物,显现不同功用、不同角度,说法不同。“起修皆妄动。守住匪真精”,这两句很关键。我们一般要么起心动念:“去修个什么,念佛、念佛,我去修。。。”要么守住个什么,这是两头!若是有起修念头或守住念头在,从根本究竟的角度讲,皆不是众人的本来面目,都是妄想。怎么用功呢?“饥来喫饭。困来即眠。”就这么简单,只能从反面讲,即破妄显真,起修是妄,守住也是妄,故禅宗祖师言“不用求真,唯须息见。”真正地见起来的,并不是要守住个什么东西,要得到个什么东西。真识到之人即知,一切问题皆出在妄想执著上,要破妄想与执著,破起修、守住这些执著,破了之后本具,都在那里,从未动摇。没见性就认识不到这些,怎么办?先念佛,先守住一个。大家不要以守为守,一心念就对了,这是方便法。这是从见性的角度讲,念佛的守、修,是从凡夫的角度讲。智通禅师要表达他见性的心得,必须要从见性的角度讲,才能知道他悟道了。如同六祖与神秀大师一样,六祖从见性的角度讲,“菩提本无树。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。何处惹尘埃。”所以,五祖知道他到家了,给他印证。而神秀的“身是菩提树。心如明镜台。时时勤拂拭。勿使惹尘埃。”是从凡夫的角度讲的,虽然也是用功,但没说出见性后的言语,还站在凡夫的角度,故没到位,所以五祖告诉他没入门就这个道理。此处的“起修皆妄动。守住匪真精”,是从见性的角度而论,说明他真正地到位了,已认识到这点了。“妙旨因师晓。终亡染污名”,这个宗旨因师父而知晓,如人饮水冷暖自知,之前认为:这个染污,那个清净,到此一切悉不可得,无知亦无得。他能讲出这样的话,认识到这点,说明透彻了,即知如何去做,语言上只能描述至此,明白人觉得讲得真好、透彻,不明白人觉得云里雾里的,无法下手。“起修皆妄动。守住匪真精”,似人说的,“进也不让进,退也不让退,叫我如何是好?!”其实很简单,就一个目的,让我们不动!站在那里心不动时,就明白了。现在虽然我们不明白什么叫不动,但可以一心念佛,心与不动默契,朝这个方向去努力,就对了!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。

 


 

  我们回向:

 


 

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,
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,
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,
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 


 

阿弥陀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