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祖坛经讲记

 

发布: 2018-06-19 07:53:53   作者: 觉融法师   来源: 加拿大中华寺   

 


 

第三十九讲

 


 

  大家请合掌:

 


 

南无本师释伽牟尼佛(三称)

 


 

无上甚深微妙法,
百千万劫难遭遇,
我今见闻得受持,
愿解如来真实意。

 


 

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,
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,
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,
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。

 


 

阿弥陀佛!

 


 

  大众请放掌。

 


 

  我们今天继续学习《六祖坛经》。上次讲完了智通禅师机缘部分,请翻至80页智常禅师处。

 


 

“僧智常。信州贵溪人。髫年出家。志求见性。一日参礼。师问曰。汝从何来。欲求何事。曰。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。礼大通和尚。蒙示见性成佛之义。未决狐疑。远来投礼。伏望和尚慈悲指示。师曰。彼有何言句。汝试举看。曰。智常到彼。凡经三月。未蒙示诲。为法切故。一夕独入丈室。请问。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。大通乃曰。汝见虚空否。对曰。见。彼曰。汝见虚空有相貌否。对曰。虚空无形。有何相貌。彼曰。汝之本性。犹如虚空。了无一物可见。是名正见。无一物可知。是名真知。无有青黄长短。但见本源清净。觉体圆明。即名见性成佛。亦名如来知见。学人虽闻此说。犹未决了。乞和尚开示。师曰。彼师所说。犹存知见。故令汝未了。吾今示汝一偈。不见一法存无见。大似浮云遮日面。不知一法守空知。还如太虚生闪电。此之知见瞥然兴。错认何曾解方便。汝当一念自知非。自己灵光常显现。常闻偈已。心意豁然。乃述偈曰。无端起知见。着相求菩提。情存一念悟。宁越昔时迷。自性觉源体。随照枉迁流。不入祖师室。茫然趣两头。”

 


 

  这是智常禅师开悟的机缘。智常禅师信州贵溪人,“髫年出家”,童年出家,“志求见性”,出家学佛目的,要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是其志向。他不祈求世间的名闻利养、生活、寻常功德,他的目的要见性、求解脱。见性——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。

 

  之前我们已累次论及,真正地学佛了生死从何处开始?从见性开始!于此之前,咸皆积累资粮,为见性打基础。上节我们讲过,学佛依个人根基而方法各异。有人从根本入手,直接探寻见性之事,参禅,参“念佛的是谁”,“拖死尸的是谁”,直指本性,这属利根人。众生的烦恼像棵大树,诸多烦恼如由根(无明)而生的枝叶,若将树根砍断,一切枝叶(烦恼)自然枯萎消亡。所有烦恼皆源于无明,无明——不认识自己的本性,不认识万法之实相,故生种种贪嗔痴烦恼。只要认识了本性,认识了宇宙实相,贪嗔痴会自然消失。贪嗔痴仿佛黑影,见性宛如阳光,在阳光的照射下黑影自然消失,故见性如同砍烦恼之根,直接砍掉无明,所有贪嗔痴、我慢、疑惑随之而亡,利根人皆从此处下手,禅宗亦从这儿入手。另一种是针对根基没那么利、资粮没那么深厚之人。特别是末法时代,若叫学人参禅,如堕云雾,迷惑不解,无从下手。如砍树找不到根怎么办?先砍枝叶——顺藤摸瓜,枝叶砍到一定程度,即可见根,此时再砍烦恼之根。

 

  除适于利根人的参禅见性外,佛说了无量的方便法门,整个流程即戒定慧,或六度万行——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,这样的修证过程。戒是打基础,定令心慢慢归一,心专一了,智慧才得以开启,智慧开了才能见到实相、破除无明。无论修何种法,禅、密、净土任何法门,均离不开戒定慧及六度的修持。虽是修持,实为训练的过程,世间训练技能、掌握一门技巧,学佛是训练自心,学会掌控自心、认识自心。最初我们不认识,可以学习把控自心,通过外在的事项来掌握。戒定慧、六度虽讲起来很多,但要明白其核心的法用、作用——训练我们的自心,令自心调顺、柔软,听我们的话,不能一对境,马上就跟着跑,这样才能掌控。

 

  唐朝还在像法时代,人的善根、品质非常好,做人、戒律、修禅定均不在话下,有深厚基础,戒定皆做得很好,下步即要开智慧——明心见性、见到宇宙实相、而不迷惑。“一日参礼”,一天智常禅师至六祖大师那儿礼拜、请法。六祖大师问他,“汝从何来。欲求何事”?问法与五祖问六祖一样,首先机搭上去,很平常地,“你从哪里来?想求什么?” “想求什么?”即有什么问题要解决。

 

  表相上是问“你从哪里来?”其实禅宗的语言,“汝从何来”直接问至众生的根本:“你是谁?到这里来,你这个显现、心念从何处升起?”这里隐含着很深的涵义:我们所有外在运作的这一念从哪里来?若参禅,首先问“我是谁?从哪里来?”由此参进去。众人皆知,身体是个假相,仅是存放我们灵魂的房子、躯壳,身体有生有灭,时时都在变化,一旦离世,就是这个房子坏了,各人依据自己的情况再换个房子。换房的主人是灵魂,这个灵魂是怎么回事?我们所认为的“我”——我们的思想、心念,又是怎么回事?从哪里生起来的?它住在哪里?它的家在哪里?每个人都要有个家——安身之处!“从哪里来的?家住什么地方?你真正安身立命的地方在哪里?”仔细去观察,会发现我们自己从来就没有安过!没一个安身之处!!

 

  不知大家是否看过达摩祖师的电影。达摩祖师的师父是般若多罗,达摩祖师跟他师父出家后,般若多罗尊者让达摩祖师自己造个房子、自己的茅棚——有个安身立命之处。造房过程中历经风火种种磨难,最后好不容易造好了,而他突然领悟了,即将茅棚全部推倒。此时,他的师父出现了,说:“你房子造好了!”给他印证。这是什么意思呢?外在的一切再好,毕竟无常,有生有灭,皆会消亡,不是我们安身立命之处!唯有吾人之真心不生不灭,才是我们真正的安歇之处!才是我们的家!如大海的波涛,看似壮观,一起一落,还得回到大海;吾人之心再怎么乱,归宿还是本性,所以心歇下来的那种状态,才是我们自己安身立命之处,真正休息的地方!故经典上说“狂心顿歇,歇即菩提”,前面我们讲过虚云老和尚的开悟偈,“杯子扑落地,响声明沥沥;虚空粉碎也,狂心当下息!”

 

  要见性,首先第一步要歇下自己的心,以我们现在这种狂乱心去见性、去思维吾人之本来面目,不可能!我们所能体悟、了解的,仅是种概念,或是修行过程中某种禅定的觉受体验,但不能体会真正本来面目的那种现量、解脱的状态。所以我们必须通过修行念佛、或持咒,令心歇下来!这是必须要做的!歇下之后,当下才能真正体悟我们真正的家在哪里——安心立命之处,才能知道我们来自何方,才能得知我们从未离开过,家随时都在。

 

  故禅师祖师开悟后,问他:“你从哪里来?”有多种答案,一种答:“不从别处来”,因见性心歇下来,当下无名无相,无法用语言描述,但又能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当下的那种安详、那种智慧光明,只能旁敲侧击地说:“不从别处来”,或答:“从来处来”,只要真正地体悟到,智慧即会打开,知道如何答。虽然无法以语言直接地讲,讲出来的皆是概念,但可以通过种种的形式表达——全身皆是口,只是旁人不一定领会、理解。所以《五灯会元》中的公案,许多人看不懂,其实,他表达是当下那种现量状态,一般人无法领会。若修到稍微有些契入,哪怕一念相应,即可得知。有时,一念相应,噢,一下子明白了!但过后,再想找这个状态找不到了。为什么呢?又被妄想执著覆盖住了。但一念相应之后,即知祖师们所言句句是真实说法、至诚之言,绝无故弄玄虚;明晰如何下手用功了,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,亦领会到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的那种感叹,“一切眾生,皆具如来智慧德相,但因妄想执著,不能证得。”知道从妄想颠倒执著上下手了,故“汝从何来”是我们参的话题。

 

  “从哪里来?”也是问向何处去?我们不是凭空来到这个世间,死后化为乌有,众人的生命之流恒久永存,生命的形式千变万化,有的快乐,有的痛苦,有的高贵,有的卑贱,生命之流的状态因人而异。同为人,同是众生,有人悲叹:“为何老天这样不平等,让他那么快乐,而我确这么痛苦!”其实,这些不来自老天,而是我们自己造的!“你从哪里来?往哪里去?”路是我们自己选的,路不同结果不同,走人天路即有人天的快乐,修五戒十善;走解脱路,将来就得解脱的果报,成阿罗汉,发心度众生就成菩萨,圆满即成佛;若造恶业、贪嗔痴、整天算计,即是走三涂之路——地狱、恶鬼、畜生;故古人言“地狱无门,唯人自招”,这些均与老天无关,是众人自己在安排:我们起什么念,有什么行动,将来得什么果。这两句看来简单,其意义深远,命运在于自己的把握,把握的关键正是大家的一念心。六祖这样问,实际也是考智常禅师的见地,平常的语言中蕴藏着很深的内涵。

 

  “曰。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。礼大通和尚。蒙示见性成佛之义。未决狐疑。远来投礼。伏望和尚慈悲指示。”当时,不只六祖大师,还有很多的禅师讲法。现在也同样,南传、汉传、藏传诸多法师在弘法。唐之前,汉朝末年汉明帝永平十年时佛法传入中国,迦叶摩腾与竺法兰最初到了白马寺,并翻译了《四十二章经》。中国早期的佛法偏重于止观,禅宗是在南北朝南朝梁武帝时,达摩祖师传过来的。早期的很多禅师,如安士高,他们翻译了许多经典,诸多法师在弘扬佛法,有的也讲见性,自然不乏不透彻之人;见地不透彻,即不能领悟佛的深奥义理。达摩祖师来中国传禅宗时,所讲之法高深玄奥,许多法师不能理解,认为是邪说,给达摩祖师下毒。达摩祖师传有记载,达摩祖师在中国弘法期间,被人多次下毒,起码五、六次。达摩祖师以修行般若智慧的力量化解了毒,达摩祖师取出毒药涂到石头上,毒性大至能令石头裂开。般若智慧的力量即是心不攀缘、不执著、不住于毒上面,故不受毒的影响,不为毒所伤害。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中讲,至诚称念观音菩萨名号,即能入火不烧、入水不淹,这是观音菩萨的力量。从深层的含意讲,称念观音菩萨至诚时,诚心即是专一、一心一意;一心一意时,心没攀缘在水火上面,没攀缘水火时,水火即不会伤害你,故经典有“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”。由此可知,一心念佛,达到一心不乱,发愿求生西方,肯定能去!这是众人自心的功德。

 

  与六祖同期,洪州白峰山有个大通和尚,智常禅师先去请教大通和尚关于见性成佛的义理,“未决狐疑”,在那边问题没得到解决。未见性前,无论修的如何,心中均会有疑,一个人对事情不明了,必然会生疑惑。疑并不是坏事,很自然,不了解必然疑惑。不疑惑,说明对这事非常了解,若说不了解,我相信你,不疑惑,这不大可能,只是内心的疑惑自己没发现而已,肯定会有疑惑。唯有见性后,对根本的问题,对实相的问题,才不会生疑惑。禅宗利用这个疑惑,你疑,可以,就用这个疑而产生观照,你疑在何处,即于疑处下手。不了解,好,就专门去观察这个问题,直到把这个疑解决为止!这是一种变烦恼为道用的方法,我们若遇到事情不了解,产生疑惑,不要放过去,把它弄清楚!弄清楚,就解脱了。虽然有些不是开悟见性的事,是世间的事情,弄清楚了,对我们就没有障碍,下次遇到类似事情即会很坦然。不只人这样。

 

  有个人夜里骑马行走,路旁一棵小树,风吹得摇摇摆摆,马看到以为是什么怪物,一下子惊了,把人摔到了地上。这个骑马人很聪明,他牵着马围着这棵树绕了很多圈,直到马看清楚了是棵树才离开,从此后,这个马夜里看到任何东西都不惊了。这是训练马,我们要训练自己的心!为什么我们会有疑惑?为什么会害怕?因为不了解。一旦了解了,心里就不会疑惑、不会害怕、不会恐惧。像生死的问题、人生的问题,我们不能回避,要面对它、了解它、看透它,看透后,即可坦然面对、心中踏实、轻松快乐了,我们听经学习其实都是解决这些疑惑。

 

  大家有个总的疑惑——对宇宙实相不了解、无明,因此无明而引发出无量的问题,生活上的问题、社会方面的问题、各方面的问题,数不胜数。一下子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,就慢慢地一个个地解决这些问题,能解决几个,就等于放下了几个负担。这个问题解决了,那个问题解决了,解决多了就会总结、懂得,其实所有的问题皆来自一个根源——心的问题,当下念头攀缘执著了,没有正念了,所以才会产生种种的烦恼!若当下有正念,即会看清烦恼而不上当,即会解脱,能够时时安住于当下,该做什么做什么,该吃饭吃饭,该睡觉睡觉,不会在所做事情上添加好坏得失,随缘做,每件事皆是我们当下的正念。一旦产生是非好坏得失时,即会产生烦恼、增添诸多负担累赘、感觉沉重抑郁、产生痛苦。

 

  智常禅师“未决狐疑”,故前来拜见六祖,请六祖开示。“师曰。彼有何言句。汝试举看。”六祖为解决智常禅师的问题,问:“大通和尚讲了什么令你生疑?”“ 曰。智常到彼。凡经三月。未蒙示诲。”智常到大通和尚那里三个月,未得到开示讲经。“为法切故。一夕独入丈室。请问。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。”中国有句话:“师父巧,徒弟拙,你不问,他不说。”为什么这样呢?你有问题问师父,跟你讲,你才会珍惜,才会去用。像小孩子,他问你要东西吃,你给他,他会吃得很香;如果是你让他吃,他会把你推到一边。我们学法像小孩,学人不请法,没想问,师父告诉你应该这样做、那样做,学人不会重视;就像父母说小孩,其实是关心,可他嫌你啰嗦;所以徒弟没有问,师父说的效果就不会那么好。除非是根基既好、又到位,况且师父很了解的学人,师父才会点化——无问自说。释迦摩尼佛讲法无问自说的也很少,都是弟子请问,才说的。《阿弥陀经》是佛无问自说的,因法门深妙,无人能问,眾生苦恼,佛哀悯之,故不待请,而自发起,为末法众生开示无上方便。

 

  智常禅师三个月没去问,大通和尚也没跟他讲,师父都是很慈悲的,只要你问,他都会说。智常禅师是真正带着目的去的——要开悟见性,不是为随众干活、混口饭吃,过了三个月他等不及了。智常禅师为法、解脱之心痛切,因人生无常、生命短暂,不知哪天我们就会从这个世界消失,今晚睡下谁知能否再见明晨的朝阳,有人吃一口饭没等咽下去就走了,生命就这样地无常!我们的生命非常短暂、珍贵,有机会有问题就要抓紧解决,为法痛切,不可虚度光阴!智常禅师等了三个月,“未蒙示诲。为法切故”,自己发心请法,“一夕独入丈室”,一晚独自进方丈室,“请问。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”,请大通和尚直指。大家也可以这样问自己:“如何是自己的本心本性?”

 

  “大通乃曰。汝见虚空否。”你看到虚空了吗?“对曰。见。”“ 彼曰。汝见虚空有相貌否。”你看虚空有相貌吗?“对曰。虚空无形。有何相貌。” 智常禅师答:虚空无形像,有什么相貌呢。大通和尚说“汝之本性。犹如虚空。”本性像虚空一样,“了无一物可见。是名正见。无一物可知。是名真知。”他以虚空来比喻本性,无有一物。比喻为比喻,不能当做就是,问题就出在这里!“无有青黄长短。但见本源清净。觉体圆明。即名见性成佛。亦名如来知见。” 大通和尚此处的指示不到位,指示虚空无有可见,即会落于空里面,故智常禅师无法契入了解。

 

  六祖大师说,“彼师所说。犹存知见。故令汝未了。吾今示汝一偈。”因大通和尚所言,自己带知见,有所执著,见地不透彻,没真正地见性,故无法令智常禅师契入。我们的本性犹如虚空,像虚空,但不是虚空。他比喻虚空是什么意思?如虚空样的无有障碍,这仅是一个方面,并不是空空洞洞,所以不能用虚空来形容本性,只能是一个角度。以虚空来比喻,是令我们放下一切,放下一切后,还要进一步地返照,“这个知道虚空的是谁?”要在这个“谁”上下手才对,而不是在虚空的相貌上。说这个没有、那个没有,其实是落在空上面了。若追“知道空的是谁”,进一步深究,就对了,应无所住,于虚空也不住!

 

  六祖则极善巧,说“不见一法存无见。大似浮云遮日面”,大通和尚的不见一法之说,暗含无见,偏无一边,心里有“无”的知见。“大似浮云遮日面”,他当下这念知见是个妄想,如同浮云遮住了太阳。《楞严经》云:“空生大觉中。如海一沤发。”众人心中产生一念“空” 的分别,犹如大海里一个水泡、一个波浪开始涌动,这是一念妄想,是错的。

 

  “不知一法守空知。还如太虚生闪电”,“不知一法”大通和尚有个“知”,即如太虚中生的闪电,这也是一念执著。《楞严经》云:“知见立知,即无明本,知见无见,斯即涅槃。”吾人本性是本知本觉,他在这个知上面又立了个“知”,说“无一物可知,是名正知。”这一念“知”是一念妄想,如太虚中的闪电,为一生一灭的妄想。

 

  “此之知见瞥然兴。错认何曾解方便”,这种妄想知见生起,是没彻了,没见性,不能看到学人的问题,无方便善巧引导学人。

 

  “汝当一念自知非。自己灵光常显现”,这句很关键,是六祖大师指示智常禅师如何用功:上面这些是错的,无知无见,这些皆是妄想,都是框框,能把你套牢,不是真正的见解;应该怎么做呢?要认识当下一念,不执著,如《信心铭》所言“不用求真,唯须息见”,何为见?即是上面的无见空知这些知见,是“我认为这样,我认为那样。。。”“我了解的是这样,我了解的是那样。。。”是我们心中所存的任何挂碍、知见。“自知非”,知道这些知见是错误的,皆不可得。当下一念知见生起时,可用禅宗的方法追问:“这一念从哪里来?”即回到六祖前面的问话“汝从何来?”这是参禅的方法。一旦去观察,即知这是一念妄想。“自知非”,不对的,就看破这念妄想。“自己灵光常显现”,起初我们妄想很多,如河流的水,“抽刀断水,水更流”,要一下子看破到位,不可能!一看破,第二个马上又升起来。。。习惯的势力太强大,如同截断水流,断不了!但,就要这样观察、坚持用功!起初众人观察返照的速度慢于妄想、不灵敏,不能斩断妄想之流;久而久之,经过念佛持咒及种种的法培养,我们返照定慧力的速度可与妄想等同,妄想一起即可发现,就像军事上的反导防御系统,探测到入侵导弹升起,马上发射反导导弹空中拦截爆炸,就能截断妄想。觉察返观达到与妄想同速,妄想一起即会立刻发现,古大德用功“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。”若察觉慢于妄想,则业已造了,后悔:“我早知道不该这样做!”可事情已经做了。因而,要培养自己的定慧力,觉悟的速度要跟上妄想,不能等妄想生起很久才发现,那样只能老跟妄想跑而轮回。要念头一起当下马上截断,这样才能把控、不上当。最好功夫熟练后,一念才有个苗头,还未生起,立刻觉察到,马上消灭于无形,即觉于念起前。这时,即会清清楚楚地见到自己智慧的光明,当下的一念,本觉的如来真性清净心,“自己灵光常显现”!要见性,从何入手?“一念自知非”,培养自己的定慧力!

 

  前面讲过,六祖大师有言“世人若修道。一切尽不妨。常自见己过。与道即相当。”这是个训练的功夫,要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;看到别人的问题,其实是自己分别心出来的,故修行的核心是“自知非”及“息见”。其实,心地法简单、直接,但我们做不到,因心里妄想既狡猾、又微细,不易察觉,故释迦牟尼佛讲了诸多法门来辅助。心观察不到怎么办呢?先从身体做起吧,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;管好自己的嘴巴,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恶口、不绮语;先这样管住,心里那时还会有贪嗔痴。身口管住后,会慢慢地发现自己的心念,起初心粗,无法发现,这样由粗到细,一点点地细致做下去。但真正地解脱,是当下的一念心,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解决的生死根本!这个问题一旦解决了,我们的生命就变得光明、有前途、有意义,无论做什么都很自在!

 

  智常禅师听了六祖的开示,明白了修行的关键,“心意豁然”,茅塞顿开,一下子解开了心中之结,知道如何用功了,说了首偈子。“无端起知见。着相求菩提”,这个知见无端而起,无端是什么?糊里糊涂地。像凡夫众生做事情,“我认为这样,我认为那样。。。”若追问其背后的指导思想,“为什么你会这样认为?”最后得到的就一句话:“我也不太清楚!”问他:“为什么你会这样认为?”答:“别人是这样说的。”再问:“别人为什么会这样说呢?”答:“我也不太清楚!”问到最后都是一个“不太清楚”。除非问到释迦牟尼佛,他能讲清楚,他知其然,知其所以然。佛法不仅是教导理论,还有实践的方法,有因有果、面面俱到、一清二楚,这样做将来必然会是什么果,故佛法是觉悟的方法,是我们生活、做事的指南,具明确的指导思想,不是稀里糊涂的,皆能找到依据。而我们平时的知见是没有根据的,他的根据就是“我也不太清楚!”“我以为是这样的。”这个就有问题了!我们若是这样地生活,偶而会瞎猫撞个死老鼠,做一两件善事,但绝大部分时间都会是错误的,因而不能讲无端,一定要有所依。如若做不到见性,最起码要有戒定慧的指导思想,这是我们真正生命提升的指南。

 

  “无端起知见”,是错的。“着相求菩提”,要见性,认为性是个什么东西,像虚空,什么都没有,头脑中有个相,菩提是无相的,有个相怎么可能求得到?!这个也错。

 

  “情存一念悟”,心里有“噢,我明白了。”这是一念悟,这一念悟也是个妄想!“宁越昔时迷”,心里有悟了与前面的迷差不多,为什么呢?本来要出泥潭的,从泥潭里出来了,又掉到水潭里了!故古人云:“有悟,迷还在。”有人说:“我开悟了!”他自己标榜自己开悟的,那个肯定有问题!智常禅师上面讲的三个:“无端起知见。着相求菩提。情存一念悟”,这些皆是错误的,“宁越昔时迷”呀。

 

  “自性觉源体。随照枉迁流”,众生本具的灵觉的本源、本体,我们平日因无明而不了解,总是着相、向外攀缘。“随照枉迁流”,眼睛看到一件事,心念随即跟着境界跑了,忘失了自己的本来;外边境界在变化,我们的心念也随之而变,生死就这么来的!看到,有了,即欢喜;失去了,产生失落感而痛苦。“枉迁”,一直跟随外在事物的变化而迁移,而从未观察自心的觉源本体!

 

  智常禅师得到六祖的点化“一念自知非”,他知道前面的都不对,但不能说自己得到了什么。“不入祖师室。茫然趣两头”,若无六祖大师的点化,不在“有”边,即在“无”边,不晓得回归当下自己的本体、不知道返照。他以此表达自己的见解:迷悟是两头,有无是两头,皆是随境界走。为什么会认为自己悟了?“我了解了,我知道了某个道理。”还是有知见啊,所以认为自己悟。还是一直在得失有无里面,没跳出这个圈子,才会觉得自己:“哎,我了解了!我把迷惑破了!我悟了!”若能看破这个“悟”,看到自己的本源,回观反问,“哎,谁知道悟啊?”即会知道这一念“悟”也是个概念、也是个妄想,这样才能超越,跳出得失是非。

 

  此处的关键是“自知非”,自己心里若有知见,有“我认为怎样”,于心地功夫而言皆不应住,都不是我们应停留之处,不是吾人的家乡。我们的心要像《金刚经》所讲,应无所住,无所住并不是空荡荡的,那种空虚感。空虚感已经是有所住了,我们住习惯了,没东西住时,觉得没东西可攀缘,会有种空荡荡的感觉。不是这样的!要想契入无所住,一开始做不到。以禅定用功来说,首先戒是基础,唐朝那些禅师,像智常禅师他们善根戒定已经很好,故祖师一点即能开悟。但我们现在很多人没这个基础,怎么办?要以戒为基础,进而修禅定。禅定分为有相定与无相定,一步步地修上来。有相定,即有所攀缘、有所依,如我们念佛,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。。。依靠一句阿弥陀佛的圣号,令心归拢,不随妄想迁流,像个救命稻草;持咒也同样,咒虽然没有意思,但只要有所依即是有相;观想阿弥陀佛也是,这些皆是借法之法用,令我们的心归一。按常规,先要从有相定着手,除善根极深厚人例外,观呼吸也属有相定。有相定纯熟之后,才能契入无相,无相定中还有,清明的无相定与迷惑的无相定之区别。这些修行皆需师父的引导,若进入迷惑无相定,认为这个就是,那就不对了!这些都是过程。有师父的指点,才知道哪些正确,哪些不正确,哪些应该继续增上,哪些应舍弃,遇到种种的境界,才知道如何处理,所以一定要有指导才行。

 

  念佛是其中的方法之一,是既简单又直接的方便法门,可将这些智慧运用起来。念佛时,遇到种种的认识、问题、知见,一概不予理会,统统是妄想,心中只有一句阿弥陀佛,我们的愿望就是往生西方,这样一心一意地去做,没问题!不要去考虑,“西方是有啊?还是没有啊?”“我能开智慧?还是不能开智慧?”“念佛有用还是没用啊?”肯定有用,不要考虑!不要考虑这些问题!我们也考虑不清楚!我们只要知道一点:佛是“真语者,实语者,如语者,不诳语者,不异语者。”佛讲了,而且历代祖师大德皆通过佛的方法修证过来了,我们能比那些祖师大德聪明吗?我们没法比。既然那些祖师大德都这样修过来了,为什么我们不能相信佛呢?!所以,要以这样的信心念佛!求生西方!这样肯定能成功!注意心不要有所住着就行,一心不乱,肯定能生西方!所以,学法一定要有师父指点,“不入祖师室。茫然趣两头”。

 

  有时自己认为:“哎,我认为这样对,理解了。”有时恰恰不正确,有时是中途的知见,不是究竟、彻底的知见。所以,过去开悟之后都要找师父印证,如果实在没有师父,一定要找经典《楞严经》、《楞伽经》、《金刚经》印证,总之,不要自以为是。即使是开悟见性了,也不要自以为是,“我认为我对的!”这个自以为是,就是个很大的问题!真正到位之人,自己修能解决自己的问题;若对众生讲解,于同等根基的众生,即以直接方法点化,对根基差些的,必须用方便善巧,而不是“我就是这样的”。以自己的方式生搬硬套,叫自以为是,已形成一种知见,不能融会贯通、对机说法。若真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、与法相应之人,必能对机说法,知道别人的落处,根据别人的需求解决其问题,而不是自己心中有个固定模式,让别人去套。有人问六祖大师:“你有什么法?”六祖答:“说我有法,即是诳你、骗你。我只是随粘解缚,假名三昧。”说明说的是方便法。真正见性悟道的,心里没有任何东西、没挂碍、没框框;有框框的,谓之自以为是,不透脱。

 


 

“智常一日问师曰。佛说三乘法。又言最上乘。弟子未解。愿为教授。”

 


 

  开悟后,并不能了解所有问题,因佛有方便善巧、密意。佛是究竟地断除了一切妄想执著,业障完全消除了,证得了圆满的功德,学人虽知道了用功的方法,但还有无量的习气未消,修的过程即是除习气,破一分无明,证一分法身。不是开悟后佛讲的所有法都能懂,在圆满过程中,还会有不明白的,只有到如佛样圆满时,方能了解全都。所以,智常禅师一天问六祖,《法华经》中讲的三乘法与最上乘法之区别。

 


 

“师曰。汝观自本心。莫着外法相。法无四乘。人心自有等差。见闻转诵是小乘。悟法解义是中乘。依法修行是大乘。万法尽通。万法俱备。一切不染。离诸法相。一无所得。名最上乘。乘是行义。不在口争。汝须自修。莫问吾也。一切时中。自性自如。常礼谢执侍。终师之世。”

 


 

  六祖告诉智常禅师:不要管多少乘,只管自己的本性、认识自己的本性,不要著外在的名相。因众人的一心具足一切法,只要掌握了这个心,即掌握了一切,掌握了自己的世界,不单利己,还能利他,令己快乐,令他解脱,这是根本,不用去著外边的名相。说不同乘,法本无差异,唯有一心,一切以清净心展开。以人心执著、业障深浅之区别,佛对机说法,对业障重人浅显说,业障轻人精深说。佛说的三乘,通常了解是:小乘、大乘、及佛乘;有人说:小乘指南传,大乘指汉传,佛乘指密乘,不了解的人才这样认为。其实,南传不一定是小乘,汉传也不一定是大乘,乘并不取决于哪个传承,而是依据人的心量。要而言之,小乘、大乘、密乘皆是好的解脱方法,不能说小乘不好大乘好,根据人的情况,能做到什么程度是什么程度。小乘能自利、降伏自己的烦恼,但他还没能力帮助他人,自己没解决前,助人之心发不起来,只能自己解决自己的烦恼,并不是只管自己的利益;自利的意思不是只管自己不管他人,是只能解决自己的烦恼执著,还不能顾及他人,这叫小乘。一旦自己解决了,力量培养起来了,即会生起慈悲心,见他人受苦,会去助他,不但帮一个,而且发愿利益一切众生,这是发菩提心,为大乘,心力大了,既可自利亦可利他。现在很多人,自己的烦恼一大堆,确说别人是小乘,“我这个是大乘法,你那个是小乘法。”其实他连小乘也不是,自己的烦恼还没解决呢,不知道如何解决自己的烦恼,还老说别人,虽然学的大乘法,但行的有时连人天乘都不到,是三途的贪嗔痴慢,说:“这个人小乘,讨厌!”这是贪嗔痴的心!不是修什么法为什么乘,而是我们心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乘。遵守人天五戒十善,走的人天乘;自己解决自己的妄想烦恼,走的声闻乘(小乘);发大慈悲心、发菩提心,各人自私自利的烦恼已降伏、消除,这是大乘;佛乘即要明心见性,证不生灭菩提心。小乘、大乘、及佛乘的核心即明心见性,明心见性包括了小乘、大乘及佛乘。前面讲过,《法华经》云,法无三乘,因众生根基故,方便说三乘,实际是唯一乘法,无二无三。六祖在此也说:“法无四乘。人心自有等差。”因人心不同,佛方便说法,令众生皆能明了自己的真实面目,明心见性,得以解脱,自利利他,无论何乘,悉皆为令众生圆满成佛。

 

  六祖下面讲方便法,“见闻转诵是小乘”,这也是个角度,初步根基,如小学生;“悟法解义是中乘”,通过听闻思维了解了佛法的义理,如中学生;“依法修行是大乘”,不但闻解法意,还能如法修行、照着去做,是大乘;“万法尽通。万法俱备。一切不染。离诸法相。一无所得。名最上乘。”最上乘即佛乘,如研究生、大学教授的水平,对佛法有透彻的理解。“万法尽通”,通——无有障碍;“万法俱备”,能面对一切事,以方便善巧解决一切问题;前面是有这功德,而后“一切不染。离诸法相。一无所得”,虽具一切功德,而心中无丝毫挂碍,如《心经》所云“无智亦无得”,全部扫得干干净净,此乃真空妙用,真正证得了法性,见性后且能安住于法性即如是。“万法尽通。万法俱备”,密宗谓之“全知”,有“全知麦彭仁波切”这样的称谓。释迦牟尼佛是“万法尽通”的全知,过去无量、未来无量、现在无量,全都知道,并且心中无一点挂碍。一旦见到本性,并能安住于本性,即会非常洒脱,心即可体会到当下的那种自在,无任何的挂碍。如冰一旦融为水,形态柔软,可与任何形状相处无障碍,倒入杯中,随杯形;倒在地上,随地覆盖;倒入任何容器皆无间隙。一旦安住于法性,与任何人相处无隔阂,融入其团体无障碍,还能度化他人,“万法尽通”。不仅通达无碍、方便善巧、具度他之智慧,时时保持正能量,依各人的情况为其排忧解难,且无丝毫挂碍、“离诸法相”、“一切不染”,“一无所得”,不觉得自己了不起;这是安住于当下法性的功德,这才是真正的自在!这才是最上乘——佛乘。我们见性后,虽然不如佛样圆满,但已投生为佛子,是因地佛,圆满后,谓之果地佛。

 

  “乘是行义。不在口争。汝须自修。莫问吾也。一切时中。自性自如。常礼谢执侍。终师之世。”三乘为行持至何程度,不是口里讲自己是什么乘,要看各自的行动。“汝须自修。莫问吾也”,六祖告诉智常禅师:什么乘是自己的行持,已经给你这个标准了,自己去看,不要问我,是什么乘,自己对照一下,就知道了。“一切时中。自性自如”,这句是提醒他:一切法本自解脱,要做的是,一切时中与本性相应,“自性自如”,无有挂碍,时时照顾自己的正念,照顾自心,不要迷失,不迷失即是如如无碍。

 

  我们思想中,何为正念?一般认为:念佛号是正念、持咒是正念、诵经是正念。正念分两种:一为真正的正念,即安住于法性,无念之念;念佛、持咒均有著意,称为方便的正念,方便善巧,不是真正的正念;以究竟的角度看,还是个妄想,只是以一个妄想代替了其它的妄想,是个契入真正正念的方便途径。“自性自如”,于一切时中安住自性,才是真正地正念。

 

  “常礼谢执侍。终师之世。”智常禅师礼拜感谢惠能大师,他开悟了没有离开,还跟在师父身边修行,一直服侍六祖,直至六祖大师圆寂。一些学人明白了、有的甚至开悟了,并不是马上离开的,还继续跟在师父身边很多年。为什么呢?因开悟后还有诸多问题:一是功行不够深,不能时时护持;二是还有许多细节问题,在师父身边见闻,师父的正念时时能提醒学人,故在师父身边修行会更快。自己走出去,外边境界纷杂,贪嗔痴很容易被勾起来,于道场里熏修,可时时护持正念。

 

  这也提示我们:道场大众修持的重要性!有人说:“我懂了,我一个人在家里修就可以了。”不一样,在道场修行与在家修行真的不一样!道场里修行,有时看起来,这个人、那个人的,有人会生些小烦恼,你能发现自己有烦恼,在家里,你自己生烦恼都不知道的!在道场生起烦恼,师父会告诉你,这个烦恼是自己攀缘执著造成的。在家谁跟你讲啊?!没人跟你讲,除非自己去体悟,要自己能体悟到,不知要到猴年马月!等心平气和才想起来,“哎,我不该生烦恼,佛经里这样说的。。。”故知,道场熏修很重要!希望大家多来道场听闻佛法、熏修、共修!阿弥陀佛!今天讲到这里。

 


 

  我们回向:

 


 

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,
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,
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,
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 


 

阿弥陀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