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祖坛经讲记

 

发布: 2018-06-19 08:12:04   作者: 觉融法师   来源: 加拿大中华寺   

 


 

第四十讲

 


 

  大家请合掌:

 


 

南无本师释伽牟尼佛(三称)

 


 

无上甚深微妙法,
百千万劫难遭遇,
我今见闻得受持,
愿解如来真实意。

 


 

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,
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,
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,
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。

 


 

阿弥陀佛!

 


 

  大众请放掌。

 


 

  我们今天继续学习《六祖坛经》。请翻到第80页,上次讲了智常禅师的机缘,我们稍微复习一下。

 

  智常禅师“髫年出家”,童年出家,发心要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志向广大。一日去参拜六祖大师,参六祖前,他曾往洪州白峰山参大通和尚,大通和尚的开示未能解决他的问题,心中仍存疑惑。六祖问:大通和尚跟你怎么讲的?智常禅师即将其法语叙述了一遍。大通和尚曰:“汝见虚空否。”智常禅师答:“见。”又曰:“汝见虚空有相貌否。”答曰:“虚空无形。有何相貌。”大通和尚继续说:“汝之本性。犹如虚空。了无一物可见。是名正见。无一物可知。是名真知。无有青黄长短。但见本源清净。觉体圆明。即名见性成佛。亦名如来知见。”大通和尚虽这样开示,但智常禅师未能明白,没体会到什么是佛性。

 

  六祖大师听后说:“彼师所说。犹存见知。故令汝未了。”大通和尚所说仍存自己的知见,表达不到位,未表达出本性的真正内涵,尚存法见。好比月亮表面的浮云,好像见到月亮了,但还隔了层东西,故不能令智常禅师彻底明了。六祖指出大通和尚的问题所在:“不见一法存无见”,大通和尚说,虚空“无一物可见”,“不见一法”,而心中有个“无”的知见在;“大似浮云遮日面” ,如同太阳下有层“无”的知见浮云,遮住了日面;“不知一法守空知。还如太虚生闪电”,其“无一物可知。是名真知”,为知上立知,有知的知见在,《楞严经》云:知见立知,无明本,知见无知,涅槃因,虽法性为知、觉,如若在上面再生个分别“这是知”、“这是觉”,即是头上安头,产生知见即是比量,不是现量,大通和尚有“空”的知见在,“还如太虚生闪电”,有一念的分别心在,即不是本来面目;“此之知见瞥然兴。错认何曾解方便”,哪怕生起丝毫有无这些知见,就不是法性的本来面目,即会错认况且不到位,自己不到位,教人也不会到位;下面一句最关键,“汝当一念自知非。自己灵光常显现”。

 

  我们的自性无法以语言描述、用形象显示,是自己体会的境界,但有办法可令我们达到这个现量境界。法性本身不生不灭,法性时时与众人在一起,我们的所有一切皆为法性的作用。我们之所以不认识这个法性,是因有妄想颠倒执著,而无法见到、体会法性的本来面目。我们要做的,是将这些妄想颠倒执著统统看破,不上它的当,不跟它跑,安住于当下的正念。六祖大师这里讲,“汝当一念自知非”,自己知道当下这一念是否是妄想颠倒执著、有无住著、有无知见概念、有无偏颇。《金刚经》云,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若见诸相非相,则见如来。” 换言之,凡心所想、所见、以语言表达、有图像的,皆不是本来面目!知道一切、看破一切、心无所住、一切不留碍时,才会发现自己本性的光明,每时每刻都在放光。学佛即要做到,时时觉悟,不上妄想的当,所以祖师大德有言“不用求真”,不用求真实,“唯需息见”。任何知见,正确错误的,凡有所立,皆为方便善巧,不真实。看破一切知见,不住上面,心无一物,无牵无挂,“但尽凡情,别无圣解”,看破所有凡夫的情知情见,一切不住,这样才能与法性相应,见到自己的法性。目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念佛,这些念头极细,我们无法以般若智慧看到,若定慧力跟不上,而用直接看破的方法,易堕入无记状态,“自知非”,所以只能借助于佛号,以佛号这种方便善巧,把我们带进去,或持咒也可以,这样才能与自己的智慧相应。任何知见都不能着,乃至于“我见性了”,“我成佛了”,这些均系知见。

 

  六祖指出了大通和尚的错误,并给出了用功的方向。大通和尚所言带有知见,不对,不能住在空见、知见上。应如何做?应时时回光返照,看自己的心念有无住着,有住着,即不对,要无住坦然。通常,要我们心不住于任何东西上,会感到无所适从。众生抓习惯了,手里无东西可抓,就不知从何着手;而真真地无住,才是真修行之时,我们一下子做不到,只能先抓一个东西——持个佛号,一个咒语,抓一个东西,不要东抓西抓,抓得太多,培养抓一个东西,抓习惯抓久了之后,这个东西也会慢慢地放下来,这是个方便善巧的过度。六祖指明了一个方向——自知非,让我们心无所住。唐朝时人根基很利,戒定基础非常好,智常禅师经六祖的点化就明白了,一返观即能到位。像二祖遇到达摩祖师时一样,二祖说:心不安,请达摩祖师安心。达摩祖师只说了句:“将心来。与汝安。”二祖自己返观,找不到这个不安的心了,曰:“覔心了不可得。”而后,达摩祖师即说:“我与汝安心竟。”既然你找不到这个心,还有什么不安呢?故,二祖当下悟到了用功的方法——时时地返照。我们有痛苦、烦恼也可时时用这个方法去观:“这个烦恼的心在哪里?我们痛苦的心在哪里呢?我们难受的心又在哪里呢?”这即是禅宗用功的方法—— “一念自知非” 。回光返照一看,哦,原来这只是一念妄想,来无影,去无踪,当下无任何迹象!没看时,执著的习气在,觉得似乎有,但认真地去观察,像黑暗,光明一来,黑暗转瞬即逝,本不实在,就这样用功!

 

  智常禅师当下悟到,有偈曰:“无端起知见。着相求菩提。情存一念悟。宁越昔时迷。自性觉源体。随照枉迁流。不入祖师室。茫然趣两头。” 无端——莫名其妙地生起各种各样的知见,莫名其妙即无明。众人所有的妄想、知见皆由无明而起,无明即不认识、不知道,不知道还自以为是,“我认为是这样”,参照诸多自己、他人、或书上看来的,有的系自己修行某种境界中得到的体悟,凡未到位,均属知见。所有六道轮回中的外道、凡夫、以至解脱的,其起源、真正指导思想均系知见——认识与见解,凡夫之所以轮回,因有执著的知见,认识见解仅局限于轮回中,是错误的;外道心外求法,未彻悟到法性,只是修行得到某种境界,在这一境界下产生类似体悟,如入定后他观察到世界上下有别,他看得到上下,看不到左右四面八方,会产生很多自己的知见,或有或无,或非有或非无,即有即无。。。这些皆是从境界中得出的结论;小乘有小乘的知见,大乘有大乘的知见,小乘的知见仅认识到法性的偏真部分——空的部分,谓之偏真涅槃,认识到了偏真部分,即守在那里,不知道进一步发菩提心,小乘知道了法身边,不是法身正位,还有所住;大乘知道偏真不对、不到位,如禅宗所讲,心无所住,赤裸裸,净洒洒,无一丝挂碍,入不可思议之境界,所谓无见之见,方为正见,无任何见解,但能看清一切人的见解,如镜映物,镜中虽无物,而现一切物,这是真正的正知正见。

 

  “无端起知见。着相求菩提”,菩提是个什么样子?像虚空样的,就去找,好像菩提有个相貌,菩提本无相,岂有相貌可寻?!说“无”,是破众生的执著,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“无”。“情存一念悟。宁越昔时迷”,心存个“悟”、“我了解了”,也不可能超越之前的迷惑,如从泥潭跳入了水潭。“自性觉源体。随照枉迁流”,智常禅师感叹:众生具足本源清净法性,却随自己的不同认识而攀缘不同的见解,冤枉地跟随境界跑,不认识自己清净本来面目,不知回光返照;“随照枉迁流” ,跟着悟啊、迷啊、菩提啊、种种境界走。“不入祖师室。茫然趣两头”,若不是六祖大师指点而回光返照,始终是在有无、是非、好坏、得失的两头,终日奔波于两头。凡夫都是在两头,所有的烦恼皆来自两头,得失、是非、好坏、美丑、爱恨都是两头。若不在两头,众人心是自在的,这两头全是妄想,是自心分别出来的。智常禅师悟到了:核心是“自知非”,能时时看破自己执著的当下一念心,保持无挂碍的一念清净心。故《六祖坛经》开篇即讲,“菩提自性。本来清净。但用此心。直了成佛”,就是保持当下的一念清净心,无是非、好坏、得失!

 

  智常禅师后来又问三乘法及最上乘法,《法华经》讲,法本无三,唯有一乘,因众生根基故,方便而说。六祖这里开示的三乘法与通常所说不同,他没按佛经所说的声闻乘、缘觉乘、菩萨乘讲,说“见闻转诵是小乘”,只念念经那是小乘;“悟法解义是中乘”,在念经的基础上,能了解法的意思为中乘;“依法修行是大乘”;“万法尽通。万法俱备。一切不染。离诸法相。一无所得。名最上乘”。法无三乘,只是一乘,目的就一个:令众人成佛!智常禅师已开悟,六祖告诉他:你只要观自己的本性,莫着外相,“法无四乘。人心自有等差”,法无分别,人心有差别,根基有等差,所以行持不同。“见闻转诵”,念念经是小根基,先结结缘;“悟法解义”,慢慢地成熟;“依法修行”,是进一步的;后至“万法尽通。万法俱备。一切不染。离诸法相。一无所得 ”为最上乘。“万法尽通。万法俱备。一切不染。离诸法相。一无所得 ”,即明心见性,明心见性时即是“万法尽通”,见到法性时,心无障碍;见性即“万法俱备”,应对一切,游刃有余,不需问人;“一切不染”,心无挂碍、无住;“离诸法相”,法相——名词、概念,没觉得自己得到了什么,本自具足。

 

  唐朝有个刺史李翱问药山禅师:“如何是戒定慧?” 药山禅师说:“我这里没有这许多闲家具。”因李翱学佛很久,但还住于法相上,故药山禅师直接破他的法相,不给他以名词解释,对他的机,“没有这些闲家具”!令他直接回光,观察自心,这是最上乘法。

 

  “乘是行义。不在口争。汝须自修。莫问吾也。一切时中。自性自如。”六祖大师讲法,时时不离自性、时时行持,只要我们时时直观自己的本性、“自性自如”,即可。“一切时中。自性自如”,时刻观察自性,禅宗不用很多的方便善巧,一开始是直指,后来叫学人参,抓住一个东西就参进去,“念佛的是谁?”“拖死尸的是谁?”遇到问题,就是“谁?”让你去观察,没有那么多循序渐进的第一步、第二步。。。为什么呢?单刀直入!所有的问题都出在“谁”这头,都由此而起!认识了它,全部问题迎刃而解。所有法都围绕这个而展开,很多人根基不够,不能契入,故佛说了诸多方便善巧方法。达到一定的根基,即知直接指向自心,禅宗接上上根人,传佛心印,故六祖直指“一切时中。自性自如”即可,其它不用多问,无师智、自然智自然就开发出来,而后无量的三昧、无量的善巧悉皆由此而开发。

 

  下面是一个祖师关于此机缘的两段解释:

 

  【一】 “大通和尚开示智常,以虚空相貌喻本性,又谓了无一物可见,是名正见,其病有二:一者其说未圆,只说一半,以本性原如虚空,常起灵光妙用,菩提原不可著相取,但亦不可离相见,今但说体,而未明用,则所说不圆;二者执此成见,立守空之法见,便成为病,故祖曰:犹存见知,以立见知,灵光即不能显现,著相而求,非菩提矣。”

 

  大通和尚对智常禅师的开示有两处弊病,“了无一物可见。是名正见。无一物可知。是名真知”,不圆只说一半。法性有两个特征:一为空,一为明,密法通常称“明空不二”。大通和尚讲的:“如虚空,无一物可见,”只讲了空的一半,没讲明的一半,应进一步问下去,“谁知道这个虚空?”如我们平日观察:“这个心从哪里来?往哪里去?”会看到这个心没有啊,无来无去,心里什么都没有啊?!一般觉得像虚空样的,这只是空的部分,还有明的部分,要进一步去追:“谁知道这个没有啊?”不要落于空里。大通和尚这样讲,很容易让学人落于空,好像什么都没有,那就是了。什么都没有,只是其中的一个特征,还有明的一部分他没指出,故灵光不能显现。再者,他于此立了个知见,他认为这个是了,即立了空见。所以两个毛病:他自己以空为是,在这种境界上产生了知见,故而说不圆,“著相而求,非菩提矣”,为空的角度,及空的相、空的知见。

 

  【二】 “大通是沉空守寂一流,但见佛体,未明佛用,且执以为是,而不觉存知见矣。不知佛性广大无著,原同虚空,但妙用恒沙,处处是相,以不立相,故名无相,处处接物,以不立见,故名无物。尽山河大地形形色色,无一处不是佛用,无一处能离佛体,在汝彻了不彻了,执著不执著耳,倘未彻了,纵一时不偏执,终属无用,不名清净圆明,此理未达,不名见性,中间只隔一细微法见之浮云耳。从来修行人,枉受法缚,难起大机大用,由于下手未彻,虽至百尺竿头,终未直上,此虚空未翻身者也。故必虚空中翻得身,还得烂泥中翻得身,入污泥而不污,登清净而不染,上下翻腾,灵光不昧,全在自己觉知,不得半点假借。莫怕力量不够,力量是练出来的,不是守出来的,要明悟得透,自有胆力去承当,则日练有功,否则动辄得咎,不曾练得,反已陷入坑中。古人心细处,十二分细密,胆大处,非世人可测,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,不入生死,安了生死,此事本惊天动地,有一毫因循顾忌之心,即入不得生死,存一毫粗心浮气,见理未彻,即出不得生死,我为最上乘者说,世必有疑我言者,但参初祖偈语可耳。偈曰:亦不睹恶而生嫌,亦不观善而勤措。亦不舍智而近愚,亦不抛迷而就悟。达大道兮过量,通佛心兮出度,不与凡圣同躔,超然名之曰祖。”

 

  “沉空守寂”——认为当下什么妄想都没有,即是了。这种很容易堕入无想天里去,什么都不想,心里什么都没有,不能去做事情,一做事心就动了,认为坐在那里自然而然即可成就,这称为“沉空守寂”。守着那个空,守着那个寂,寂——心不动了,什么都不想,安安静静地在那里。若这样做,于此不生知见,不自以为是,即是个过程。修炼过程中,大家均先修止,于此基础上,止至一定程度,再去世上锻炼,进而修观,以止的力量去观察。佛经所讲:何为空?何为有?何为因果?何为无常?何为人生难得?我们这一念从何而来?这些皆为观。若无止的力量,无法深入观察,这是个过程。若认为止在这里就是,好像这样就能成佛,就不对了!这叫沉空守寂。他认为这样是,即是自以为是,这就障碍他进一步修行。

 

  “不知佛性广大无著,原同虚空,”这个同虚空,并不是就是虚空,只是个比喻。

 

  “但妙用恒沙,处处是相,以不立相,故名无相,处处接物,以不立见,故名无物。”如大海的水,能起无量的波浪,波澜壮阔,气象万千,若不是波澜壮阔,即是死水一潭,不能称之为大海。不著于波浪之相,方能见到大海,著于波浪则只看到波浪而已。波浪本身是水,知道是水,即不会著于波浪的假相。法界的一切众生,实为法性大海中的一切现象,如所起波浪之相,我们只看到了相,而没看到本性,所以才会执著;见到了本性,则不会执著于相,相是无常的,所以说是无相、是假相。波浪本身就是水,那水的相貌是什么?难道就是这个波浪的相吗?水可变现一切相,但水无定相,故称作无相。《金刚经》言:“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”,本性无定相,能显现一切相,“故名无相”。能处处起妙用、处处接物,而无停留、无知见,无“应该这样、应该那样”、是非长短等知见。“以不立见,故名无物”,如水,于任何器皿无碍,倒于杯中不会认为它是杯子的形状,倒在盘里不认为它是盘子的形状,倒在地上不认为它是地面的形状。若立见,倒于杯中为杯形结成冰块,定位了,再放在盘里,即与盘子不相容。众人,“我认为这个是好人”,好人坏人是以我们的认识而定位的,与我们认识相应认为是好人,若不相应、格格不入的,即认为是坏人,这个定位、这个框框好比水倒入杯子里,定成了杯子的形状,再放入盘里,即与盘子不融洽,这叫立见。凡夫之所以有诸多烦恼,因立有很多的知见,一旦立了知见,即与许多不相应的人不能相容,即有摩擦会产生烦恼。若能安住于法性,即不会立见、看破这些知见,虽处处接物,与人交往,心中不立见,故无挂碍。“以不立见,故名无物”,不是没东西,而是心里无物的挂碍。

 

  “尽山河大地形形色色,无一处不是佛用,无一处能离佛体,在汝彻了不彻了,执著不执著耳”,所有问题出于我们自己,是否彻底看透法性,有无执著。

 

  “倘未彻了,纵一时不偏执,终属无用,不名清净圆明,此理未达,不名见性,中间只隔一细微法见之浮云耳。”包括过去现在,有很多的人,讲法时总会带点框框在,若追问下去,他会立刻生气,破他的知见马上生气的,就是有框框。像过去的禅师,讲一句话虽然有角度,但你一追问,如盘子走珠样他即刻转换了,无有挂碍。大通和尚有一层“细微法见之浮云”,听起来好像是,若再追究,不能解决别人的问题。

 

  “从来修行人,枉受法缚,难起大机大用,由于下手未彻,虽至百尺竿头,终未直上,此虚空未翻身者也。”这讲到真用功时,许多人受法见束缚,不能起大机大用。禅宗有个参禅的话头:“万法归一,一归何处?”古大德云:“百尺竿头须进步,十方世界是全身。”不可一直守着个东西,不敢放,像爬杆子已经到顶上了,但不敢再前进一步。如念佛已至一心不乱,有时念得佛号自然忘掉了,佛号自然脱落,其实这是进步的境界,可很多人说:“哎呀,我佛号念没了!那怎么办呢?”没有依靠了,他习惯于依靠个东西。这念头一动,马上把佛号又拉回来了,在此生烦恼,念念又掉了,又去找回来,不知道放!这即是“至百尺竿头,终未直上”,他习惯于念佛,没佛号即不是念佛了!这叫法缚,他原来有知见在,故不能放掉。到这个时候,必须得有师父指点,否则他不敢放,放了之后,他下面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。

 

  “此虚空未翻身者也”,在此百尺竿头之时,修到那个程度自然佛号会脱落,脱落后有人指点,谓之虚空里翻身。比如身体虚弱,走路拿阿弥陀佛这个拐杖助行,走久了,身体强壮了,拐杖就可以扔掉了,但还觉得应该有个拐杖才行,有这个念头、法见在,人能够自己走了,拐杖即成负担累赘了。如同过了河还把船背在身上,到了彼岸始终背着个船,这是佛经里的比喻。法是一个一个阶段的,“空”“有”这些讲法,是学佛前期的方便善巧引导,到后面统统要看破方能彻底,才能真正地解脱。

 

  “故必虚空中翻得身,还得烂泥中翻得身,入污泥而不污,登清净而不染,上下翻腾,灵光不昧,全在自己觉知,不得半点假借。”用功纯熟后,不依靠任何法门,能随时随地护持自己的清净心,况且入污泥而不染。像二祖大师,得达摩祖师点化而开悟,把祖师位传给三祖后,即去市井,如菜市、酒肆、妓院等世俗之地锻炼、随机度化。济公和尚也一样,别人看他是个疯子,但他于这些地方调治自心,对诸般境界,“灵光不昧”,这个别人不知道,十方诸佛知道,他自己知道,这种疯癫行。成佛要一切无碍,不但天堂无碍,地狱亦无碍。地藏菩萨下地狱,一点不染,我们下地狱就苦、痛苦万分。这个力量哪里来的?炼出来的!第一步是认识自己的法性,第二步即时时处处去锻炼。

 

  “莫怕力量不够,力量是练出来的,不是守出来的,要明悟得透,自有胆力去承当,则日练有功,否则动辄得咎,不曾练得,反已陷入坑中。”很多修禅人,开始有许多的条条框框,修到后来,还用那些框框,所以很难有所超脱,修至一定阶段,需要到世间去锻炼,不是坐在那里,功夫就能上去。

 

  “古人心细处,十二分细密,胆大处,非世人可测, ” 看似这些祖师晦迹韬光、混于市井,但他们心里有底,自己进退有度、把握很好,“高高山顶立” ,见地极高,“深深海底行”,行持细腻,为人处世、讲话、乃至走路,越是到位之人,分寸把持得越好,并不是稀里糊涂地,“我什么都无所住!”而后即大大咧咧的,其实是稀里糊涂地。真到位之人处事很自如干练,这是训练出来的,平日行菩萨道行出来的。行菩萨道是干什么?就是帮助别人,去做事情,于事情中通达缘起,知道得失是非好坏,每人能接受到什么程度,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,而锻炼自己的力量。

 

  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,不入生死,安了生死,此事本惊天动地,有一毫因循顾忌之心,即入不得生死,存一毫粗心浮气,见理未彻,即出不得生死,我为最上乘者说,世必有疑我言者,但参初祖偈语可耳。”以上的解释很深奥,本不想讲,有个居士说:“看这个挺喜欢。”她说好,那我就讲讲吧。这是后面用功至一定程度时,去锻炼自己。那个时候,不只是念念佛、持持咒了,那时做事要直接观察自己起心动念,不单自己的起心动念,而且于事物的变化缘起,会看得比较透彻,不了解的即通过深观去观察,这是菩萨行要做的事情。所谓菩萨行,首先对自己的烦恼习气已经掌控得很好了,下面就是去做事。根本智方便,即自己的见地——于明心见性,已无疑惑,在此基础上,再到事上去锻炼;在事上,时时不失这一根本,进而产生根本后得智。后得智,并不是做事时产生的,像世间的这种智慧——是非分明,是在法性的基础上,在不失根本的基础上,以慈悲心,根据众生的需要,而做的一切利生事业的因因果果,并不是世人所了解的那种世智辩聪。世间人,如做生意有生意经,这是世智辩聪,不是菩萨道。菩萨道,是在不失根本——明心见性的基础上,为众生的需要,而做得恰到好处的那种智慧。观音菩萨、文殊菩萨,包括十方诸佛,有个普现色身三昧,以应众生的需求,如观音菩萨的三十二应身,你有什么需求,你应何身得度,他立刻现这个身来度你。他们这些力量怎么来的?即在明心见性的基础上,与众生打交道,慢慢地修上来的。

 

  达摩祖师有个偈颂,“偈曰:亦不睹恶而生嫌,亦不观善而勤措。亦不舍智而近愚,亦不抛迷而就悟。达大道兮过量,通佛心兮出度,不与凡圣同躔,超然名之曰祖。”上述的这两段解释,以什么来验证?以达摩祖师这个偈子。平时我们应该如何做?“亦不睹恶而生嫌”,不要见恶而生弃嫌,不要“这个人这么讨厌!”观察自心,讨厌别人,即是自己执著了,是自己的错误!“亦不观善而勤措”,“哎,这个人做得好!我也要去做。”不一定,我有我应该做的事;“亦不舍智而近愚”,不要舍弃智者而亲近愚痴;“亦不抛迷而就悟”,不要抛弃迷惑而寻求开悟;“达大道兮过量,通佛心兮出度”,“不与凡圣同躔”,凡——我们凡夫,圣——出世的圣人,既不与凡夫纠缠,亦不与圣人亲近,即超凡出圣,连圣的名词也拿掉;“超然名之曰祖”,这样才是祖师,即佛位上的人。明心见性即是依此修行,什么都不住!还是一切无所住!不住恶不住善、不住智不住愚、不住迷不住悟,什么皆不住,这样去用功,保持一颗清净心,一切无染!“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”!

 

  练,也就是练了这个清净心,为什么练呢?因我们无始以来诸多习气埋在里面。虽然一时被降伏了,但一对境,马上会冒出来,出来了,才有办法解决它,不出来就没办法。所以光坐在那里不行,只能到世上行菩萨道方能进步。

 

  以上是智常禅师的公案,下面继续讲志道禅师。

 


 

“僧志道。广州南海人也。请益曰。学人自出家。览涅槃经十载有余。未明大意。愿和尚垂诲。师曰。汝何处未明。曰。诸行无常。是生灭法。生灭灭已。寂灭为乐。于此疑惑。”

 


 

  志道禅师是广州南海人,唐朝时海南还未从广州分出去,属广州管辖,现在海南是个单独的省。一日志道禅师请六祖开示,说,学人自出家读《涅槃经》十多年了,“未明大意。愿和尚垂诲。”还不明白《涅槃经》真正的意思,请六祖大师开示。“师曰。汝何处未明。”六祖问:你哪里不明白?志道禅师说,“诸行无常。是生灭法。生灭灭已。寂灭为乐。于此疑惑。”这四句话,他弄不清楚。

 


 

“师曰。汝作么生疑。曰。一切众生皆有二身。谓色身法身也。色身无常。有生有灭。法身有常。无知无觉。经云。生灭灭已。寂灭为乐者。不审何身寂灭。何身受乐。若色身者。色身灭时。四大分散。全然是苦。苦不可言乐。若法身寂灭。即同草木瓦石。谁当受乐。又法性是生灭之体。五蕴是生灭之用。一体五用。生灭是常。生。则从体起用。灭则摄用归体。若听更生。即有情之类。不断不灭。若不听更生。则永归寂灭。同于无情之物。如是。则一切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。尚不得生。何乐之有。”

 


 

  “师曰。汝作么生疑。”六祖继续问:你在哪里疑惑呢?这四句话很清楚啊,你哪里不明白?志道禅师就道出了他自己的理解及疑惑。我们很多人也一样,经读了一半,然后以自己的理解去判断分析,而后被自己的圈子套住了,出不来,自以为是。《华严经》言:“佛法无人说,虽慧莫能了。”虽佛经摆在众人面前,佛讲得很清楚了,我们也读了,如《心经》我们天天读,“色不异空。空不异色。色即是空。空即是色。。。”每个人都念得很清楚,但真的是什么意思?无善知识的解释,大家就像看天书似的,“虽慧莫能了”,不能明白其义理。有人,“我认为是这个意思”,以自己所了解的来解释,其实他明白的不是经里的意思,而是自己的意思。以自己的意思解经,套在里面出不来的,志道禅师即是个很好的例子,他以自己的见解把自己套住了。

 

  “一切众生皆有二身”,他一开始很肯定,“谓色身法身也。色身无常。有生有灭。法身有常。无知无觉。”这是他开始的定位,他以这个定位来解释佛的偈子,就解释不通,无法解释。色身、法身,佛为方便引导众生而说。志道禅师说,“色身无常”,众生的身体是无常的,“有生有灭”,从相上讲;“法身有常。无知无觉”,他说“法身有常”,但“无知无觉”,他理会错了。“色身无常。有生有灭”,他只讲了一个角度,“法身有常”也只讲了一个角度,未将色身法身圆融起来,而把色身与法身分开了。他没完全了解法身与色身,只以其一知半解来定位,并认为是正确的,自以为是了,所以来解释“生灭灭已。寂灭为乐”,就解释不清楚了,他以一个错误的知见去解释,肯定后面结果都是错的。

 


 

“师曰。汝是释子。何习外道断常邪见。而议最上乘法。据汝所说。即色身外别有法身。离生灭求于寂灭。又推涅槃常乐。言有身受用。斯乃执吝生死。耽着世乐。”

 


 

  “师曰。汝是释子。何习外道断常邪见。而议最上乘法。”六祖不跟他一句一句地去纠缠了,直接说:你是释迦摩尼佛的弟子,怎么学外道的断常邪知邪见呢?而且以那些知见来讨论最上乘法?!

 

  “据汝所说。即色身外别有法身。离生灭求于寂灭。又推涅槃常乐。言有身受用。斯乃执吝生死。耽着世乐。”根据志道禅师的说法,色身之外有法身,“离生灭求于寂灭”,又说涅槃常乐有身来受用,“斯乃执吝生死,耽着世乐”。法身是本体,吾人之色身从未离开法身,当下皆是法身的妙用,色身是法身的妙用,色身与法身不可分。只是认识的角度、观察的角度、讲法的角度不同,便于表达而说色身、法身。

 

  “离生灭求于寂灭”,生灭与寂灭亦不可分,如,水与波浪能分开吗?无水即无波浪,无波浪亦无水,水与波浪不可分。一般人理解,生灭与不生不灭是两码事,其实是一体的两面,如同水与波浪。因水变化故,波浪有生灭,水倒入不同器皿,看似形状有所变化,其本性从未改变。所以,生灭未离寂灭,生灭、寂灭为一体的两面,不可分,故知,志道禅师前面的判断是错的。

 

  “又推涅槃常乐”,法喜充满,释迦牟尼佛所说不生不灭的那种法喜,极乐世界的那种乐,这种相续不断的快乐。“言有身受用”,志道禅师说,是色身受用?还是法身受用?若色身受用,色身受用是苦,怎么有乐呢?法身受用,法身又无知觉,怎么可能有乐呢?志道禅师自己钻到牛角尖里去了。“涅槃常乐”是种解脱的意境,而不是有什么身去受这个,解脱本身即是乐。

 

  “斯乃执吝生死。耽着世乐”他从世俗的角度、以生死轮回的知见判断,去揣测佛之境界,怎么能解释得清楚?!下面六祖继续讲:

 


 

“汝今当知。佛为一切迷人。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。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。好生恶死。念念迁流。不知梦幻虚假。枉受轮回。以常乐涅槃。翻为苦相。终日驰求。”

 


 

  世间人迷惑,“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”,五蕴和合——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我们的身体、感受、思想、心的不停变化,乃至八识,众生认为这些是自己,“为自体相”;“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”,外边的桌、椅、以至山河大地、外在器世界、种种现象“为外尘相”,一个是“我”,一个是“他”,将自己与外界分开来,这是迷惑人;“好生恶死”,贪生怕死,每个人都希望寿命长、身体健康,最好长生不死,一论及死,即怕得要命,这是众生的共相。不要说人,就是蚂蚁,若去碰它捏它,它逃得远远的,亦是“好生恶死”。“念念迁流”,念念在变化、在妄想。“不知梦幻虚假”,不知这一切——自我及一切的境界,皆如梦幻,仅是暂时的假相,这不是真的!若无禅定,我们当下很难体会到是梦,因众人都执著于当下外在境界及自我,觉得非常真实。如有禅定、心可归一于当下,见外边的境界即如镜中的影子,就能体会到梦幻泡影——一切皆是虚假不实,所有的好坏都是当下一念攀缘分别产生的结果。见个人在干什么,当下就是个境界而已,本身无好坏,但我们自己心中有判断执著,攀缘过去,马上根据八识里的种子判断:这个好人,这个坏人,这个干好事,这个干坏事。。。干好事,喜欢,生随喜心,干坏事,生厌烦心,这样生起了种种的烦恼;始终攀缘在外边的境界上面,不知道这是梦幻、暂时的假相、时时在变化中,如海里的波浪,此起彼伏,时刻不停。评论海里的波浪,这个好,还是那个好,所有波浪都一样,皆是个假相,都是水在变化而已。同理,众生所有的境界皆是法性在作用、流转,其本质都是法性,无好坏。之所以产生痛苦与快乐,是因各人认识执著不同,造成自身的苦恼,古人云“天下本无事,庸人自扰之。”“ 枉受轮回”,因执著生灭假相,生了,认为得到了,灭了,以为失去了。“以常乐涅槃。翻为苦相。终日驰求。”本来这一切皆是法性之作用,不生不灭,游戏而已,当下皆为妙用,当下本自解脱,所以涅槃常乐,有什么苦呢?因迷惑,不知是虚假的,因执著故“翻为苦相”,一旦执著,粘着上面即是苦。“终日驰求”,有苦即要离苦,天天在追求,不能从梦中醒来。

 

  外面一切境界,所有苦乐,都不是其本身的问题。如这个杯子,是苦还是乐?是好还是坏?这就是一个杯子而已。如果我们心中有个框框在:认为这是个好杯子,看到即会生快乐;若认为这是个不好的杯子,没什么价值,见别人的杯子是自己喜欢的,就产生痛苦了:为什么那个好杯子不给我呢?给我这个不好的杯子呢?世间人都这样,“为什么他有一千万?为什么我只有一万呢?”这个分配不均!“为什么我生在贫苦的家庭?那个人生在很富裕的家庭?”很多人都这样想,不懂事的人都这样。有的人甚至埋怨自己的父母:“为什么我生在这里?你这么没本事,人家那么有本事。。。”这都是自己的分别心出来的,本身没事,这个杯子本身无好坏,就是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。无论生活在何种情况下,哪怕是个乞丐,只要心里没有攀缘执著,每个人都可以过得非常快乐。过去很多祖师,树下一宿,日中一餐,过得非常快乐。众生是妄想颠倒执著,只要去除我们的妄想颠倒执著,看破了,不需要多少的车、多少的房、多少的子女、拥有多少物质,其实我们真的需要不多,只是需要一颗清净心,就会快乐!六祖讲“世人若修道,一切尽不妨”,并不是没房子怎么修行啊?没车子怎么修行啊?不能来佛堂怎么修行啊?不在于外在的条件。“常自见己过,与道即相当”,时时把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解决了,当下即会快乐,不需外在的任何条件。有人说:“我基本的生活总要吧。”真正修道的,佛菩萨会送给我们基本的生活,这个真的不用担心!

 


 

“佛愍此故。乃示涅槃真乐。刹那无有生相。刹那无有灭相。更无生灭可灭。是则寂灭现前。当现前时。亦无现前之量。乃谓常乐。此乐无有受者。亦无不受者。岂有一体五用之名。何况更言涅槃禁伏诸法。令永不生。斯乃谤佛毁法。”

 


 

  佛慈悲怜悯众生,当下本来可以过得很好,因妄想颠倒而不知,像喝醉酒样的,故“乃示涅槃真乐”,开示悟入佛知见,如前所述,指示众生之法身,明心见性。只要保持清净心,心无所住的当下,“刹那无有生相。刹那无有灭相。”涅槃是什么呢?不生不灭,称为涅槃。我们的法性本身不生不灭,是诸法空相,《心经》里面讲的就是这个,从来无生亦无灭,是永恒的。

 

  “更无生灭可灭。是则寂灭现前”,现代量子物理学有个弦理论,已观察到物质世界其实不存在,是由弦振动组成的。如分解物质微尘至最小粒子夸克,再分下去即是虚空,但虚空怎么会产生微尘呢?虚空为无,微尘为有,弦理论解释:一切物质皆是能量的振动,没有东西。因振动的频率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微粒子,物质由微粒子组合而成。能量无形无相,能量不振动时,当下还是存在的。生灭源于振动,五蕴中的行即是振动,动起来了即产生物质。《楞严经》讲这个世界是如何产生的:一开始是风大,先动起来了、旋转,而后地水火风慢慢形成。众人看到的是生灭的相,而没看到这个不生不灭的性——于没振动前,形成振动的最基本元素,那个是不生不灭的。大海的水若不起波浪,就是水,一动即产生波浪。水从来无增无减,故“刹那无有生相。刹那无有灭相”,这最根本的元素、我们的法性没有生灭,所有的生灭皆是我们看到的现象。佛教导我们要通过修行,看到这个不生不灭的本体。一旦看到不生灭的本体时,转过身一看,所有世界皆是其变现,还有什么可执著的呢?从来无得亦无失!皆是本体的变化,只是要怎样变化?众人起什么念,即变化什么,我们今后要知道如何掌控这个变化,成为自己需要的境界。“寂灭现前”时,明心见性,认识了这个不生不灭之体时,“无现前之量。乃谓常乐”,没有前后,亦无受者,法喜充满,如卸下所有的负担,轻轻松松的。

 

  大家知道南怀瑾,他形容开悟,有点搞笑,但很贴切。他说开悟人的快乐体验,像人憋大便憋了好久,一直找不到厕所,一旦找到,哗,一下子,那个舒服啊!其实这也很贴切,因我们所有的烦恼、所有的执著一直憋了无量劫,不知道如何解决,一旦有方法把这些一下子全部排放,你说多轻松!!!

 

  这是涅槃真乐,真乐现前时,无人无我,“无有受者。亦无不受者”只是当下一种意境而已。不像凡夫所想,有能受之人,所受之乐,还中间有个东西给你快乐;这不是凡夫的境界能考量到的。“岂有一体五用之名”,志道禅师还讲什么“涅槃禁伏诸法”,简直是妄想上打妄想,分别出来的邪知邪见。“令永不生。斯乃谤佛毁法”,这是不对的!

 

  这里是解释这四句“诸行无常。是生灭法。生灭灭已。寂灭为乐。”“诸行无常”,行为变化,所看到的一切现象、一切的变化都是无常的。这些“是生灭法”,有生有灭,有生有灭的,即是不可靠的。追求再多的财富,最后还是要死去,造再大的房子,最后还是要失去,维护个最好的身体,最后还要丢掉,这些均是有生有死。众生世间所忙的任何事情、有相的东西,都是有生有灭,到最后,终究有一天要丢掉!这前两句“诸行无常。是生灭法”,告诫我们,这些皆是无常,都不是我们应追求、可依赖的,房子靠不住、家人靠不住、金钱靠不住、地位靠不住,外在的一切现象均靠不住,尽是生灭之法。“生灭灭已。寂灭为乐”,众人追求快乐,这些东西带不来快乐,都是无常的,真正的快乐不是来自生灭之法。“生灭灭已”,要看到生灭的本质,看到不生灭的当下之心,这才是我们应努力的目标。这是这四句的涵义。

 

  佛于《涅槃经》中讲了个故事,释迦牟尼佛因地,是个仙人独住雪山修苦行,一个菩萨变个罗刹来点化他说:“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,” 仙人听了这半偈,心生欢喜,“噢,这个讲得好!下面还有吗?” 这个罗刹鬼看看他,说:“下面还有,但我没有力气讲了。”仙人问:“怎样才有力气?”罗刹答:“我要吃人肉喝人血,等我吃饱了,才能说法。” 仙人一心只想到求法,将此幻身,早已置诸度外。他很坦然地对罗刹说道:“只要您能将那另一半偈告诉我,我听过以后,便当舍身供您一餐。” 罗刹鬼说了后两句:“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。”仙人听后当下证道,随即放身自投树下,舍身以报偈价,未至地时,罗刹恢复原身,即于空中接住,安置平地。舍利弗也是听了马胜比丘说,“诸行无常。是生灭法。生灭灭已。寂灭为乐。”而当下开悟。

 

  这四句原本,“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”——讲轮回之相,“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”——讲解脱之相,前两句谈世间,后两句道出世间之境界,被志道禅师以自己的一知半解,解释得乱七八糟的。大家听法要具一定的分辨力,佛说过:末法时代,邪说如恒河沙。并不是说,这些人多坏,只是还未领悟佛法的真实内涵,即以自己的一知半解、断章取义地去讲法。比如,有人说:“《楞严经》晚上不能念,只能什么时候念。”“《地藏经》什么时候不能念。”“上卷、中卷、下卷中间不能间隔多长时间。。。” 众说纷纭,令大家无所适从。在此有个核心问题,何为正法?何为外道邪道?自说自立肯定是外道邪道、不对的。佛讲的有一法印及三法印,“诸行无常,诸法无我,涅槃寂静”是三法印,所说之法,如讲“诸行无常。是生灭法。生灭灭已。寂灭为乐。”符合这三法印,为正法;符合明心见性,明心见性只讲一个“寂灭为乐”,这一个还是那三个,这才是正法。并不是什么什么形式,以那个来判断。以出离心、慈悲心、菩提心做任何事情,都是正法,要知道佛法的核心。

 

  六祖大师接着说了个偈颂。

 


 

“听吾偈曰。无上大涅槃。圆明常寂照。凡愚谓之死。外道执为断。诸求二乘人。目以为无作。尽属情所计。六十二见本。妄立虚假名。何为真实义。惟有过量人。通达无取舍。以知五蕴法。及以蕴中我。外现众色象。一一音声相。平等如梦幻。不起凡圣见。不作涅槃解。二边三际断。常应诸根用。而不起用想。分别一切法。不起分别想。劫火烧海底。风鼓山相击。真常寂灭乐。涅槃相如是。吾今强言说。令汝舍邪见。汝勿随言解。许汝知少分。志道闻偈大悟。踊跃作礼而退。”

 


 

  因时间关系,今天简单讲一下这个偈颂。“无上大涅槃。圆明常寂照”,大涅槃——不生不灭的法身、法性,恒定圆满,凡夫视涅槃为死,外道于此不知该怎么办了,看成没有了,为断。二乘人认为无作——本自天成,不假造作,单守于彼,不更修证,庄严佛土。“尽属情所计。六十二见本”,这都是计度分别,有知见情执的;六十二见——过去外道有六十二种知见,依据自己的境界分别而有六十二种。“妄立虚假名。何为真实义”,这些均为虚假名字而无实意。“惟有过量人。通达无取舍”,唯有心量无局限、看破一切的人,“通达无取舍”,不用取舍,当下解脱,不是取这个舍那个才是解脱,禅宗讲,当下本自解脱。“以知五蕴法”,即色受想行识,“及以蕴中我”,认为有“我”。“外现众色象。一一音声相。平等如梦幻。不起凡圣见”,这些是梦幻虚假,无凡无圣,做梦而已。“不作涅槃解”,无涅槃的知见。“二边三际断”,二边——有无二边,所有的二边;三际——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没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当下十方圆明,相续不断;过去、现在、未来全是我们自己的分别心,这个分别心也会断掉。“常应诸根用。而不起用想”,虽起种种大机大用,但心里无执著,没“我有这个用,那个用。。。”“ 分别一切法。不起分别想”,分别——了知应用,无论做何事都相应,恰到好处,皆知有序进退,而不起分别想、无执著。“劫火烧海底。风鼓山相击”,我们这个世界成住坏空的坏时,劫火把海底全部烧坏,风吹得山与山相碰,世界乱得一塌糊涂的时候;“真常寂灭乐。涅槃相如是”,即使这样,当下从未动摇,始终不生不灭,法而如是。“吾今强言说。令汝舍邪见”,六祖讲:我这也是勉强说说。“汝勿随言解”,你听了,要明白言外之音, “许汝知少分”。“志道闻偈大悟。踊跃作礼而退”,志道禅师听了六祖的指点,明了其意,直指自心,当下大悟,踊跃欢喜而退。这段今天先简单介绍至此,下次再讲。今天讲到这里,阿弥陀佛!

 


 

  我们回向:

 


 

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,
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,
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,
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 


 

阿弥陀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