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祖坛经讲记

 

发布: 2018-08-09 16:49:54   作者: 觉融法师   来源: 加拿大中华寺   

 


 

第四十一讲

 


 

大众请合掌:

 


 

南无本师释伽牟尼佛(三称)

 


 

无上甚深微妙法,
百千万劫难遭遇,
我今见闻得受持,
愿解如来真实意。

 


 

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,
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,
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,
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。

 


 

阿弥陀佛!

 


 

大众请放掌。

 


 

  我们今天继续学习《六祖坛经》。上次讲到志道禅师的机缘,81页。

 

  志道禅师读《涅槃经》十余年有不解处,特来请教六祖大师。他不明白的,是大家较熟悉的一个偈颂,“诸行无常。是生灭法。生灭灭已。寂灭为乐。”问题出于何处?他以自己的知见——认为色身与法身是两样东西,在此起分别心,“色身无常。有生有灭。法身有常。无知无觉。”而后,根据他自己的定位,思维、分别来解释“诸行无常。是生灭法。生灭灭已。寂灭为乐。”这样解释不通,故特来请益六祖。

 

  六祖对其直言:你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,为何学外道断常之见?佛方便说法引导,你却以分别计较来评释,如何解释得通?之后六祖对志道禅师有一番开示,上节我们已详细讲述了。最后,六祖说了首偈颂:

 


 

“无上大涅槃。圆明常寂照。凡愚谓之死。外道执为断。诸求二乘人。目以为无作。尽属情所计。六十二见本。妄立虚假名。何为真实义。惟有过量人。通达无取舍。以知五蕴法。及以蕴中我。外现众色象。一一音声相。平等如梦幻。不起凡圣见。不作涅槃解。二边三际断。常应诸根用。而不起用想。分别一切法。不起分别想。劫火烧海底。风鼓山相击。真常寂灭乐。涅槃相如是。吾今强言说。令汝舍邪见。汝勿随言解。许汝知少分。志道闻偈大悟。踊跃作礼而退。”

 


 

  上节讲到这儿,已略作介绍,今天再详细讲解。

 

  “寂灭为乐”指涅槃。涅槃,梵文,中文意译:“涅”者——不生,“槃”者——不灭;是种不生不灭的自证境界,众生的法性是不生不灭的,证到法身,与法性相应,谓之涅槃。涅槃有:有餘涅槃、无餘涅槃、无住涅槃这几种。有餘涅槃,阿罗汉证得了法性,还有余留的身体没入于寂灭,称为有余。无餘涅槃,阿罗汉死时,所证得的涅槃名為无餘涅槃。无住涅槃,大菩萨的境界,一切时中,心无所住,与不生不灭一直相应。六祖这里的“无上大涅槃”是指无住涅槃——佛菩萨的境界,无有比此更高,为无上,无有更圆满,为大,故称“无上大涅槃”,是一切众生之根本,每个人本具、本有的功德。

 

  这“无上大涅槃”——每个人具足的功德、不生不灭的法性,“圆明常寂照”。圆——圆满、无缺欠;明——光明、明了;常——相续不断、无间断;寂——安静不动;(西方极乐世界有四土:第一个凡圣同居土,第二个方便有餘土,第三个实报庄严土,第四个常寂光净土。常寂光净土是佛的境界,实报庄严土为大菩萨的境界,方便有餘土为罗汉的境界,凡圣同居土即凡夫与圣人混在一起,如我们娑婆世界亦为凡圣同居土——我们是凡夫,如文殊普贤等圣人居住在四大名山,但我们凡夫的眼睛看不到。)照——像镜子,虽不动,能照万物。圆满光明,光明不单是我们见到的光,主要指明了。比如,我们看件事,心里明了,遇事知道如何处理,圆满明了。释迦牟尼佛有个功德,全知——无所不知,从过去无量劫,至未来无量劫,以至他方世界,一场雨有多少雨滴、具多少树木,无不洞晓,由内不生不灭的法性,到外在缘起,一概邃晓通达。这一功德是我们每个人本具的——明了,并且法性相续不断,不是有时觉悟、有时迷惑,断断续续的。这些即是,圆明常寂照——本性具足的功德。

 

  “凡愚谓之死”,愚痴的凡夫认为是死。释迦牟尼佛圆寂去世时,称为涅槃,佛入涅槃。释迦牟尼佛示现八相成道,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出现,其实是应众生的根基而示现有生灭的相,他真正的本来面目不是这个,是不生不灭的法性,同我们每个人的本来面目一样。我们每个人的本来面目也不是这个样子,我们的本来面目跟佛是一样的——无相,而能具足一切相。释迦牟尼佛一期的化度因缘圆满了,即回归其本来状态——入涅槃,不生不灭。凡夫认为,这是人死了,不知这是佛的境界。

 

  “外道执为断”,因不识法性,各人依据自己的见解,作出分别的判断。无神论者认为“人死如灯灭”,断掉了,死后什么都没有,这是外道的一种见解。

 

  “诸求二乘人。目以为无作”,那些求自己解脱、没发菩提心的人,认不生不灭的法性为无作。禅宗有言,“本自天成,不假造作。”认识法性后,二乘人安住于彼,没进一步地像佛菩萨样发大愿,药师佛有十二大愿,阿弥陀佛具四十八大愿。二乘人只求自了,自己从烦恼里解脱出来,即安住在这里,不动了,叫无作,类似道家讲的无为状态。于此基础上,还应进一步发大心——庄严国土,利乐有情。《无量寿经》讲:法藏比丘自己解脱后,发四十八大愿,经无量劫的修行、积累功德、逐项完满、庄严佛土,圆满实现了西方极乐世界。西方世界每个庄严,皆是阿弥陀佛于因地在愿力指导下修行而呈现出来,皆是修行所得,如同我们建房子必须要努力一样。西方极乐世界的一切庄严,都是阿弥陀佛发愿:我要造成这个!他勘察了无量世界的净土,参考、选择其中最好的,而构成了西方极乐世界。他有这个愿望:我要建成这样、建成那样、具有什么。。。这诸多的庄严,不是一想就有,必须经无量劫的修行令这些功德圆满,才得以呈现。如同建房子,只想,是不能实现的,还要努力去做:筹措资金、准备材料。。。而佛是准备功德。如,放生有什么功德?放生有长寿的果报,故每项庄严都有它的来历。东方药师佛,以十二大愿成就了琉璃世界,药师佛国,以十二大愿度众生,阿弥陀佛以四十八大愿成就了极乐世界,以四十八大愿度众,这悉是佛菩萨的境界。二乘人唯守天真,没进一步发大愿,仅为中途,不究竟。

 

  “尽属情所计。六十二见本 ”,以上所述凡夫、外道、二乘的境界皆是情执计度、分别计较,有分别心,都属执著。“六十二见本”,释迦牟尼佛在世时,有九十六种外道,六十二种见解,这些见解都不正确。外道有断见、常见。断——人死如灯灭,什么都没有了。志道禅师前面说,“法身有常。无知无觉”,这是常见;“色身无常。有生有灭”,是断见。两个极端,一个有,认为什么都有;一个无,认为什么都无。所有的见解,都从这两个分别计较出来的。六十二这个数目怎么来的呢?不同的境界有不同解释,一种解释是根据五蕴,常——有,断——无,非有,非无,这是四个;四乘以五为二十,五——五蕴,色受想行识,不同的境界中产生不同的分别心,一有,一无,非有,非无,产生五蕴为二十;加上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三个二十就六十了,再加有无(断常)两种境界即六十二。因六十二种见,还有六十二种论,过去外道修行达到一定的境界时,即认为这个境界就是究竟的,根据他得到那种境界而产生的见解。有关六十二见,百度里有,可以自己察看,在此不详细介绍,总之,这些都是不对的。佛在《金刚经》中言:“汝勿谓如来作是念:我当有所说法;莫作是念!何以故?若人言:如来有所说法,即為谤佛,不能解我所说故。”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,没表达任何的见解,也就是说,真正的见解是没有见解,无见之见,是为正见。释迦牟尼佛说法这么多,怎么说没说呢?他说法的目的是根据众生的执著及需求,破除众生的种种见解执著,令其归于本来圆满无住无见的境界——本来面目。因众生执著佛说的法,所以佛连这个也破掉,破除了法执才能真正见到本性,故知《金刚经》是破法执的。

 

  “妄立虚假名。何为真实义”,一切法:外道的东西、凡夫的见解、乃至释迦摩尼佛自己所说的一切方便方法,皆是虚假的名字;凡夫、外道是妄立——妄想所言,而佛是对机说法,但这些全是暂时的假相,“何为真实义”?无真实义。

 

  “惟有过量人。通达无取舍。”量有多少、深浅之别,这些都是我们分别计较的心,因有分别心,才有量,比量。过量——能看破这些分别心,透过量的局限。看破一切分别、不为一切比量境界名相所束缚、能回归当下认识自己、具这样智慧的人,才能“通达无取舍”。为什么呢?一切之一切皆悉本性的显现,本质均相同,所谓的得失仅是境界的转换,本质从未增减。这样的人,心无取舍,因无有得失,本来如此,只随顺因缘。我们还需要做事情啊,这里需要这么做,随顺因缘,我们就这么做。这么做并不是为了得,而是自己的本质工作,不需要去舍什么。若不是自己该做的,即不必特地去做,不是特地舍什么,“通达无取舍”,本来如此。这对初学、特别世间人有点高,“通达无取舍”这是菩萨的境界。

 

  世间人要做事情、要成功、要为家庭、有团体,不可能不取舍,这些悉在取舍中,所以释迦牟尼佛讲了因果。如果众人想要得到福报及通常的聪明智慧,就要依因果正确地获得。如五戒十善,做好人要持五戒,不杀生——能得健康长寿果报,不偷盗——得财富果报,不邪淫——家庭美满,这些都是每个人想要的世间福报。不妄语——讲话别人能听、相信、尊重,如果说妄语,讲话没人听。有的人讲话,其他人很认真地听,说明他过去世,讲话诚实持不妄语戒;有的人讲话没人要听的,那个人肯定妄语说的很多,所以没人听,这些都有它的果报。不饮酒——饮酒易令人迷失智慧,不饮酒让人有智慧,头脑清明。方便讲,佛法为三乘——声闻、缘觉、菩萨,但开悟来讲,还有人天乘,五乘——人天、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。世间人有取舍,做不到无取舍境界,还未达到无私,没破掉“我”执。在人天乘的基础上做事,每个在家居士都有家庭、事业,若要家庭、事业、健康各方面圆满,五戒十善一定要尽量做好。在此基础上,进一步破除人我执,像二乘罗汉的境界,能够降伏自身的烦恼,自身烦恼的根源,即有人我。在破除人我执基础上,再发愿做事情,纯粹为众生的需求,只要是有缘的众生,去帮助他们,这时不为自己考虑——取舍、得失,才能达到无取舍的境界,此乃行菩萨道——真正的大乘之法。不为自己做事,纯粹为大众,只要别人有需要,都去帮助。不是说,这个是坏人,我就不帮助他,那个是好人,就一定要去帮助他。此时看缘分,摆在你面前,哪怕是个坏人,也要帮助。世界上既没一定的好人,也没一定的坏人,坏人可转变成好人,好人也会变成坏人,只要是凡夫不是圣人,都会对境生心,随时转变。所以六祖大师讲,不能轻视一切人,都在变化当中。于此,不用去取舍,只做与己有缘的、该做的,认真地做好。

 

  “以知五蕴法。及以蕴中我。外现众色象。一一音声相。平等如梦幻。不起凡圣见。不作涅槃解。二边三际断。”为什么他们能这样做呢?因这些菩萨知道五蕴法——色受想行识,及五蕴集聚而成、自己认为的这个“我”,以至外在所看到的色相、听到的音声、闻到气味、尝到味道、接触到的感觉,这一切,“平等如梦幻”。这些看起来形形色色,其实只有一个特征——如梦如幻、变现出来的、皆不实在,于此不起凡圣见解。据《大智度论》记载,供养佛与供养狗起平等心,将佛与狗平等供养,这个人功德最大,在此无凡圣之别。为什么?佛、狗都是梦中的境界,依因缘而显现,平等均是梦幻,这是过量人。“不作涅槃解”,无涅槃的见解。“二边三际断”,二边——有无两边,既没有的见解,也没无的见解,有无、是非、好坏、得失,皆无,这些见解统统破掉了。三际——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这些亦已看破。唯一字——幻,梦幻。《金刚经》云“一切有為法,如梦幻泡影,”认识到这点,外在的一切即能放下,放下之后才能回归自己,回归当下的真实——本来面目。说真实也是方便之说,即心能安下来了,妄想心能歇下来了,真正心安,二边三际这些全歇下来。三际断,断际,《般若经》有讲到“前后际断”——前念断了,后念未生,当下回光返照——回光看自己是什么状态。在这个时候,能够开悟,禅宗讲“脱开”,能所妄想脱开的时候,当下若能一念相应,南传称“一念相应慧”。一念看到了,相应了,当下契入。

 

  断际有个公案,唐朝一个皇帝唐宣宗,未做皇帝前出家為沙弥。为什么出家?宫廷内讧,皇室倾轧。当时皇帝是唐武宗、灭佛的,唐宣宗是皇帝的叔叔,唐武宗继位后想害他,他装疯卖傻,被轰出了宫,出家做了沙弥。一日在盐官庙,见黄檗禅师在那里礼佛。黄檗禅师非常厉害,是禅宗临济宗,临济禅师的师父。唐宣宗做沙弥也参禅,懂很多的佛理,他知道一切无所求,便问:“不著佛求、不著法求、 不著僧求,长老礼拜,当何所求?”禅宗讲:佛来佛斩,魔来魔斩,一切无所求!达摩祖师说:“有求皆苦,无求乃乐。”这是二入四行里讲的。所以唐宣宗知道:什么都不要求,不要做佛求,也不要做法求,佛法什么都不要求,一切无求,你礼拜求什么?黄檗禅师回答:“不著佛求、不著法求、不著僧求,常礼如是事。”作为一个出家人、作为一个学佛的人,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师父——本师释迦牟尼佛,到寺庙,我们肯定要礼拜的,这是本分事。黄檗禅师说:我拜佛,不是求佛、不是求法、亦不是求僧,我只是做我的本分事,不废世俗的相。更深一层讲,虽然都无所求,但并不是什么都不做,还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事,而且这个礼拜,“常礼如是事”,作为学佛的人,时时觉悟。

 

  礼拜具三重含意:外相、内相、密相。“常礼如是事”——指密相,外相、内相、密相都有了。外相——礼拜的相貌,比如我们去庙里拜佛,这是外相的礼;内相——时时观照,降伏自心;密相——时时与法性相应,不废事。达摩祖师最后传法于二祖时,考弟子们的见解,当时慧可禅师什么都没说,顶礼达摩祖师三拜即退到一边,他的见解就是礼拜、无言。达摩祖师给他印可并告之曰:“昔如来以正法眼付迦叶大士。展转嘱累。而至於我。我今付汝。汝当护持。”达摩祖师将心印正法眼藏传给了慧可禅师。达摩祖师也有几个徒弟,慧可禅师最到位,真正得到了心印,他当时的见解就是礼拜。

 

  “常礼如是事”,就是当下这件事情。唐宣宗的见解偏空,说:“用礼何为?”每个人本来具足,都有佛性啊,用礼拜干什么?他有见解在,有这个见解即有执著,这是妄想。他只知道无相,不知道法性无相,无所不相,能显现一切,大机大用,礼本身就是法性的大机大用,应机而用,所以黄檗禅师上来就给了他一巴掌。唐宣宗道:“太粗生!”这个人太粗暴了!“太粗生!”这也是个妄想,黄檗禅师说:“这里是什么所在?说粗说细!”当下是什么境况,参禅哪,参禅人的落脚点在什么地方?着眼点在何处?不能时时地看破自己,还“太粗生”,这里不容你开口。开口即错,动念即非,这样的境界,过去祖师都是这样的,“这里是什么所在?说粗说细!”啪,啪,又打两掌。唐宣宗虽然挨打了,但没明白。为什么说他没明白呢?黄檗禅师是大禅师,当时皇帝得封号,黄檗禅师圆寂后,唐宣宗谥号“粗行禅师”,因打过他三巴掌,太粗了,还认为黄檗禅师粗,可知他没明白。当时的宰相裴休提醒他:这三巴掌并不是真打你,是断三际,打断你当时的妄想执著。于是唐宣宗就将黄檗禅师改谥为“断际禅师”。唐宣宗当时有两个妄想:一执于无相,而废有相,“用礼何为?”这是个妄想,故黄檗禅师给他一掌——这是错的;二有粗有细,认为打人是粗暴,又是个妄想,所以又给两巴掌。

 

  起什么妄想,即打什么妄想,过去的禅师皆如此用。不了解的人,难以接受,认为:禅师粗暴,动不动就打人、动手。还有更粗的,云门宗的云门禅师请益睦州禅师时,睦州禅师三天不开门,他睡在门外走道的窗户下,人家洗脚水倒出来直接泼在他身上,其他二个同去的人,受不了都跑了,云门禅师还一直在门外等。到第三天,睦州和尚才把门打开,云门禅师马上跨进门,睦州和尚见状,猛地关上门,将云门禅师的一只腿给挤断,云门禅师当下开悟!俱胝和尚得天龙一指禅而悟道,凡有人参问,唯举一指,沙弥也学师竖指,俱胝和尚一刀把沙弥的手指削掉,小沙弥当下大哭,当下即开悟了!过去的禅师,真是大善知识,于任何境界下,手段厉害,很难得!

 

  断际的目的,是破除我们的一切执著。归到当下,即知一切皆是平等、空幻,镜中的佛像与狗像,无区别,都是影子,现相不同而已。于此基础上,“常应诸根用。而不起用想。分别一切法。不起分别想”,用时,如喝水,就是喝水,无喝水的执著念头在。干事情,如银行点钞票,一块、两块、三块、五块。。。该怎么做就怎么做,无分别执著妄想。若每个人都能时时认真做事,不起分别得失计较,则个个像佛菩萨一样过得非常快乐,因一切痛苦来自分别执著妄想。

 

  “劫火烧海底。风鼓山相击。真常寂灭乐。涅槃相如是。”这里说的是最严重的事态。我们这个世界最严重的是什么?并不是我们去要饭,不是我们没饭吃,是这个世界毁灭的时候——世界有成住坏空,坏的时候,天上出现一个、两个、三个、。。。最后七个太阳,所有海水全部干枯,世界开始毁灭,甚至大地皆会融化。世界都坏了,还能有我们人吗?风吹得山摇动,相互撞击,极为惊心动魄,这种情景其实也是梦幻,“真常寂灭乐”。真常寂灭,这些是本性的特征,真——真实不虚,常——相续不断,寂——不动不摇,灭——无任何妄想起伏,虽外界险恶至极,而内心不生不灭的当下,从未改变,本来解脱,一切如梦幻泡影,“涅槃相如是”。涅槃相不是坐在那里不动,或是人去世,而是要证得不生不灭的境界。无论外境如何,我们不为所动,洞悉这一切皆是大海幻化的波浪而已。

 

  “吾今强言说。令汝舍邪见。汝勿随言解。许汝知少分。” 佛性不生不灭、不可思议,无法用语言描述,六祖大师根据志常禅师的见解,方便、对机、勉强言说,只为令其舍邪见。六祖讲:若你领会言外之意,随言观察自心,“许汝知少分”。为什么是少分?会得此意,如尝海水一滴而知全味,之后才是解脱的开始、真正地修行,破一分无明,证一分法身,一步步地修上去,入初地、二地、三地。。。

 

  “志道闻偈大悟。踊跃作礼而退”,听六祖偈颂,志道禅师大悟。志道禅师颇具慧根,读《涅槃经》十余年,终日参究,深入思维,平日修行戒定具足,因存见解而未看到,卡于一点不能透过,经六祖的指点,破除了这点妄想邪见执著,当下回归本性而开悟。

 

  此处论及“平等如梦幻”,《圆觉经》有言“知是空华,即无轮转”,“ 知幻即离。不作方便。离幻即觉。亦无渐次。”修行中,这是比较直接的方法——只要能领悟一切皆为梦幻,即不会上当。如六祖所言“前念迷即凡夫。后念悟即佛。”凡夫与佛的境界,就是当下一转念,没什么一步怎么做、二步、三步。。。这是很直接的方法。

 

  下面给大家讲解《圆觉经》(普贤章)的一段经文。

 


 

“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,即从座起,顶礼佛足,右绕三匝,长跪叉手而白佛言:大悲世尊,愿为此会诸菩萨众,及为末世一切众生,修大乘者,闻此圆觉清净境界,云何修行。”

 



 

“世尊,若彼众生知如幻者,身心亦幻,云何以幻还修于幻,若诸幻性一切尽灭,则无有心,谁为修行,云何复说修行如幻。若诸众生,本不修行,于生死中常居幻化,曾不了知如幻境界,令妄想心云何解脱,愿为末世一切众生,作何方便渐次修习,令诸众生永离诸幻。作是语已,五体投地,如是三请,终而复始。”

 


 

  “若彼众生知如幻者”,即众生知道一切如梦幻。“身心亦幻”,这是我们大家都想过的问题,我们知道幻,但身心也是幻吗?“云何以幻还修于幻,若诸幻性一切尽灭,则无有心,谁为修行”,幻化都灭了,心也是幻,那又是谁修行呢?“云何复说修行如幻”,没有修行的人了,为什么还说修行如幻?“若诸众生,本不修行”,如果说本不修行,“于生死中常居幻化”。大家也许听说过修行最高的心境——无得、无修、无证,但凡夫不修行还不行,还要修,但修的都是幻化,这怎么修?这些都是众生的疑问,是菩萨代众生问的。“本不修行,于生死中常居幻化,曾不了知如幻境界,令妄想心云何解脱”,如果不修行,我们大家世世处于幻化当中,不知道这个幻化的境界,让妄想心怎样解脱呢?“愿为末世一切众生,作何方便渐次修习,令诸众生永离诸幻。”处于末法时代,一切众生以什么方便善巧渐渐地修行。“令诸众生永离诸幻”,说到底,我们所见的一切境界,是自己幻化出来的,并不是这个境界是幻化,因我们有分别心。如这个杯子,本身只是个杯子而已,我们有是非好坏得失区别时,就认为这个是好杯子、坏杯子;这个是漂亮的、是不漂亮的,这些全是变幻出来的。如何令众人离开这些幻境,“作是语已,五体投地,如是三请,终而复始”,普贤菩萨为我们末法众生而请法。

 


 

“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:善哉善哉,善男子,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,修习菩萨如幻三昧,方便渐次,令诸众生得离诸幻,汝今谛听,当为汝说。”

 


 

  世尊说:你问得太好了!能为末法时代一切众生,修习菩萨的如幻三昧,善巧方便,而令众生得离诸幻。

 


 

“时普贤菩萨奉教欢喜,及诸大众默然而听。”

 



 

“善男子,一切众生,种种幻化,皆生如来圆觉妙心,犹如空华,从空而有,幻华虽灭,空性不坏,众生幻心,还依幻灭,诸幻尽灭,觉心不动,依幻说觉,亦名为幻,若说有觉,犹未离幻,说无觉者,亦复如是,是故幻灭,名为不动。”

 


 

  佛说,“善男子,一切众生,种种幻化,皆生如来圆觉妙心”。诸种幻化,从何而来?都是我们自己心里生出来的,“如来圆觉妙心”——一切众生心,佛性。“犹如空华,从空而有,幻华虽灭,空性不坏”。空华是什么概念呢?《楞严经》有讲:一般人看空中无华,眼睛有病的人,见到空中即有华,这个一般人无法体会。但可体会:一个人身体不好时,蹲下去,猛然站起,眼冒金星,看到很多星闪来闪去,这即是空华。“从空而有”,空华相似从空而有;“幻华虽灭”,空中华有生有灭;但“空性不坏”,虚空的性质没随空华而生灭。“众生幻心,还依幻灭”,我们所见种种境界,都从幻心生起来,幻心有生灭,变化的境界有生灭。“诸幻尽灭”, 幻化的境界灭了,但“觉心不动”,生起的地方不动。如海里波浪有起有伏、有生有灭,但大海水从无生灭,大海从无动摇,“觉心不动”。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境界,皆从心生起,幻化出来,还会灭掉,而心从未动过。“依幻说觉,亦名为幻”,我们有对治这个幻化,远离幻化。依据幻化而说觉悟,觉悟是因妄想而说,这种说法也是一种幻化——方便对治,一种暂时的工具。“若说有觉,犹未离幻”,这是一步步地,若说有这个觉,还是幻化之说。每一步都是个分别念,后面的分别念,对治前面的分别念,方便一步步地对治,这是一步步地破掉,如剥芭蕉树——有多少妄想在里面,一步步地剥掉。“说无觉者,亦复如是”,说有觉、说无觉,皆是幻化。“是故幻灭,名为不动。”《金刚经》言,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”这一句话,就全部扫掉了,我们所想、所见全是影子。

 


 

“善男子,一切菩萨,及末世众生,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,由坚执持远离心故,心如幻者,亦复远离,远离为幻,亦复远离,离远离幻,亦复远离,得无所离,即除诸幻,譬如钻火,两木相因,火出木尽,灰飞烟灭,以幻修幻,亦复如是,诸幻虽尽,不入断灭。”

 


 

  “由坚执持远离心故”,指的是出离心,修行要从痛苦中解脱出来,就是要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。要出离即要知道,“心如幻者,亦复远离,远离为幻”,远离也是种方法,一步步地,“离远离幻,亦复远离,得无所离,即除诸幻”。大家知道修行到一定程度,会产生个境界,即会产生个分别心,把这个分别心去除后,进一步了,继而又出现个分别心,一步步地把之前我们有所得、有所证、有所住、有所认为的,全部去掉、离开这些、不上当、一概不住。心如幻,这个离;远离,还要离;“离远离幻”,还要离;一层一层地,只要发现有,就还要离;“得无所离”,没有可离的了,“即除诸幻”。

 

  “譬如钻火,两木相因,火出木尽,灰飞烟灭,以幻修幻,亦复如是,诸幻虽尽,不入断灭。”同我们治病,以毒攻毒,法用亦是以毒攻毒。众生执著一切东西,就利用这个执著心——念佛,让你执著这个佛号。其实,佛号也是幻化,只是对治的一个方便, 即“两木相因”。同理,你那边有导弹过来了,我这边发个反导导弹,两个导弹碰到一起,砰,在空中爆炸,全没了。凡夫有执著烦恼,就用个幻化的方便善巧方法,这方便善巧达到了目的,把你的执著妄想破除后,本身即刻脱落,远离了所有幻化。众生执著、习惯于抓东西,好,没关系,给你个东西抓——佛号,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,这是究竟的方法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有没有?有,肯定有!但也是方便的,是令众生产生兴趣的一个方便善巧。念佛的真正目的,是令大家降伏自己的烦恼执著、降伏妄想,真正达到一心时,当下即是极乐世界的心态,当因缘成熟,与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相应了,去了也是到哪里享受他的境界。然而,去极乐世界的究竟目的,是“花开见佛悟无生”,认得当下的法性,远离一切幻化,还是这个目的,这个是方便善巧的方法——让我们远离一切幻化执著的方法。虽灭掉一切幻化,不入断灭。有的人,见一切都没有了,会产生一切都没有的见解,把这个“没有”的见解也要破掉,“不入断灭”——没有“没有”。般若十八空里有个空空,连空也空,没空的境界,体会当下的“不入断灭”。

 


 

“善男子,知幻即离不作方便,离幻即觉,亦无渐次,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,依此修行,如是乃能永离诸幻,”

 


 

  知幻化,即离开。言下之意,认识自己及一切境界,看透、领悟皆是虚假幻化的,幻化的另一个名字为无常。对一个无常的东西执著,就是自找烦恼!它本身无常,你能希望它常吗?!像一块冰放在太阳底下,你希望永远持有这块冰,可能吗?拿一会儿就化掉了。像人的生命,我们希望长寿,活一千年、一万年,但我们从生至死最多一百年,怎么可能?!认清了这个,就不用去执著!然而众人没意识到我们也就一百岁,虽从书本上了解到,人生命至多一百多岁,但没想过,我们生命终有一天会消失,现今世间生活的人,罕有为死亡做准备的。学佛到位的人,为死亡那个转折点考虑盘算。世间人,只想“我要做生意,做这个、做那个。。。”未思考死亡,他以为自己的生命很长,还有很多时间,不知道这些皆是暂时的假相,没认识到无常。没认识无常,没心理准备,一旦无常来到,之前的所有努力悉化作泡影,当下非常痛苦。痛苦就这么来的,一种长的痛苦,一种短的痛苦,所有痛苦皆来自执著——没认识到是暂时的假相。佛引导众生观察这个世界,我们所做的事情,要适当,不要贪著。为衣食、做事、维持生命等等一切,差不多即可,而要更深层地了解自己的生命,探寻做什么更有意义,领悟生命的无常、认识轮回的痛苦、理解人生的难得、体会因果的不虚,要认真地去思维这些。思维后,面对这些境界时,即知该做什么——“知幻即离”。

 

  譬如,一般财色是年轻人比较难过的关,而财名为年纪大人较难过。遇到这些境界,要明了这些皆是暂时幻化,不要上当,适可而止,“知幻即离”。若真看透,就不会上当,知幻的当下,即会离开。离,不是从中分离出来,而是没有粘着上面。众人平时,看到个东西特别喜欢的,念头立即像膏药样的飞出去了粘着上面,如好色之徒见到美女,目不转睛地盯着。人人皆如是,比如特别喜欢榴莲,一看到,马上就流口水了。若当下一警觉:噢,这个是假的!立刻念头就不会执著在上面了!这没什么方便善巧,核心——知道这是假的,暂时的假相。金钱、地位、我们所拥有的一切,其实都是假相!只是,随缘而用,但不能粘着,“知幻即离”。就像一个人,你知道他是骗子,还会上他的当吗?!要认识,因不知道是骗子,才会上当,若知道我们贪著的心时时在骗自己,就不会上这个心的当,所以叫家贼。上当不是上别人的当啊,上自己贪著心、执著心的当!知道这一切都是幻化,就离开了、分离了,不会执著在那儿。

 

  “不作方便”,不用任何方便善巧,说要把它剥开,不用!知道了,即不会上当。“离幻即觉”,离开这个幻化,没粘着上面,当下即回归自己的本位,本身即是觉悟,本知本觉。“亦无渐次”,没什么渐次,就是一念回归,不用一步、二步、三步,渐渐地来,即是禅宗的一步到位。

 

  无论何宗,学佛要做的,就是时时觉悟,不上自己的当。念佛最高的境界是什么?佛是什么?觉悟,时时地觉悟。念阿弥陀佛是时时唤醒自己,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,我们有阿弥陀佛这个拐杖,时时唤醒自己于当下。妄想生起,会及时发现,没念佛,妄想一直打到哪里去都不知道。有人说:“我不念佛还好,一念佛妄想那么多,还是不念为好。”其实,不是这样!众人时时都有很多的妄想,只是没发现,因念佛,有佛力的加持对照,才发现了妄想,而不是本来没有妄想,念佛把妄想念出来了。若是念佛把妄想念出来了,岂不是自找麻烦?是因念佛,而发现了妄想。发现了妄想该怎么办?发现妄想,不上妄想的当!觉悟,就对了。有人说:“妄想生起来,我要把这个妄想降伏!把它赶走!”不对!妄想本身就是个假相,你去赶它,即把它当真了!就对治它了——妄想上加妄想。发现妄想时,不要跟它跑,就对了,还是照顾自己的佛号,这是念佛方法——照顾佛号,不随妄想走,既不去对治它、也不去排斥它、亦不随它走,这是一步到位,时时觉悟。

 

  “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,依此修行,如是乃能永离诸幻”。一切大菩萨如是,我们末法时代众生,若能依此修行,即能“永离诸幻”,时时刻刻生活在清净中,而不是活在迷惑中,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有意义!今天就讲到这里。愿大家皆能,时时觉悟,“永离诸幻”!

 

  我们回向:

 


 

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,
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,
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,
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 


 

阿弥陀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