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祖坛经讲记

 

发布: 2018-08-09 17:24:15   作者: 觉融法师   来源: 加拿大中华寺   

 


 

第四十三讲

 


 

大众请合掌:

 


 

南无本师释伽牟尼佛(三称)

 


 

无上甚深微妙法,
百千万劫难遭遇,
我今见闻得受持,
愿解如来真实意。

 


 

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,
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,
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,
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。

 


 

阿弥陀佛!

 


 

大众请放掌。

 


 

  我们今天继续学习《六祖坛经》。六祖座下弟子众多,其中两大弟子最为特殊,一是青原行思禅师,和南岳怀让禅师,后来禅宗的临济、法眼、沩仰等五宗七家都由这两支发展起来的。上次我们讲了青原行思禅师。

 

  行思禅师的慧根特好,上来即问六祖大师:“当何所务。即不落阶级。”现代人修行喜欢次第,一步步地走上去,祖师根基极好,直取究竟,不用次第善巧,一步到位。《金刚经》讲到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,心无所住,即一步到位。只要心无挂碍,即是到家之说,虽在途中,能做到路途即家乡。心无纤毫挂碍,即与本性相应,没落于任何阶级。这种本分事为不可思议境界,仅能自己体会,无法言说。行思禅师问六祖:做什么而不落于阶级?有阶级,即有所住,就得看破,破这个执著。这不能直接答,告诉你什么,即是给你个什么,让你有所住了。故六祖没直接答,反问:“汝曾作什么来。”你曾做过什么事情?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既然问这个问题,必有所指,那你做过什么?行思禅师的见地非常到位,说:“圣谛亦不为。”众人修行目标是什么?超凡入圣,证得圣人的水准。而行思禅师却说:圣人的这些功课我也不做,不落凡圣之见。但“圣谛亦不为”也是个见解,六祖抓住这句话追问:“落何阶级。”落在哪里?行思禅师答:“圣谛尚不为。何阶级之有。” 将自己的话加一扫荡,撇得干干净净。他们两人心无所住,虽大机大用起用对答,而其见地语言透彻超脱。当下,六祖即给他印证,让他做首座,领众修行,非常器重。

 

  禅宗形容这样的机锋问答,如盘走珠,如盘里一颗珠,一碰即跑;另种说法“急水上打球”。虽然他答的问题,看似有个点,但一碰这个点,瞬间就转了,能随时从自己的点上脱出,心无所住,旁人抓不到把柄,心无挂碍,这是种智慧的运用。

 

  若无智慧,遇事解不开,堵在心里而难受,不能面对,解决不了问题。若能觉察自己的心念,看破当下的问题,即会像禅师一样,能解决所有的问题。有言道“有佛法即有办法”,要看我们有没有智慧及力量去解决问题。这个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,没有过不去的事,完全可以做到没有痛苦,但要具足够的定力及智慧。有定力,才能看到问题,具智慧,方可解决问题。经常会自己难受,却不知为什么。这是什么?没有定力,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?莫名其妙地。常言“无明火”,无缘无故地就会生气,为什么?其实,心中已因某件事、或某些事堵住了,而自己未察觉,当别人做什么干扰了自己即会闷闷不乐,进而莫名其妙地发火,这全因无定力、无智慧。无定力,易受事物干扰,自己做不了主,别人讲一句,自己就不舒服,心动起来了。无智慧,把握不住当下的心念,跟着别人跑了,打妄想。要学祖师的智慧——及时看破。

 

  首先看破自己,不是去看破他人。看破别人的前提须先看破自己,若没看破自己,就不可能看破别人。自己的起心动念,自己最清楚,倘若连自己还未搞清,怎能有智慧去看破他人?!那只能是猜想——以已固有错误知见,去猜想、推测他人,不是真正地看到了他人。凡夫之所以谓之凡夫,就是以己无明错误知见臆测他人,并据自己猜测的结果而生气。别人讲了句善意的提醒,自己猜测:他为什么讲这个?是不是对我有意见?因这个结论生烦恼:噢,他对我有意见!我对他那么好,他为什么对我有意见?!妄想就这样打下去了。这些都是自己的揣测,不是真的,也许人家就是发的慈悲心,但自己没智慧看到,反以自己贪嗔痴的心去衡量,结果适得其反。所以,第一步要看破自己的心念,起心动念,不随妄想走,学祖师的智慧,看破自己。

 

  如何看破自己?念佛!没念佛时,心里打什么妄想一般看不到,很细微。开始念佛就会发现,自己妄念纷飞、心神散逸。这并不是妄想生起来了,妄想本来就在,自己没看到,通过念佛才看到这些妄想。看到了妄想,下一步才是解决,看不到,即谈不上解决。坐上看到自己的妄想怎么办?坐下觉察自己的心念如何处理?这些皆有方法。坐上,一心念佛,无论何事。念佛前发愿:念佛是为了脱生死,解决人生最大事,现在自己开始念佛,即使天塌下来,心也不动!念半个小时、一个小时,任何事都放一边,既不管也不想,唯一心念佛。发愿完坐下,不管天翻地覆、妄想纷杂,就专注一件事——一心护持自己的佛号,照顾自己的正念——念佛。

 

  念佛,不是抓得很紧不放,抓紧不放,实际上是在无形中排斥妄想。很多人,妄想很多,拼命地念阿弥陀佛,像用很大的力气排斥,不对!应轻轻松松地照顾好佛号,注意力不跟着妄想跑,保持轻松自然的状态。妄想来了,既不排斥,也不跟它跑,只是轻松自如地照顾好佛号,这与解脱、中道相应,这样子用功才能够上路。若佛号抓得很紧就偏了,这样用功不得力,已经上了妄想的当,排斥妄想,就是上了妄想的当。随妄想走,是上当,排斥妄想,也是上当。有取舍即不对,做到不取舍,只照顾好自己的正念。这是坐上的功夫——一心念佛,护持好正念,不随妄想走,下坐时回向“愿生西方净土中。。。”

 

  打坐时会遇到一些问题,平时想不通的事,经打坐心静下来了,突然想通了,忽然有了个很好的答案,会沾沾自喜,跟着这个答案走了,实际上是跟着妄想跑了。有这个答案是因自己心静而看到,不要怕失去,不管它,继续照顾佛号,心会随之更深入、得到更好的方案。因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全在我们面前,心越清净解决的方法会越到位,只要心清净下来,不怕没解决的办法。不要怕失去,这些智慧为众人本具,只因我们心不清净才迷失、遮住了,故而,坐上不要上这种妄想的当。平时众人还要做事、生活,坐下,该做什么做什么,做事一心地去做。有的事情,如扫地,可以边扫地边念佛,护持正念,认真地扫地。有些事不方便念佛,念佛会把事情忘掉,如银行点钞票,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,只能这样点,不能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,无法记数字。认真地做众人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情,即是护持正念,当然是正确的事。

 

  妄想起来,若与所做事无关,就不要管它,与所做事相关的思想,还要动,并不是在厨房,只管放水。。。围绕所做事而动的思想还是要动的,不是只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,坐在那里什么事都不会做了!有人学佛,不懂得,学着学着,学傻了,什么都不会做了。一念佛,什么都忘了嘛,路也不会走了,不知哪个路口向哪里拐了。事要认真做,只是轻轻照顾着佛号,该做什么还要认真做,这样没偏。

 

  坐上,要能培养自己的定慧力;坐下,能将定慧力运用起来,这是活泼泼的妙用佛法。不是只在某个角度,一心走路什么都不知道,这是不会用。说明他是太紧,没放松,没将自己真正智慧显发出来,这不对,学佛要学得活泼起来。佛法是觉悟的方法,令大家的生活更美好、解脱、自在、轻松,提高生活质量。祖师们为众人做了榜样,遇问题,不粘着,洞悉解决方法。

 

  这是行思禅师的机缘公案。行思禅师有个知名弟子叫石头希迁,上节已作详述。学公案即由公案得到启发,学习他们如何运用智慧——看得破,放得下。看得破,放得下,就能自在。

 

  今天继续讲南岳怀让禅师。《六祖坛经》这段讲得比较简单,《五灯会元》里有如下记载:

 

  “六祖大鉴禪师法嗣——南岳怀让禪师者, 姓杜氏。金州人也。於唐仪凤二年四月八日降诞。感白气应於玄象。在安康之分。太史瞻见。奏闻高宗皇帝。帝乃问。是何祥瑞。太史对曰。国之法器。不染世荣。帝传勑金州太守韩偕亲往。存慰其家。家有三子。唯师最小。炳然殊异。性唯恩让。父乃安名怀让。年十岁时。唯乐佛书。时有三藏玄静过舍。告其父母曰。此子若出家。必获上乘。广度眾生。至垂拱三年方十五岁。辞亲。往荆州玉泉寺。依弘景律师出家。通天二年。受戒后习毗尼藏。一日自叹曰。夫出家者。為无為法。天上人间。无有胜者。时同学坦然。知师志气高迈。劝师謁嵩山安和尚。安啟发之。乃直指诣曹谿参六祖。”

 

  “六祖大鉴禪师法嗣——南岳怀让禪师者, 姓杜氏。金州人也。” 怀让禪师姓杜,金州人。“唐仪凤二年四月八日降诞。” 四月初八出生,四月初八是浴佛节,跟释迦牟尼佛同一天出生。“感白气应於玄象。在安康之分。”他出生时天上出现祥瑞景象。“太史瞻见。奏闻高宗皇帝。”当时,朝廷掌天文历法的大臣——太史看到了,禀奏高宗皇帝——李世民第九子李治,李世民是唐太宗。“帝乃问。是何祥瑞。” 高宗皇帝问:是何祥瑞?“太史对曰。国之法器。不染世荣。”太史答:这是国家的法器,为弘扬佛法而来,不染世间的名誉利养——这人天生是出家的命。“帝传勑金州太守韩偕亲往。存慰其家。”唐高宗派金州太守亲自慰问其家。怀让禅师的出生祥瑞奇特,惊动了皇帝,帝派太守去慰问。“家有三子。唯师最小。炳然殊异。性唯恩让。父乃安名怀让。” 怀让禅师家有兄弟三个,他最小。“炳然殊异”,与其他兄弟截然不同,性情平和,懂得礼让。大家知道,《三字经》提及孔融让梨——孔融很小即懂得把好东西让给别人。怀让禅师从小为人品行非常好,具慈悲心,谦虚礼让,“父乃安名怀让”,故父亲为其起名怀让。“年十岁时。唯乐佛书。”十岁开始读书,但只喜欢佛教典籍。“时有三藏玄静过舍。”当时,一个三藏法师名叫玄静经过他家,“告其父母曰。此子若出家。必获上乘。广度眾生。”这个玄静法师也很厉害,告诉他的父母:这个孩子如果出家,必定开悟证果得大乘佛法成就很高,且利益无量无边众生。

 

  真正的大善知识出生均有特出异相,来头很大,如六祖,六祖怀胎六年才出生。出生时,夜里两个出家人至其家送名字——惠能;出生后,不吃母乳,半夜天人喂甘露,后成为肉身菩萨。

 

  “至垂拱三年方十五岁。辞亲。往荆州玉泉寺。依弘景律师出家。” 十五岁怀让禅师出家了。“通天二年。受戒后习毗尼藏。”之后受戒,毗尼藏——律藏,学戒。“一日自叹曰。夫出家者。為无為法。天上人间。无有胜者。”一日感叹:出家人做解脱事——无为法,不去造作,无所住著。无为法——不是什么都不做,而是心无所住。“天上人间。无有胜者。”天上、人间六道中,没有能超过出家人的。

 

  出家人,剃出须发出家——身出家,修行——心出家。在家居士,虽未像出家人样的剃度,但心在修行佛法。倘若心能从烦恼中解脱,看破自己的烦恼、看破那些名闻利养,从世间的轮回里超脱出来,身未出家、心出家,也是出家的一种,也算出家。出什么家?出烦恼的家。出家为四种:身出家、心出家;身不出家、心出家;身出家、心未出家,及身心均未出家。出家人,身心都要出家;在家居士没身出家的因缘,但,既然学佛就要有个目标——要心出家,从轮回中解脱出来,这是出家人。为无为法,时时都能看破——看破自己心念的执著,心无挂碍。宋无门慧开禅师言:“春有百花秋有月 ,夏有凉风冬有雪 ,若无闲事挂心头,便是人间好时节。”众人尽管做事、工作、穿衣、吃饭,但不要把那些闲事挂在心里:你对我好,我对他好,是是非非的。。。不要管这些。一旦有烦恼、有执著,要知道不是别人的问题,自己的心里执著了、挂碍了,所以自己的苦就来了。苦不是别人给的,是自己执著引起的,故而要看破自己执著的心,不要上它的当,做好该做的事。至于要想得到什么,只要我们做就好了,老天自有安排,交给佛菩萨。得到什么,不要去管,别人对我们怎样,也不要去管,只管好自己的心,这样“随缘消旧业”,可消除很多业障,逐步地走向解脱,学佛的人应该这样去做。

 

  “时同学坦然。知师志气高迈。劝师謁嵩山安和尚。”当时,有个同学坦然禅师,知道怀让禅师的根器好、志向高,即劝怀让禅师一起去嵩山参拜慧安国师。坦然禅师在慧安国师那里开悟了,怀让禅师则没有,因其因缘不在慧安国师处,慧安国师指诣曹谿参六祖。《五灯会元》有记载慧安国师与坦然禅师及怀让禅师的公案。

 

  慧安国师也很了不得,是五祖弘忍禅师的弟子,于弘忍禅师那边开悟,为六祖的师兄弟,寿至一百二十八岁。隋文帝时查验所有的私度僧尼,问慧安国师是什么名字,答:“本无名。”没有名字,随后躲于山中。隋炀帝开大运河时,“大发丁夫开通济渠。饥殍相枕”,饿死的人很多,闹饥荒,因朝廷做重大工程,征集粮食,很多人无法去种地,慧安国师乞食以救之,获救者众多。隋炀帝招请慧安国师面见请教,慧安国师不去,躲入大和山。隋炀帝至江都时,天下大乱,有本古书《隋唐演义》讲李世民、李渊、程咬金,十八路反王。那时,“海内扰攘”,慧安国师去南岳衡山,行头陀行,这讲了慧安国师修行的经历。“唐贞观中”,唐李世民时——贞观之治,“至黄梅謁忍祖”,参学拜见五祖弘忍禅师,“遂得心要”,证悟了,后去终南山修行。唐太宗去世后,高宗召请,他不去,“於是徧歷名迹。”皇帝知道他在那里,请他不去,还会继续找,所以去他方到处游历风景名胜,“至嵩少”,嵩山,又称少室山,所以叫嵩少。达摩祖师有部著作《少室六门》。慧安国师到嵩山说:“是吾终焉之地也。”就在嵩山建道场,自此诸多学人前去参学,那时坦然禅师及怀让禅师也去了。

 

  “有坦然.怀让二僧来参。问曰:如何是祖师西来意。”禅宗学人上来即会问:什么是祖师西来意?因禅宗的法,源于达摩祖师,达摩祖师来自印度,以中国来讲为西方、西天,祖师西来。古德有言,“祖师西来一字无,全凭心地用功夫”,教众人如何用心。如何是祖师西来意?实际是问:如何是佛法?或问:如何是佛? 慧安国师当下指点他:“何不问自己意。”反问他:你为什么不问自己的意?指示他:祖师西来这个意,不在别处,在你自己那边。你自己的意是什么?自己的意,即是祖师西来意。如有的祖师,学人问:如何是佛?答:你就是。直接告诉他。在此,慧安国师让他自己观察自己。

 

  佛是什么?觉悟。觉悟从哪里开始?从观察开始。若想觉悟,首先观察自己;若要身解脱,观察自己的身,若要心解脱,观察自己的心。没观察,才有疑惑、不清楚,自己亲自观察,会发觉这个思想,观察,深入观察。慧安国师立刻让他观察自己,回过头来问自己。问自己,就是自我的观察。

 

  近一段时间,我们教大家禅修——观呼吸,其实是用佛法来观察自己。念佛,其实也是在观察自己,通过一句佛号,把散乱的心,收拢回来。心收回来专注在佛号上,周围发生的一切,都在我们的观察范围内,时时刻刻觉察。透过观察,才能有对自我的认识,而不是自以为是。观察,不要掺杂任何自己主观思想,就是仔细察看;禅修的时候,就是观察。不参杂自己主观知见而观测,会察觉变化的规律,心越来越细,最后得以发现不同层面的思维。观察时,每个角度都是思想,但具有不同的层面:第一个层面,是因果,表相的变化;第二个层面,会发觉一切皆为梦幻泡影;最深的层面,会发现一切都是法性的妙用。这是岗布巴大师总结出来的三种正知正见。若想把这些变成自己的东西,也需要去观察。觉悟,觉,从观察得来的。大家修行止观,止——令心归拢,止于一,心专一了,才那观察,才观测得清楚。心散乱,就无法观察,像灯一直晃动闪烁,看不清东西;唯有灯不动,才能看清东西,因而要修止观,念佛包含止观。

 

  “曰。如何是自己意。” 坦然禅师和怀让禅师不懂是什么意思,立即问:如何是自己意?慧安国师告诉他们:“当观密作用。”从作用上观察。这两个禅师很会问,“曰。如何是密作用。”这个不好说了,“如何是密作用?”逼的慧安国师只能眨眼睛,不好说了,只能表示,似释迦牟尼佛拈花,只能表示,不能用语言描述了。慧安国师不是拈个东西,有的祖师直接拿佛尘一举,慧安国师开始眨眼睛,跟他挤眼睛了,“师以目开合示之”。坦然禅师机缘在这里,看到慧安国师眨眼睛,他就知道开悟了,“然於言下知归。让乃即謁曹溪。”但是怀让禅师还没开悟,慧安国师让他去参六祖。

 

  为什么称为慧安国师呢?隋炀帝、唐高宗都想请他去,他没去,到武则天、武后时又请,他就去了,这都是缘分,这些祖师都能看到这个机缘。我们一开始念的开经偈,就是武则天写的,“无上甚深微妙法,百千万劫难遭遇,我今见闻得受持,愿解如来真实意。”武则天看了刚译出的《华严经》,感叹太好了,即兴而发写下此开经偈,遂知武则天与佛法的因缘非常深厚。武则天请慧安国师,他就去了,“待以师礼”,与神秀禅师同在宫中,故谓之国师,“与秀禪师同加钦重。”

 

  当时慧安国师年纪已很大,一次武则天问他:“甲子多少。”年纪多大了?他说:“不记。”不是不记得,而是没去计较这个事,没去记多少。一般人,见面了解一个人都习惯问:“年纪多大了?叫什么名字?住在什么地方?”仿佛这是一个人的标签,这些东西代表一个人。其实这些只是暂时的,不能代表这个人的信息。年纪多大了?每年都会长一岁,住什么地方?也会变动,我们的习惯也会改变,这些都不能代表一个人,随时随刻都在变化,包括年龄身体。武则天又问:“何不记邪。”他其实是破世俗人对时间的执著,为什么不记呢?“生死之身。其若循环。环无起尽。焉用记為。”众人的身,有生有死,时时刻刻都在生灭,新陈代谢循环,有如旋火轮,生灭相续,往复流转,身体代谢,刹那刹那地变化,人生下来到死,几十年。死了之后是不是没有了呢?不是,是另外一个开始。恰如旋火轮,看似一个圈,随便指一点,它是起点还是终点?它既是起点又是终点,它在不停地变化着,因而不用去定位它,不要定它多少岁。如人,你说,五十、六十、八十岁吗?不是。我们已是无量岁!众人的生命之流是无量的,如一个循环,不能定一个点是多少。一般人是从生下来那时开始计,以前都没有去算,只算了一段,其实我们的生命之流很长,不单这一段。慧安国师指点武则天:不要执著这个。我们的生命通三世——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不只这一段,计这个只是一段而已,我们后面还有,故不用记。这是身体,新陈代谢不断地变化,还有众人的心,人由身心组成的。“况此心流注。中间无间。见沤起灭者。乃妄想耳。”心流注——众人心的作用,宛若河流,一直相续不断,“中间无间”,没有间隔。我们所见的生灭相——刹那生、刹那灭,是妄想,不是真心,真心无有生灭、无有间断。告诉武则天:我们所记的这个时间,多少岁,是妄想。“见沤起灭者”,沤——海里的水泡,波浪一起一伏,我们所见的这些,有生有灭的,都是妄想。“从初识至动相灭时。亦只如此。”从大家开始认识,到人死了躺在那边,其实全是个循环的假相、妄想,“何年月而可记乎”,没什么好记的,破时间相。

 

  以佛教的观点而论,时间与空间均是妄想,是众人自己构想出来的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一百年,我们认为很长,一个修行好的禅师,一入定就是多少年。虚云老和尚在终南山入定十五天,就像一刹那,转瞬间就过去了。他当时在煮芋头,打坐等芋头熟,旁人来拜访,他感觉就一会儿,其实已经十五天过去了,芋头都已长毛了。《高僧传》记载,玄奘法师西天取经路上经过一地,见紫云如盖——高僧入定的祥瑞气象,看到一人在山洞里尘土很厚,即用引磬给他敲出定来。他出定后,开口即问:“释迦牟尼佛出世了没有?”他在那里入定等释迦牟尼佛出世,一入定即是几千万年过去了。玄奘法师告诉他:“释迦牟尼佛已圆寂一两千年了。”他一听,马上又要入定,等弥勒佛。玄奘法师说:“你不要再等了,再等说不定弥勒佛也错过去了。” 这个高僧后转世为窥基法师。在他的境界里,没时间,定一下就到了。而我们从生下来到八、九十岁,经历了很多事情,很煎熬。这煎熬是什么呢?不是时间,而是众人的妄想。打坐若是腿疼,那个熬起来一分钟都觉得非常漫长;若舒服,一个小时也觉得过的很快,时间的长短都是自己的心念。

 

  诸位菩萨,虽然有的已经七、八十岁了,如果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、解脱的心情,你们是年轻的老菩萨——因为你们心解脱!年龄是可以超越的,完全是心情。有些人年纪轻轻的,心非常沉重,所以一切皆由心想生。

 

  慧安国师的这番话是指点武则天,她当时是皇帝,破她的时间相。如果我们念佛念得比较相应,一天天过得很快,而且念得很舒服欢喜。最要紧的是,不跟妄想走。安国师后活到一百二十岁。我们下面继续讲《六祖坛经》。

 


 

“初谒嵩山安国师。安发之曹溪参扣。让至礼拜。师曰。甚处来。曰。嵩山。师曰。什么物,恁么来。曰。说似一物即不中。师曰。还可修证否。曰。修证即不无。污染即不得。师曰。只此不污染。诸佛之所护念。汝既如是。吾亦如是。西天般若多罗谶。汝足下出一马驹。踏杀天下人。应在汝心。不须速说。让豁然契会。遂执侍左右一十五载。日益玄奥。后往南岳。大阐禪宗。敕谥大慧禅师。”

 


 

  “初谒嵩山安国师。安发之曹溪参扣。”前面我们已讲了,怀让禅师开始去慧安国师那里参学,安国师让他谒六祖。怀让禅师到曹溪礼拜六祖,六祖问:“甚处来。”什么地方来的?怀让禅师直接答:“嵩山。”六祖继续问:“什么物。恁么来。”什么东西把你拖过来的?禅宗一句话:“拖死尸的是谁?”众人天天在走路、吃饭,是谁让我们走路、吃饭的?人死了身体躺在那里儿就不动了,让我们身体动起来的,那个是什么东西?

 

  《六祖坛经》这里简略掉了,《五灯会元》中记载:当六祖问“什么物。恁么来。”时,怀让禅师无法回答,他还没悟到,“遂经八载”,经过八年的参学、想此问题,“忽然有省”。现代人叫他参禅,有人说:师父,我参了,参不到,弄不清楚。他想一下子立刻就解决这个问题,有个答案,一了百了。没那么简单!这个问题给你,给你的答案都不是你的,都是别人的,这个答案要自己得出来。比如师父叫你参, “念佛的是谁?”这是个非常彻底的问题,一旦明白了这个问题,你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。故,参禅不要急于求成,想得到答案,时时刻刻把这个问题放在心里。像出家人有时间,可以什么都不管,在家居士还要做事情,有时间就把这个问题拿出来参,直至参透为止。不要说,参不出来,就放一边,不参了。那不行,永远参不透!怀让禅师就六祖这个问题参了八年时间,过去祖师参禅都参许多年。参禅的好处是,于参的过程中,自己会发现很多问题,自己破除。因只要有东西,即与结果不符,会自动破除,参的过程既是观察、返观的过程。

 

  怀让禅师参了八年后,忽然一天有所启发,开悟了。“乃白祖曰。某甲有箇会处。”六祖说:“作麼生。”你说来听听。怀让禅师说:“说似一物即不中。” “什么物。恁么来”?说似一个东西就不对了。我们的本性无形无相,又可显现一切相,说任何一个相,都不是它的真相,所以怀让禅师说:“说似一物即不中。”说是某种东西,就不对了,不能代表它的本来。六祖看他说了一半了,空的一边有了,怕他落空,随即又追问,看他的见地:“还可修证否。”在答的基础上,进一步验证,看他是否真正到位。怀让禅师继续说:“修证即不无。污染即不得。”

 

  “修证即不无”不是有,不能代表有。说有修证,即著有了,他说的“修证即不无”。不无,一般学逻辑的人,西方的概念,反反是正,两个否定等于肯定,这样不无就是有。但,佛法中不是这样,佛法讲的中道是非有非无,令大家真正契入中道里,不能以无、有做答。有做答,即著有。为什么说不无?怕著有这边,他是表达中道思想。“修证即不无。污染即不得。”不是有修证,但还必须要修,每个人都要修,但不要有修的执著,心中无有修的挂碍。我们要不要修行?要修行!不修行怎么成佛?!如《金刚经》所讲:如何降伏其心?布施一切众生,布施后,实无一众生布施,无布施的执著;度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,而无一众生得度。即无论做何事,该做的,都努力、尽力去做到,并且做得非常圆满,但心里没一点的挂碍,没有“我做了这个事”,心存有所成就。无修无证,并不是什么都不做,而是尽力、努力地做圆满,心中没做的痕迹,这是“修证即不无。污染即不得。”本性什么东西能染污得上?没有,本来清净。

 

  怀让禅师表达了其修证及本有见地,是到位的。六祖恐其见到而未实在,即给予印证:“只此不污染。诸佛之所护念。汝既如是。吾亦如是。”这不染污之心,“诸佛之所护念”,不染污——心无挂碍,无挂碍的心。“汝既如是。吾亦如是。”你是这样,我也这样,十方诸佛都是这样,给他以肯定。 “让豁然契会” ,怀让禅师当下体悟到,是这样的。

 

  有时大家感觉自己的心,好肮脏、染污多、业障深,自忖罪孽重重。可以用禅宗的方法,去追问观察:这个染污的心在哪儿?藏在那里?什么形状?什么颜色?自己以为有,心里烦恼重,似是染污,若去观察,杳无踪迹,其实,是个假相。说染污,心染污了什么东西?认真观察,即知心从来未有一点染污。染污就是心里有东西,心里有什么东西啊?平时感觉心里难受、有烦恼,去观察,最简单的办法是观察它。倘若没力量,观不进去怎么办?念佛,借佛号的力量。甚至不用观察,佛号一念,就没有了。心里难受时,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,念念就消掉了,心专一时,这些染污都能消得掉。若还有些更微细的执著——轮回的根,则需智慧去深入破除。只有定力,无明心见性的智慧、不认识本质,只能降伏一时的烦恼。有定力,念佛至一心不乱,可以伏烦恼,但不能真正地解脱。一旦定力消失,做事时没定力,一对境界烦恼立刻会起来。

 

  念佛的益处——带业往生,带什么业呢?念佛至一心不乱,业伏在里面,不现前,临终时倘若业力现前,去不了西方。烦恼生起来,哪里去得了西方?!心一动就去不了,不要说生烦恼。临终时一定要一心不乱,哪怕是一念,阿弥陀佛,一念相应,就去了。那时,业是潜伏的,没现前,通常,要明心见性才能解决这个根本的问题——了生死。念佛把烦恼伏住了,临终那一刻与阿弥陀佛的愿力相应,一下子就可以去了。到西方后,在莲花苞里听法,至自己听明白了,莲花才打开——花开见佛悟无生,没明白时,就坐在里面听佛讲法,直至明白为止。去西方极乐世界是取这个巧,是特别方便的一个法门,让众生不用那么费力去明心见性。末法时代要明心见性,毕竟不简单,能念到一心不乱,已经是非常好了,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现在我们中华寺老菩萨们发心,每个星期共修念佛,很精进,非常好!要坚持念佛!在这个时代,能一心念佛解脱,相比其它法门,还是比较容易。虽是容易,但一定要发心真实地去做才行。古人言:一句阿弥陀佛,三岁小孩都会念,八十老翁不一定念得好。念得好与不好,是看心是否真诚、认真。至诚恳切,一心时,即与法性相应、与不染污相应、与解脱相应,才能去西方。禅宗是个很高的法门,达不到那个层次,我们可以净土法补上。

 

  怀让禅师当下开悟。开悟后,仍留在六祖身边,“遂执侍左右一十五载。日益玄奥。”开悟后,不等于立刻同佛一样。开悟,如初尝大海一滴水,悟后启修尚有很长的路要走、诸多习气要了,破一分无明,证一分法身,用功愈来愈细,智慧与日俱增,功行日臻纯熟,“日益玄奥”。开悟颇似刚初生的婴儿,虽是人,但还需培养、成长,长成后才能有作用。许多祖师开悟后,不是马上去讲法,而是找个山躲起来、住山修行,待功行成熟后,有人去参拜,或自己出来,有的则一辈子在山里修。“后往南岳。大阐禪宗。敕谥大慧禅师。”而后怀让禅师去了南岳,弘扬禅宗,称为南岳怀让禅师,皇帝敕封大慧禅师。

 

  下面是有关此机缘的解释。

 

  “【一】 祖意恐其见到而未实在,以云无物可似,莫又偏空了,故问曰还可修证否,用以考之。彼若曰可以修证,则知偏执于有矣,是未证到本来空者也,若言无可修证,则或偏空矣。乃答曰修证不无,污染不得,不无者,不偏于空也;不得者,不著于有也,此即真实相貌,妙在不污染,而不废于修证,世人有但知不污染之义者,往往偏于废修,执理而废事矣。又有不知本来不污染,复偏执于修证者,以为必有所得,皆盲修瞎练之流。祖见其已证入本来,的的是过来人,与未证者,截然不同,又恐其滑去而不敢承当,更著于修证,转以摇动根本,故即擒住不放,曰:即此不污染,与佛同量。即与佛心相印,当下决定,谓诸佛之所护念,彼此同如是,莫再犹豫进退可也。此等处,切莫放松滑过。”

 

  听怀让禅师讲“说似一物即不中”,“祖意恐其见到而未实在”,六祖怕其虽见到、心不踏实,又恐偏空,“故问曰还可修证否,”考他。“彼若曰可以修证,则知偏执于有矣,是未证到本来空者也”,若怀让禅师答:有修证,说明执有,未证到本来空;“若言无可修证”,就是偏空。

 

  现代很多人开口即说:无修、无证,这些是偏执于空,道理明白,但不会实际去做。无修无证怎么能成佛呢?故“修证即不无,污染即不得”,不无者,不偏于空亦不执于有,这句话很奇妙。“不无者,不偏于空也;不得者,不著于有也,此即真实相貌,妙在不污染,而不废于修证,世人有但知不污染之义者,往往偏于废修,执理而废事矣。”世间很多人,看书明白了一点佛理,知道心性本来不染污,本来是佛,那么做什么事情都不染污啦,因而依旧吃肉、坏事照干。

 

  过去有两个国王听了空意,一个就老老实实、心无所住地做事情;另一个听了之后,本来不染污嘛,我该干什么干什么,本来成就的,本来是佛。。。认认真真做事的国王,很快修成了佛,偏空的那个堕入了地狱。到地狱了还问祖师:本来说不染污,我怎么还会堕地狱?祖师告诉他:虽然是不染污,但因有执著,所以你才会堕地狱,你没通过修行,与不染污相应,还是执著了。地狱不是别人给他的,而是自己执著的后果。虽在地狱,还是不染污,因他有执著,所以在地狱受苦。学佛,要真正明了佛理的确切涵义。众生的法性一尘不染,问题出在自己的执著上,学佛就是破自己的妄想执著。

 

  “又有不知本来不污染,复偏执于修证者,以为必有所得,皆盲修瞎练之流。”有人不明佛理,不知道佛性本来不染污,认为修一分即得一分,以有所得心而修。比如,念一百句佛能得到什么,不是修的减法,而是修的加法。减法——通过念佛修行,破除自己的执著负担,修的解脱法。有人不懂,修:一天念多少咒,念多少佛,有多少功德,这个不对,修的加法。念佛的目的,其实不是我有多少功德,而是破除了多少烦恼执著,心越来越自在。外道就是修能得到什么,不知在心地上用功,心外求法,有所执著,故称为外道。

 

  “祖见其已证入本来,的的是过来人,与未证者,截然不同,又恐其滑去而不敢承当,更著于修证,转以摇动根本,故即擒住不放”。六祖见怀让禅师回答既没偏空,也没偏有,与未证到之人,截然不同,但气势还略欠一点,怕他滑掉,“不敢承当”。因法性极微妙,赤裸裸、净洒洒,无可把——分寸很难把握,重不得轻不得、进不得退不得。六祖慧眼观之,把握时机,为其加把力,“即此不污染,与佛同量。”即“诸佛之所护念。汝既如是。吾亦如是。”祖师的法眼看得非常准,就差一点点,推他一下,给予印证,“谓诸佛之所护念,彼此同如是,莫再犹豫进退可也”,令其当下契入。

 

  很多人说,禅宗修行靠自力,不是的!完全靠师父!我们努力有限、力量有限,没师父的指点,不行!特别是修行到后面,见解很微妙时,全靠师父的提拔。禅宗祖师锻炼学人谓之“拔楔抽钉”,众人的执著妄想如木头里的钉子、楔子根深蒂固,很难拔除!倘若没有祖师的那些手段,不知要经过多少世地修行,才得以慢慢成熟。由《五灯会元》可知,禅宗诸多的开悟皆是由师父给捶炼出来的。有本书叫《禅门锻炼说》,禅宗禅堂的那些规矩全部是为锻炼学人。我们修净土道场也有规矩,不能随便,戒定慧,每个地方、做每件事都要有规矩,无有规矩,不成方圆。这些规矩是为破除我们的执著,而不是为限制大家,执著破除了,才能得解脱。

 

  怀让禅师座下出了个弟子,马祖道一禅师。西天般若多罗——达摩祖师的师父,于达摩祖师来中国前,般若多罗告诉达摩祖师:东土日后出一马驹,踏杀天下人。即预言,怀让禅师的弟子——道一禅师,会度很多众生。道一禅师下面出的,不算一般开悟的人,领众修行,当时很有名气的大善知识八十四位。

 

  下面讲道一禅师开悟的公案。怀让禅师在南岳时,马祖道一禅师也在南岳,已打坐二十多年,禅定功夫很好。怀让禅师见到后问马祖:你打坐干什么?马祖答:作佛。一天,怀让禅师拿一块砖头在马祖打坐的旁边磨,马祖不理解了:这个老和尚拿个砖磨什么?问他:磨砖干什么?答:磨砖做镜子。马祖说:磨砖怎可以做镜子?怀让禅师反问:“磨甎既不成镜。坐禪岂得作佛。”磨砖既然不能做镜子,坐禅怎能作佛?马祖知道遇到了高人,便请教:“如何即是。”怎样才能作佛?怀让禅师说:“如牛驾车。车若不行。打车即是。打牛即是。”牛驾车,车若不走,是打车,还是打牛?

 

  这个比喻,通俗易懂,且直指心要。坐在那里的是身体,他一坐就二十多年,不是初修的。我们初修的肯定要坐,不坐心定不下来,最好一天坐二十四小时念佛。马祖坐了二十多年,坐上的功夫已经成熟,偏执于坐了,所以怀让禅师破他这个坐的执著。祖师的每个手段、指点都有其用意,不是一概而论。 我们初学,坐上的功夫还没有,与马祖不同,所以我们一定要坐,要从坐开始。如果坐下来心都不能安静,你说动中能安静吗?不可能的!这是个训练的程序。因人而异,这叫对机说法。

 

  有些研究佛法的学者,没有修行的体验,不懂佛法是对机——根据学人的根基,随粘解缚,却评头论足说:佛法研究已久的人,若还信佛,则是愚痴。为什么呢?他们认为:佛一会儿说空,一会儿说有,颠颠倒倒地。这是学者,研究佛法没修行的。他们没修,不懂得佛每句都是对机的,随粘解缚。有人学了一知半解、自己没学透,看到别人打坐说:打什么坐!生来坐不卧,死去卧不坐,一具臭骨头,何为立功课。马上就说别人,他不了解人家的情况。要熟悉了别人的状况,才可指点,不能随便搬祖师的话说别人,这叫不对机。若指点别人,也要看别人执著在什么地方,把人家的执著拿掉,那叫帮助别人。而不能看别人那个相,以祖师的话来教训人,就不对了!众人通常易犯的毛病,是拿佛法戒定慧的准则,去规范别人:这个人哪里做得不如法,那个人哪里做得不如法,佛经里是怎么怎么说的。。。不了解别人的情况,没把这个拿来照自己,去照别人了,这不对!我们所学,全是用以提高自己的工具,把自己提升上来了,看清别人的真实情况后,顺时施宜地去帮助他人。有时知道别人的情况,还不一定能帮,要考虑到别人能接受的程度,讲这句话,别人能接受多少。虽然你讲得百分之百的对,但别人恼羞成怒,帮不了!让他因此生嗔恨心,反而堕落。所以即使知道,也不一定能讲,要看别人可以接受多少,相应地讲一点,让人家生欢喜心,这才能增上。做祖师不容易,要对机说法。初学的人,要能管好自己就不错了,随喜赞叹别人,顺时施宜地帮助别人,不要讲别人,讲不到位。为什么?我们连自己都看不清楚,怎么能看清别人?修自己,这最重要!

 

  怀让禅师问马祖:“如牛驾车。车若不行。打车即是。打牛即是。”大家都知道,车不走,肯定打牛了,打车没用!车的动力是靠牛拉的。马祖当时没说话。怀让禅师接着说:“汝学坐禪。為学坐佛。若学坐禪。禪非坐卧。若学坐佛。佛非定相。於无住法。不应取捨。汝若坐佛。即是杀佛。若执坐相。非达其理。” 马祖执著于坐,怀让禅师点化他。“ 一闻示诲。如饮醍醐。”马祖听后,如饮甘露,非常欢喜,破除了他那个层面,当下开悟。

 

  马祖道一禅师当时度化了很多人,其中以一极简单的方法度化了他的嫂子。“得道莫还乡,还乡道不香。”此句来自马祖。马祖回家乡想传法、度化家里人,乡里的百姓一看是哪家某某的儿子,一轰而散,只有他的嫂子对他非常恭敬,问他:怎么才能开悟解脱。他告诉他嫂子一个方法说:“如果你真的相信我,那就找个鸡蛋用绳子吊起来,每天把耳朵贴在鸡蛋上听,什么时候你能听到鸡蛋跟你说话的声音,你就开悟了。”你看,禅师怎么教化人?即法无定法。根据她的智慧,设计出来一个,对他嫂子有用的方法。这个法,一定要他嫂子对他有信心的前提下,才有用。如果任何一个人,你告诉他:挂个鸡蛋,等鸡蛋跟你说话就开悟。有几个人相信?!很少有人相信。肯定会说:这个骗人的!但是,马祖的嫂子相信了,她没事的时候就去听这个鸡蛋,一天在她专心听的时候绳子断了,鸡蛋啪地一声掉在地上,她由此而悟道。禅师教化人的方法,很有手段。这并不是神话,一个是祖师的善巧,二是我们的信心,善巧与信心,二者合在一起,事情肯定成!佛法就是这样。大家修行净土,一定要有信心念佛,才能去;没信心,念得三心二意,去不了。马祖的嫂子对马祖深信不疑,听这个鸡蛋就是培养她的专注力,专注这个鸡蛋时,即不会管其它东西了。听鸡蛋讲话,就要认真地听,心要静下来,马祖用这个善巧方便培养其定慧力。在专注时,一旦有什么响动,说明机缘成熟了。啪,一下子契入了本性,就开悟了。

 

  同理,念佛也一样,相信释迦牟尼佛所说:一心念佛,即能往生西方。这个最重要,信心,二要发愿——去西方,而后还要有行动,信愿行三者,缺一不可。要有马祖嫂子这样的信心,相信释迦牟尼佛,我们这样一心念佛,绝对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!没事就念佛。要想成就,第一个要素是信心,与这个净土法门——这是释迦牟尼佛的善巧方便,给众生这样好的一个法门,只要一心念,肯定能生西方,故而对净土要有信心。其它的,学禅修、放生,做其它事,是培养资粮。一个是正修,一个是助修,需有帮助的力量,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福德因缘,有时会产生些障碍。我们念佛就是一心地念,故要对净土有信心。今天就讲到这里。过两天,我就回国了,今天是今年最后一讲,我们明年继续学习《六祖坛经》!

 

  我们回向:

 


 

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,
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,
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,
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 


 

阿弥陀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