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祖坛经讲记

 

发布: 2019-02-17 19:22:07   作者: 觉融法师   来源: 加拿大中华寺   

 


 

第四十四讲

 


 

大众请合掌:

 


 

南无本师释伽牟尼佛(三称)

 


 

无上甚深微妙法,
百千万劫难遭遇,
我今见闻得受持,
愿解如来真实意。

 


 

阿弥陀佛!

 


 

大众请放掌。

 


 

  自2015年起,照续法师邀请我来中华寺,与诸位一起学习《六祖坛经》。因未限定讲法时间,故於讲解过程中,以经文为启发,穿插了诸多相关的日常用功方法和实修的指导,以及有关的历代祖师大德公案典故。由于涉及面广,内容丰富,历经三年,尚未完成,迄今乃第四年。照续法师要求今年将《六祖坛经》全部讲完,说:“可能对大家来说,《六祖坛经》太深了,听起来云里雾里的。” 《六祖坛经》相对较深奥,侧重智慧,且为“不二”的智慧。考量到听众的根基及基础,我已于课程中进行了适当调整,未按《坛经》原有高度讲述。

 

  大家虽修净土,念佛求生西方,但并非只念佛这么简单。念佛本身的含义是觉悟,以阿弥陀佛的愿力为引导方便善巧,以佛号为工具,以自我的身体力行行持为功行,而发愿求生西方,这样的解脱方法。尽管信阿弥陀佛,愿意去西方,一心念佛,加上阿弥陀佛的宏大愿力接引,可以往生极乐世界,但于念佛的过程中,若无智慧,难达一心。许多人有体会:“不念佛不觉有妄想,一念佛则妄想纷飞,不知来自哪里。以至过去的,和从未想过的念头都会冒出来。感到恐惧,不知如何办。”前段时间,有些人问一法师,念佛遇到此类情况该怎么办。这个法师不知如何处理,来找我。这种情况下,就需要智慧。为什么不念佛感觉不到妄想?因未发现自己的妄想,并不是没有妄想。平时众人心粗,不觉察,心里无光明,看不到自心的灰尘;念佛使心专一,加之佛号的加持,即可看到自心的妄想。看到了妄想应如何处理?这需要智慧。若将妄想视为一个实在东西,试图抗拒它、逃避它,就是错误的,是智慧上、见解上出问题了。首先,要认识妄想。妄想是个什么东西?妄想本来就是假的,只是个念头而已。认识妄想,需要以智慧仔细观察:这个妄想从何处来?向何处去?住在什么地方?通过观察,看清其实质,知道它如幻如梦,本质似团云雾,并非实有。认清后,再遇妄想,既不会恐惧,亦不上当,轻松坦然面对,安住于佛号,不受干扰,长久以往,心渐安定。这个问题,前面我曾反复讲过多次,阐述了智慧的重要性,并一再强调念佛一定要有智慧。妄想具多个层面,智慧亦有多个角度,得以看破不同的妄想。

 

  下面继续讲《坛经》机缘品,84页最下面一行。

 


 

“永嘉玄觉禅师。温州戴氏子。少习经论。精天台止观法门。因看维摩诘经。发明心地。偶师弟子玄策。相访。与其剧谈。出言暗合诸祖。策云。仁者得法师谁。曰。我听方等经论。各有师承。后于维摩诘经。悟佛心宗。未有证明者。策云。威音王已前即得。威音王已后。无师自悟。尽是天然外道。曰。愿仁者为我证据。策云。我言轻。曹溪有六祖大师。四方云集。并是受法者。若去。则与偕行。觉遂同策来参。绕师三匝。振锡而立。师曰。夫沙门者。具三千威仪。八万细行。大德自何方而来。生大我慢。觉曰。生死事大。无常迅速。师曰。何不体取无生。了无速乎。曰。体即无生。了本无速。师曰。如是。如是。玄觉方具威仪礼拜。须臾告辞。师曰。返太速乎。曰。本自非动。岂有速耶。师曰。谁知非动。曰。仁者自生分别。师曰。汝甚得无生之意。曰。无生岂有意耶。师曰。无意谁当分别。曰。分别亦非意。师曰。善哉。少留一宿。时谓一宿觉。后著证道歌。盛行于世(谥曰无相大师。时称为真觉焉)。”

 


 

  永嘉玄觉禅师生于温州,我来自温州,常住在温州。温州有个永嘉县,永嘉大师的舍利塔在彼,几年前重修,净光塔地宫定期开放,让大众瞻仰。

 

  “永嘉玄觉禅师。温州戴氏子”,永嘉禅师俗姓戴。戴姓是温州大姓,迄今遍及世界各地,每年全世界范围的戴氏家族大聚会。去年聚会在温州我所在寺庙附近,达几万人之多。

 

  “少习经论。精天台止观法门。因看维摩诘经。发明心地。”大师少年出家,研习经论,精通天台止观。

 

  天台宗為中国佛教的八大宗派之一。天台祖师智顗法师,世称“智者大师”,创立并发扬光大了天台宗,陈、隋两朝廷都对他相当尊重,是隋炀帝杨广的师父、国师。天台山国清寺,是隋炀帝杨广斥资兴建的皇家寺院。在天台传承系谱上,智者大师虽是四祖,实乃天台宗真正的创始人。智者大师从于慧思禅师,慧思禅师的师父是慧文禅师。慧文禅师学行精严,读龙树菩萨《中论》“因缘所生法,我说即是空,亦为是假名,亦是中道义”偈颂,朗然顿悟,依此偈而建宗旨,弘扬《法华经》,法华三昧,《法华忏》,修苦行,传授予弟子慧思禅师。慧思禅师,也悟入法华三昧,而开大乘止观法门,教化众生。大乘止观亦以龙树菩萨《中论》的四句,“因缘所生法,我说即是空,亦为是假名,亦是中道义”,空假中三观为宗旨而弘扬。天台宗以念《法华经》、拜《法华忏》为行门,证得法华三昧。净土宗以念佛为行门,禅宗以参禅为行门。昔智者大师一次诵《法华经》证得法华三昧,当下入定,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。出定后,就将自己的所悟境界请师印证,得到慧思大师的印可与赞许:“非尔弗证,非我莫识。”意思为:“唯汝这等根机,方可证得法华三昧,只有我这样的师父才能了知。”自此智者大师,以《法华经》开宗演教。开宗需建立一套完整的修学体系,佛教义理理论体系,及实践修行体系。也就是说,天台宗有其独立、自成一体的修行体系。如,中国的华严宗,亦是祖师根据《华严经》开宗,建立了理论及修持的体系。因智者大师居天台山,故人称天台宗。

 

  止观有诸多种,天台宗的止观,有小止观和摩诃止观。智者大师有三部最著名的经典:《摩诃止观》,《法华文句》,以及《法华玄义》,共称“天台三大部”。《摩诃止观》是智者大师所著渐次、不定、圆顿三大止观著作中最高阶段的《圆顿止观》,常人看不懂。《法华文句》是对《法华经》的经文,作逐句注释开解。《法华玄义》以五重玄义详释《妙法莲华经》标题,概说此经的要旨。大家可能听说过,智者大师讲解《法华经》,讲第一个“妙”字,一个字讲了三个月!后人称颂为“九旬谈妙”。他以一“妙”字囊括了全部《法华经》的架构及旨意,称为《法华玄义》。后来天台乃至他宗讲经法师,均依照智者大师的判教方法而诠释佛经典:释名、辨体、明宗、论用、判教,每讲之前皆有玄谈。即讲经前,首先通释一部经的大纲及主要内涵,让听众心中有个概念,以方便内容的贯通。

 

  天台的止观,针对不同的根机,有:圆顿止观、童蒙止观、大乘止观。去年,普清法师在中华寺开办禅修,给大家讲过童蒙止观,又称小止观。小止观是智者大师为其俗家兄长陈鍼所说。陈鍼时为官,有人为其算命短寿。陈鍼听后很恐惧,告诉智者大师,请求延寿之法。大师观其根机,专门撰写《童蒙止观》授予了兄长。陈鍼依大师的教导,日夜修习从不懈怠,果然延长了寿命。通俗讲,止观是修定,止是定,观是智慧,观察。为何修止观可延寿?人的寿命以什么为根据?有人寿命长,有人寿命短。庄子云:“真人之息以踵,众人之息以喉。”认为,人的寿命取决于其一生的呼吸次数。根据业力,人一出生,此生的呼吸数量已定。因此,在同等呼吸次数下,若能延长呼吸的长短(时间),便可延年益寿。譬如,每分钟,有人呼吸二十次,有人呼吸十次,有人仅呼吸二、三次,差距很大,寿命肯定不同。心若平静安详,则呼吸细而长,一呼一吸,时间很长,而心浮气躁、怒火冲天,就气息短促喘息。故,暴躁易怒之人影响寿命,习禅之人心平气定,益寿延年。

 

  止观,止是“息”义、“停”义,停止妄想。平日众人,妄想来,妄想去,心很散乱。止住妄想用什么方法?并非排斥它,而是专一,妄想来了,做到不随它跑。这应该没问题。凡夫的主要问题,是跟妄想跑,一遇境,心立即跟着跑了。现在要做到:止于一,外不随境界转,内不跟自己的妄想跑,这即是止,要心里专一。心专一后,心里会慢慢趋于平静。从止的角度讲,念佛其实也是止的功夫。提起一句佛号,专注在佛号上,以佛号为拐杖,不被妄想之风吹跑。止使心平静下来了,为何还要观呢?要了生脱死,单凭止功夫不行。因止的功夫是无常的,不可能永远处于止。遇境心动,止即消失,心就不平静了,故还需借助观的功夫,以保持止的稳固,心的平静。观,观察。心为什么会动?心动的原因是自己的认识出了问题。对事物、境界,执著为实有,心中存分别概念。例如,心中有“这是好人,那是坏人”。见自认的“好人”,生欢喜心,见自认的“坏人”,生厌恶心。自己感觉,欢喜与厌恶之心,自然而生,不假操作。“好人”、“坏人”源自自己对人的不同认识,这种认识是否一成不变呢?不是,只是自己的一个暂时判断,一个念头。然而,众人自己往往将这个念头当作真实的。若不明晰这个“好人”“坏人”的判断仅是个念头,并不实在,即会上这个念头的当,跟着跑。所以要做到是,通过止的力量,在心专一的基础上,仔细观察自心,观察自己的这些判断。平日心散乱,即看不进去,也看不清楚自己的这些妄想念头,亦无力量撼动这些分别念。心静下来,具心力了,再来返观自心,即会发现这跳动的“好人”“坏人”的念头。此时,深入观察探究:这个念头从哪里来的?往哪里去?住在什么地方?其本质是什么?这即是观察,运用禅定心观察自心。之后会发现:这些念头仅是暂时的假相,皆是相对、不可得、不真实的,从而将这些妄想全部破除。然后进一步地深入观察,最后会觉察一个不生不灭、从无增减的本体,光明无碍、具足慈悲的一颗真实之心。由观认识到事物的本质,因而破除了所有虚幻的妄想、执著、分别的概念束缚。只有止,而概念未破时,心受固有观念影响。籍观而破除后,再对境,则认知迥然不同。看一切平等,无“好人”“坏人”之分。“好人”“坏人”只是相对而言。一个盗贼,常人认为是坏人,但其家人则不同,认为他是好人,他偷东西为养家活口,他的孩子知道这是他父亲,慈悲地照顾他。因而“好人”“坏人”并不绝对,完全是自己的概念。“好人”“坏人”并不固定,“坏人”经学习佛法,明白后,可转变为“好人”,慈悲布施帮助别人;“好人”若遇不如意事动烦恼,也会干坏事。所以“好人”“坏人”不是绝对的,无实质概念。籍由观看破这些妄想,不要执著于自己的知见,“我认为这样,我认为那样。。。”凡夫的认为,均源于执著分别,并非正确见解。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有:“慎勿信汝意。汝意不可信。”这是针对凡夫,及初果、二果、三果阿罗汉而言。初果至三果,虽见地正确,尚有贪嗔痴慢,五利使已尽,但五钝使还未完全清除。对四果阿罗汉,佛言:“得阿罗汉已。乃可信汝意。”因断除了我执,心中纯净了。

 

  平日不要自以为是,与人争得面红耳赤。无论何事,不要与人争,应退一步,看清楚,根据别人的需求、自己的能力,给予相应的帮助。自己首先不能生烦恼,若自己生烦恼,肯定是自己的错。不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,不看人家的承受力,而完全照自己的想法做,当别人接受不了时,还指责人家,这样做不对!这是大家常犯的毛病。自己帮别人,人家不听,自己很生气,好心做坏事!这是以自己的框框去硬套别人,弄得别人不高兴,自己也很烦恼。问题出在没智慧,既看不破自己的执著,亦辩不明他人的需求。做事需要好的发心,更需要有智慧,懂得如何去做。故止观很重要,观察自己,观察事物。

 

  永嘉禅师,对天台止观非常精通,看透了自己的妄想习气,心很清净。后读《维摩诘经》,彻了心地。

 

  《维摩诘经》这部经典,其中的主角人物,是古佛再来维摩詰大居士。出家人的“方丈”之称,源于《维摩诘经》。维摩诘居士的卧室一丈见方,即是“方丈”,但其“方丈”可容大千世界。维摩诘示现生病,动一心念:“我生病,释迦牟尼佛应派人来探望我吧。”佛陀于是派大弟子,舍利弗、大迦叶、目犍连等大阿罗汉前去代为问疾;但这些大弟子们都曾被维摩诘教训过,认为他们的智慧与维摩诘相距甚远,不敢前往。佛陀改叫弥勒等菩萨去,不料他们也认为自己无法胜任。最后只有派文殊菩萨去看望维摩詰居士。于是,八千菩萨、五百声闻、百千天人,一起跟随文殊菩萨,浩浩荡荡地前往探望维摩诘。维摩诘与文殊菩萨的问答及过程,形成了一部圣典——《维摩诘经》。其中最著名的乃“不二法门”。在诸位菩萨一一论述了入“不二法门”后,文殊菩萨问维摩诘他的“不二法门”为何?维摩诘居士默然无言。文殊菩萨叹道:“善哉!善哉!乃至无有文字语言,是真入不二法门。”

 

  六祖大师所传之禅宗,实为高妙深奥的不二法门。“不二”听来很玄奥,我举个简单的例子说明。大家看到这尊佛像吗?都看到了。能看的是我们,所看的是佛像。众人之所以能看,是因为心,心能看。能看的心,与所看佛像的分界点在哪里?若分界点在佛像之前,不包含佛像,那我们就应该看不到佛像。众人平时的错觉,总以为,能看的是“我”,所看的是“它”,为二个独立分隔的物体。通过智慧去观察,会发现:能看之心与所看之物,其实不可分隔,是一不是二,为一体,找不到分隔点。故古大德云:“天地与我同根,万物与我一体。”即是佛经所讲的“不二”法。众人认为有我的心,与外境相对。一旦通过智慧的观察,破除了“我”,就发现万物与自己是一体,无有障碍隔阂。似冰溶为水,即与万物相容,倒进杯成杯型,注入碗呈碗状。众人之心,若通过智慧、修行,将我执这个冰块溶化了,即能与一切含灵、天地万物和谐共融无碍,亦不受任何伤害。无我,谁也不能伤害。伤害需要找个东西,没东西就不能伤害。水有形状吗?水没形状。砍不断、无法固定。所以,不想受伤害的最好办法是无我,把自己的“我执”放出去、破了。要无障碍,是这样做;要解脱,还是这样做,即破除我执。佛学经典中多次探讨并论证过,一切痛苦源自我执,一切解脱始于无我。故而,修行的核心,就是破除我执。《维摩诘经》所讲的“不二”,即万物与己为一体,本身是一,不是二。为何说“不二”而不说“一”呢?因万物一体又能显现千变万化,故说“不二”。

 

  永嘉大师止观修得极好,后读《维摩诘经》。《维摩诘经》所讲即禅宗的心地“不二”法门,而“发明心地”,即开悟,明心见性,认识了自己心地的本来面目。

 

  “偶师弟子玄策。相访。与其剧谈。出言暗合诸祖。” 六祖的弟子玄策禅师偶然相访,与之畅谈,颇为投机,玄策认为永嘉禅师的见地与诸祖暗合默契,相应合法度,知其已开悟。

 

  “策云。仁者得法师谁。曰。我听方等经论。各有师承。后于维摩经。悟佛心宗。未有证明者。”玄策问:“仁者于哪位老师门下得法?” 永嘉禅师说:“我听大乘方等经论,各有师承,后于《维摩诘经》中得悟禅宗要旨,未有证明之人。”隋唐法师讲经论,皆有师承。方等经——大乘经典的总称,为天台判教的讲法。天台宗判教,将佛说法分为几个次第:第一“华严时”,对法身大士、大成就者说《华严经》,“如日初出,先照高山”;第二“阿含时”,度阿罗汉而说《阿含经》;第三“方等时”,进一步引导阿罗汉回小向大说大乘的《方等》经典;第四“般若时”,说《般若经》;第五“法华、涅槃时”,说《法华经》、《涅槃经》。这是佛陀教化的过程。佛陀在方等会上,让小乘人回小向大,赞叹大乘功德的经典,称为大乘《方等》经。后永嘉禅师读《维摩诘经》悟佛心宗。佛心宗,又称心宗,即禅宗。因此而开悟,明心见性,他自己也知道,但未有师父印证。见性之人,自己知道,而且很清楚。

 

  “策云。威音王已前即得。威音王已后。无师自悟。尽是天然外道。” 玄策说:“在威音王佛出世前,还可以说有无师自悟之人;威音王佛出世后,声称无师自悟者,尽是天然外道。” 威音王——即威音王佛,本初佛,本初佛之前没有佛。密宗的普贤王如来也是本初佛。本初佛代表法身,一切从法身起,法报化。玄策告诉永嘉禅师:无师自悟者,没人证明的,“尽是天然外道”。为什么这样说?有师父证明与无师父证明,有何区别?无师父证明,有时还会有疑问,自己认为:“我开悟了。”即使开悟透彻,但仍存一分“我认为”,或者自认已开悟,其实不一定是真开悟。这些微细的欠缺,自己看不到,难以破除干净。尚存一念概念,就会是个障碍,故禅宗祖师讲:“有悟,迷还在。”一个真正开悟,透彻到位之人,会与大家融为一体,无你我分别,不会格格不入。若还有你我之别,不能说没悟,最起码是不到位,还未打破迷与悟的概念。后面这层微细的我执,很难看破,故要师父的证明。证明之目的,是印证是否真到位,以助学人破除微细的知见,这是一定要师父证明的原因。

 

  “曰。愿仁者为我证据。策云。我言轻。曹溪有六祖大师。四方云集。并是受法者。若去。则与偕行。”永嘉禅师听罢,说:“望仁者能为我印证。”玄策答:“我人微言轻,曹溪有六祖大师,四方参学者众集,均得教受正法。你若去,我可与你一同前往。” 人有其证量与身份。六祖所传禅宗,肇始于释迦佛陀传大迦叶、阿难,代代相传一直到达摩祖师,由达摩祖师来中国传慧可,经历代诸祖,到五祖弘忍,至六祖惠能,递代相传。在历代传播的过程中,也有众多开悟之人,但法祖只有一个。唯道盛德隆、具广大弘法力度及因缘之人,堪能胜任法祖。故而,玄策激励永嘉禅师同去曹溪,面见传承禅宗正脉的六祖,以求印证。也说明,玄策禅师是个真实的悟者,知道自己的轻重,全然依法,为对方着想,无世俗之见。当时曹溪四方云集,很多禅师去参拜六祖,在座下学习,开悟的很多。

 

  “觉遂同策来参。绕师三匝。振锡而立。” 于是永嘉禅师与玄策一同前来参谒六祖。他一进门,绕祖三圈,振响锡杖,立祖面前,也不礼拜。昔日的禅师,不务虚名,唯认见地,“大丈夫膝下有黄金”,真有法之人,才拜,无法的人不拜!并非,听说是个大师父,见了倒头就拜。他要验证六祖是否名副其实,故绕祖三匝,站立不动,振响锡杖,直以本分事与六祖相见。

 

  前面我也讲过个公案,天龙一指禅。俱胝和尚住庵时,有位尼师前来参礼。她围著俱胝和尚绕了三匝,一振锡说:“道得即住下跟你学。道不出我就走。”如是问了三遍,俱胝和尚不知所以,一句话也答不出。他虽住山,但还未开悟。俱胝和尚礼貌地说:“天色已晚,你就留在道场住一夜吧!”尼师仍说:“道得即住。道不出就走。”俱胝和尚又无言以对。尼师离去后,俱胝和尚慨叹道:“我虽处丈夫之形,而无丈夫之气。不如离开这里,往诸方参寻知识去。” 当晚,做了个梦,护法神告诉他:“不须离此。将有肉身菩萨来為和尚说法。” 俱砥和尚听后,特备丰盛食品恭候。十几天过后,果然杭州天龙和尚来了。俱砥和尚连忙迎礼、款待,饭后将尼师前来问难情景,详细演示给天龙和尚。当说到“道”时,天龙和尚竖起一个指头,俱胝和尚见状当下大悟。从此,凡遇有人请示佛法,他只竖起一根指头,其他一概不说,教化了许多人。他门下有个小沙弥见到了,俱胝和尚不在时,他也学师父那样,竖起一根指头指示请法人。有人就告诉俱胝和尚,说:“你门下的小沙弥也会佛法,只要有人问他,他也学你那样,竖起一根指头。” 其实小沙弥不懂,装模作样,只知样子,不明内涵。为什么一指,就是佛,他不知道,见师父这样,他也这样,以为这样就是。为破其执著,一天,俱胝和尚预藏一把刀在袖子裡,把小沙弥叫过来问:“听说你也会佛法?”小沙弥答:“是啊!”俱胝问:“如何是佛?” 小沙弥马上竖起一根指头,俱胝禪师飞快掏出刀,将小沙弥的那根手指一下子斩掉了。与生死大事相比,这手指头太微不足道了!小沙弥痛得大叫,当下开悟!他悟到,不在这个指头上。什么是佛?觉也,灵觉。斩时感觉到了:不是这个样子,内涵在觉上。前几天,西藏的明就仁波切讲禅修,讲到觉、觉照、觉性,这与禅宗有类似之处。

 

  禅宗有许多“绕师三匝,振锡而立”的公案,是从永嘉大师开始的,为验证。

 

  “师曰。夫沙门者。具三千威仪。八万细行。大德自何方而来。生大我慢。”六祖见状,已识其机,故问道:“出家人应具足三千威仪、八万细行,大德从哪里来?为何如此傲慢无礼?” 永嘉大师的表现与通常的我慢不同,六祖故意考验他。虽然,表面看永嘉大师以本分事相见,但里面如何?六祖特作此语以引之,观其如何应对。就像,欲知某人见地,以一问句:“这是什么?”作引子,看对方怎样答。有真见地之人,即会道出本分事,否则道不出,东扯西扯半天也讲不清楚。沙门——出家人,中文译为“勤息”。“勤”修戒定慧,“息”灭贪嗔痴。出家人的行持,以及行住坐卧应有的威德和仪则,应非常严密谨慎,落实得体到位。

 

  “觉曰。生死事大。无常迅速。” 永嘉大师答:“生死是人生的大事,生命无常,来去迅速。”学佛的第一大事,即是了生死。生命有限,随时会消亡,故要放下万缘,专注了生死,顾不得区区威仪与细行了!平时也要时时警觉,自己在干吗?是在了生死吗?自己要明确:以了生死为重,还是世间的财色名食睡为重?!心念应放于何处?心念在财色名食睡上,即造轮回业;心思在了生死上,即种解脱因,要这样地检验自心。这并不是要大家平日什么都不做,只在家诵经念佛。在家居士不同于出家人,有家庭成员、社会责任、自己也要吃饭,需要做事情。但,做事与被事所牵引有大区别,做事不等于不能用功,做事时也可用功,要学会把功行用在做事上。有人说:“做事时,无法用功。”不是这样。六祖在《坛经》中有讲:“世人若修道。一切尽不妨。常自见己过。与道即相当。”做事并不妨碍修行,关键看如何用心。要时时观照,发现自己的问题:做事时是否起心动念?有无贪著?有无迷失?这是关键。这需要有基本的定慧力基础,否则看不到自己的心念,修止观、念佛都是培养定慧的力量。具备了一定的定慧力,做事时就能对自己的起心动念,举手投足,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,正念不失。不会出现:“噢,刚才干什么呢?”“刚才想什么呢?”这类现相。无定慧力,做事就会丢三落四,被事情牵着走,甚至生烦恼。所以,做事情可以用功,但首先要培养定慧力。大家来佛堂,就是学习如何用功,培养自己的定慧力量。念佛培养专注力,听经闻法培养智慧的力量。具备了定慧力做事,才能运用定慧,而看到自己的起心动念。不好的念头,不随它走,保持正念,把握自己的方向,不会迷失流浪,这样地用功,方可了生死。人生的第一大事就是了生死。有人说:“等明天再说吧”,“等我老了再说吧”,“等什么事情做完了再说吧”。。。了生死,绝对不能等,等到最后,就没机会了!人生短暂,生命有限,转眼无常即来索命!世间有太多的警示:每时每刻,有各种各样人去世,小孩子、学生、中年人、老人。。。不知何时,就会轮到自己。人终归有一天要故去,故不能等!再则,定慧心力的造就,绝非一蹴而就,需要一个培养训练的过程。既然已认识到,就要从即刻起发心,提起正念,向此方向努力奋进!

 

  “师曰。何不体取无生。了无速乎。” 六祖听后立即征问:“为何不去体会无生,了悟生命来去本无迅速呢?”速度是个概念,乃众人的错觉妄想,时间、空间亦复如是。六祖根据永嘉禅师的前句而指点他:生死如何了?看破生死!生死是个生灭心、妄想心,看破了即知,无生死可了!了即是了这个妄想心!看破这个妄想,就能超脱生死。速度是时间相,也是妄想,为何不去观察、体会、看破呢?

 

  “曰。体即无生。了本无速。”永嘉禅师答:“体取即知本未曾生,了悟则知本来无速可言。”

 

  “师曰。如是。如是。”六祖点头印可道:“如是!如是!”六祖知永嘉禅师能够照破自己的妄想概念及种种束缚,掌握了解脱生死之法,故给予印证。

 

  “玄觉方具威仪礼拜。须臾告辞。”通过简短对答,永嘉大师已明确六祖乃毋庸置疑的祖师。此时,为表对祖师的敬意及印证的礼谢,才具沙门威仪、展坐具参拜六祖大师。他心地洒脱,见大事已毕,于本份事上已了无一法可得,不必留学于六祖座下,须臾告辞。

 

  “师曰。返太速乎。” 六祖遂乘机再勘之,问:“刚来就走,是否太快了?”若人心中有事,有挂碍,即会来去匆忙。若无挂碍,走也可以,留亦无妨。

 

  “曰。本自非动。岂有速耶。”永嘉禅师随即应声答道:“本来无动,岂有迟速?”本无来去动转,哪有来去匆匆之言?

 

  “师曰。谁知非动。” 六祖追问:“谁知道没动?”近一步验证是否看到本体,是否到位。如禅宗参禅“念佛的是谁?”平时念佛,“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。。。”自己返观,“这个念佛的是谁呀?”

 

  “曰。仁者自生分别。” 永嘉大师扫得干干净净,答:“是仁者自心起的分别!” 哪里有谁呀?如若有东西,也是你自己分别出来的。譬如,问:“念佛的是谁?”许多人答:“念佛的是我。”也有答:“是佛性”,“是本体”。。。搬一堆出来,这些都不到位,尚有概念框框。永嘉大师心地清净,具足智慧,回答极为到位,无一丝痕迹,当下看破对方话中把柄。

 

  “师曰。汝甚得无生之意。” 六祖闻言故意赞道:“你已深悟无生意旨!”此言具双面刃,既是赞叹印证,亦是个陷阱。现在有些人说:“某某法王说我可以了,我已开悟了,让我传法。”到处吹嘘宣传,可永嘉大师不上当。

 

  “曰。无生岂有意耶。”永嘉大师深谙个中消息,无论赞叹毁谤,心不动,不落圈套,故反而问道:“无生还有甚么意呢?”意——分别。

 

  “师曰。无意谁当分别。”六祖又问:“没有意义,谁来分别呢?你怎么知道的?”一般人认为,知道即是分别心,但此处分别不同于凡夫分别。凡夫分别有执着,为比量;此处分别无执著,乃现量。

 

  “曰。分别亦非意。” 永嘉大师道:“分别亦非意!”如《维摩诘经》所云:“能善分别诸法相,於第一义而不动”。心中清清楚楚,知道如何做,但不为是非好坏而动。六祖与永嘉禅师,经几个回合的过招,相互验证。

 

  “师曰。善哉。少留一宿。”六祖见其悟证甚深,由衷地赞叹道:“很好!请小住一晚吧!” 永嘉禅师见祖师挽留,即住了一宿,这仍是一种考验。当时人称永嘉禅师为“一宿觉”。

 

  其实,众人生活中的每一步,均是一种考验,看自己是否存有粘着。无论做何事,观察自心,有无牵挂、有无执著、有无束缚、有无偏颇。如心柔软、无偏颇、立场,即对;倘若有分别角度,“帮这人,不帮那人”,就不对了。虽所做之事正确无误,但就知见而言,已偏,不圆满。平时做事,要以六祖的“随粘解缚”为准绳,按实际情况、根据因缘而做,而不是依照自己的分别判断。诚然,这需要智慧。首先,要以五戒十善为基准和方向。做事时,要心无挂碍,不跟妄想走,一步步真正去做。

 

  “时谓一宿觉。后著证道歌。盛行于世(谥曰无相大师。时称为真觉焉)”。后,永嘉大师著一首千古不朽的《证道歌》,流传于世。“君不见。绝学无為閒道人。不除妄想不求真。。。”写得非常之好,大家有机会看看《永嘉大师证道歌》。后永嘉大师诸弟子结集整理了禅师生前著作及上堂开示禅要,传至印度、日本、等世界各地,其影响极大。永嘉大师的著作传到印度后,更被尊为《东土大乘经》。唐朝僖宗赐谥为无相大师,时称“真觉”。

 

  今天,简单地讲解了永嘉大师的这段机缘。

 

  以此讲法、闻法之功德,回向在座诸位的一切历代祖先、冤亲债主,愿业障消除、福慧增长、往生西方极乐净土!愿大家及家亲眷属,家庭和睦、身体健康、一切善缘速成、早日圆满福慧资粮、成就无上佛果!

 


 

  我们回向:

 


 

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,
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,
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,
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 


 

阿弥陀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