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可以更慈悲 (30)
顶果钦哲法王说明《菩萨37种修行之道》(30)

 

发布: 2018-06-22 15:04:00   作者: 顶果钦哲法王   来源: 加拿大中华寺转载   

 


 

原颂:嘉瑟·戊初·东美
开示:顶果钦哲法王

 

  • Default
  •  



     

      F.智慧波罗密

     


     

    (30)

     


     

      只透过其他五种波罗密而缺乏智慧,

     

      无法获致圆满证悟,

     

      因此,培养结合善巧方便的智慧,

     

      离於三种概念,

     

      乃是菩萨的修行。

     

      佈施波罗密、持戒波罗密、忍辱波罗密、精进波罗密和禪定波罗密能够帮助你积聚功德,但它们仍然和概念有所关联,唯有智慧能够圆满积聚功德;这种功德能够让你证得离於所有概念的本初明觉。佈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和禪定可以被比喻為五个没有智慧之眼的盲人,永远无法找到通往解脱堡垒的道路。事实上,唯有智慧的伴随,佈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和禪定才配得上“波罗密”的称呼。波罗密的字面意义是“渡至彼岸”——越过痛苦与无明之洋,渡至超越轮回与涅槃之概念的彼岸。

     

      智慧波罗密有三个面向,也是证得智慧波罗密的三个次第。第一个面向或次第是透过听闻教法而养成的学识智慧。第二个面向或次第是透过思考这些教法的意义而生起的智慧。第三个面向或次第是从禪修中生起的智慧(79)。

     

      身為修行者,你首先要像一隻蜜蜂在花间採集花蜜。在你听闻和学习教法的阶段,要仔细地全盘学习,既要学习字词,也要学习意义。然后,你应该要像一头野兽,不满足於理论的理解,前往山间僻静处,远离世俗生活的所有奔忙庸碌。随著专一地修行,你会发现教法的甚深意义。最后,当你把教法付诸实修,使其融合成為你的一部分时,你应该像一个被打入坚硬地面的桩。在禪修期间,你不受念头的动摇,保持坚定不移。从内在斩除所有存在与不存在的有限概念,直接正视万事万物的究竟本质。

     

      因此在这裡,我们触及了六波罗密的核心,智慧不只是六波罗密的首要,也是六波罗密的生命力。证得智慧是究竟的目标;这也是各派教法被传授的原因。

     

      就智慧的第一个面向而言,為了圆满透过听闻教法而养成的学识智慧,要研习的经典包括所有的大乘教法:而大乘教法被形容為“甚深而广泛”。甚深的教法是指解释空性的教法;广泛的教法是指解释菩萨道之不同次第的教法(五道、十地等)。甚深的教法包含在《三摩地王经》(The King of Concentrations Sutra) 和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(The Great Compendium Sutra)等经典之中。广泛的教法包含在《大乘庄严经论》、《现观庄严论》及其他经典之中。其他的论著则以让佛法追随者容易瞭解的方式,来阐释佛陀话语的智慧涵义。你应该从一个具格的上师那裡,听闻这些教法。

     

      然而,仅仅听闻教法是不够的——即使连牲畜也能够听闻佛法被教导的音声。第二个面向或次第,是去发展藉由思考教义而生起的智慧。思考你已经听闻的教法,提取其中的精义,如此一来,教法不只是停留在智识的层次。对佛法的意义生起信心是重要的,你也要确定已经正确地瞭解佛法的意义。不论要从事什麼样的修行,你都必须非常仔细地思量。在上师的协助之下,厘清所有疑虑和犹豫。尤其,你要清楚地记得上师告诉你可能生起的所有障碍,以及你在修道上可能產生的越轨偏差。然后,当你準备把教法付诸实修的时候,你就会像展开一段旅途,而你具备完整的知识以面对所有可能的不同情况,并拥有一切所需的金钱来负担所有路上的花费。

     

      一些教法所解释的意义属於暂时的、方便的或世俗諦的;另一些教法所解释的意义则直截了当、确定,或属於胜义諦的。在这两者之中,究竟的意义比较重要。因此,你应当努力认识究竟的意义,并加以熟悉。你愈去闻、思佛陀的话语和伏藏教法 (80),你就会更加瞭解教法的意义,对其更有信心和把握。黄金被提炼的时候,要一再重复融化和汲取纯金的提炼过程。同样的,透过一再地思考教法的意义来提升你的瞭解,你将对教法的究竟意义生起清晰的信心。

     

      闻和思将斩断比较粗重的误解。但唯有透过禪修,把由禪修所生起的究竟智慧融合成為你的一部分,才一能够消除较细微的误解。為了引生究竟智慧,你要前往一个僻静之处,尽可能地禪修,修持止与观来了悟空性,也就是一切现象之究竟本质。这就是由禪修所生起的智慧。认清一切现象的本质是空,即是认清所有教法的究竟意义。

     

      透过对空性的理解,你将瞭解,你和他人之间没有差别。你将离於我执,慈悲将自然而然地生起,你将毫不造作地利益眾生。到了那个时候,即使是為了利他而奉献生命等大菩萨的行為,对你来说都不困难。你将能够在许多劫之中,毫不费力地从事利他的行為。在了悟空性的基础上,每一件事情都毫不费力地发生。这个时候,佈施、忍辱等所有其他的波罗密,都配称得上是波罗密,因為它们已经完全超越了迷妄。对於一个了悟空性的菩萨而言,要去解脱的眾生的数量和解脱一切眾生所需的时间,既不会让他们產生气馁沮丧的感受,也不会让他们生起骄慢。一种遍摄的慈悲在你的证悟心中自在地生起;这种慈悲离於所有主客之概念。了悟自我和他人是平等的,你保持如本初虚空那般不变不移。

     

      源自经验而对空性產生彻底的瞭解,是对治相信有个我、有个真实存在的自我之唯一解药。一旦你了悟空性,你对这样一个自我的所有执著,都将消失无踪。对空性的了悟将如同明亮灿烂的太阳从天空升起那般闪耀,把黑暗转化成為光亮。

     

      起先,你必须藉由深刻且仔细地思考上师的口诀教导,来获得对空性的瞭解,直到你真正地认识空性為止。在你最初认识空性的时候,你的空性觉受并不稳定。為了使其稳固,你要融合座上修法和座下修法。试著不要倒退落入凡俗的迷妄,而要在所有的日常活动之中,保持空性的见地。如此一来,座上修法和座下修法将相辅相成。最后,你可能会达到座上修法和座下修法没有分别的境界;到了那个时候,你将不再远离空性。此即所谓的证得大平等舍。在这种大平等舍之中,对一切有情眾生的慈悲将自然而然地生起——因為你愈了悟空性,妨碍慈悲生起的障碍就愈少。如此一来,你就会拥有一种天生自然的能力,能够毫不费力地利益他人,如同在一百个盲人之中,其中一个盲人恢復了视力,能够带领所有其他盲人。

     

      若未了悟空性,慈悲是有限而狭窄的,如《瑜伽师地论》(81) 所解释的,无量慈、无量悲、无量喜和无量舍有三个相继的层次。我们先从慈心开始,首先,无量慈是以有情眾生為焦点。你要记得,一切有情眾生都曾经是你的父母,你希望他们都拥有快乐。这种形式的慈是每一个人(从凡夫俗子到菩萨)所共有的。

     

      在第二个阶段,无量慈以现象(诸法)做為物件。修行者认识到,在胜义諦之中,没有什麼事物具有任何真实的存在,但他们仍然希望在世俗諦如梦如幻的实相之中,一切眾生都能够获得快乐。寻常人不明白这种慈心,但对根基乘的修行者(声闻佛和缘觉佛)和大乘的修行者(菩萨)而言,这种慈心是共通共有的。

     

      第三种、也是最高层次的慈心,则没有所依所指的物件,超越任何客体(受者)的概念。从禪修的开端,修行者明白空性是自我和他人的本质,如天空般离於所有戏论。这种缺乏实体存在、无所不在、栩栩如生、不断散放出慈心的本质,是明晰而自然的。在本质上,这种慈心离於所有的概念,没有任何目标。它超越做者、受者和行為本身的三种概念。这种慈心只见於大乘佛教之中。

     

      这三种相继的层次也适用於无量悲、无量喜和无量舍。

     

      刚开始,智慧波罗密的修持应该要依照次第来完成。首先,把你的修行分成数座;在座上修法期间,你观修空性。在座下修法期间,你研习中观的哲学体系,来增进你对空性见(the view of emptiness)的瞭解,直到你对它有把握為止。中观的见解能够使你瞭解世俗和胜义二諦,瞭解一切现象如何透过因与缘的结合而生起,有助於认识胜义諦。

     

      当你的修持比较稳定时,你就不再需要刻意去观修空性;它将融入成為你理解的一部分。你将达到这样的境界:看清空性和慈悲、空性和现象、胜义諦和世俗諦本来是一体的,而不是像山羊的两隻角那样是两个分别的实体。你空性的见地愈广大,对现象能够随著因果业报法则而有无穷展现的理解就愈清晰。而菩萨即是从无别於慈悲的空性中显现。

     

      这是大乘和密咒乘、中观、大手印和大圆满等所有不同教法的究竟果实。这些教法最重要的要点是去透过自身的觉受来获得对教法的了悟,如果光是嘴巴说说是没有多大用处。简单而直接地说,在你的心相续之中发展圆满智慧(般若智慧),乃是菩萨的实际修行。

     


     

      (79) 扎楚仁波切和明雅•昆桑•苏南针对智慧波罗密的三个面向所做的详尽论释,请参见附录四。

     

      (80) 伏藏是莲师為了后世眾生所封藏的甚深教法,并且根据莲师的预示,在适当的时间下,由成就者,也就是伏藏师或 “德童” (terton) 取出。

     

      (81)《瑜伽师地论》(Bodhisattva-bhumi, The Levels of the Bodhisattvas,藏文byang sa),是第四世纪印度伟大的大师无著的著作。参见参考书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