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可以更慈悲 (35)
顶果钦哲法王说明《菩萨37种修行之道》(35)

 

发布: 2018-07-26 16:50:07   作者: 顶果钦哲法王   来源: 加拿大中华寺转载   

 


 

原颂:嘉瑟·戊初·东美
开示:顶果钦哲法王

 

  • Default
  •  



     

      III.修学如何戒除负面情绪

     


     

    (35)

     


     

      当情绪变成串习,

     

      很难用对治来戒除。

     

      因此,怀著观照和警觉,

     

      紧握著对治的武器,

     

      在执著及其他负面情绪生起的刹那加以摧毁,

     

      乃是菩萨的修行。

     


     

      不论你正在从事什麼样的修行,它必须是一个有效的解药,来对治你的负面情绪,以及你认為事物真实存在的信念。

     

      任何情绪在最初都只是一个微小的念头或感受,然后变得愈来愈强大。如果你能够在念头初生的刹那,即加以认清,很容易让念头消退平息。在那个阶段被认识出来的情绪,如同晴朗天空中的一小片云朵,不会带来任何雨水。

     

      另一方面,如果你没有觉察到这样的念头,让它们扩张增生,那麼很快地,它们将会一个接著一个、迅速成為一连串的念头和感受。你将发现自己愈来愈难以破除那强大的情绪,也很难去阻止这个情绪可能引生出来的负面行為。如同《大乘庄严经论》所告诫的:

     

      情绪摧毁自己、摧毁他人,也摧毁戒律。

     


     

      在《入菩萨行论》中,寂天大师把负面情绪比喻為必须被击退的敌人。但是他指出,负面情绪不像一般人类的敌人,它们没有任何可以撤退的处所。你只要认清负面情绪的本质,就能加以根除:

     

      悲惨的烦恼,被智慧之眼击溃!

     


     

      在对抗情绪时,如果你失去警戒,即使只是失去片刻,都要立刻恢復警觉,如同一个在交战中的剑客,必须立刻拾起从手中滑落的剑。在情绪生起的刹那,你应该要有使用对治解药的念头。如果佛法不能阻止你放任负面情绪,佛法还有什麼用处?如同种敦巴所说:

     

      任何能够对治情绪的,即是佛法;

     

      任何不能对治情绪的,即不是佛法。

     


     

      事实上,我们没有时间可以浪费。如果你被一枝毒箭射中,你会让箭插在肌肉中,还是立刻把箭拔出,让血液从伤口流出来?

     

      寂天大师也说:

     

      心的大象流浪徘徊,

     

      将使我们沉沦至最深地狱的痛苦,

     

      世间的野兽儘管狂野,

     

      却不会為我们带来如此的灾难。

     

      但是,如果心的大象被观照之绳系缚,

     

      所有的恐惧将自行消失,

     

      所有的善德将唾手可得。

     


     

      当耶喜·措嘉(Yeshe Tsogyal)问莲师:“谁是最糟糕的敌人?”莲师回答:“障蔽的情绪。”

     

      嘉瑟•东美做出结论:

     

      在两座修法期间,

     

      训练自己控制三毒的念头。

     

      这个训练不可或缺,

     

      直到一切念头和现象生起為法身為止。

     

      嘛呢巴,记住,只要你有需要,

     

      就运用这个训练,

     

      绝对不要放任迷妄的念头 (88)。

     


     

      因此你要时时保持警觉,观察心的活动。想一想,从过去的无数生世以来,你可曾不受迷妄和负面情绪的控制?受到迷妄和负面情绪控制的结果是,你必须一再地经历生、老、病、死的痛苦。儘管如此,你仍然执著轮回,仿佛轮回是一个快乐的处所。你把短暂无常的事物视為永久。你疯狂地积聚你将永远无法持有的财產,永不满足。可以肯定的是,此时此刻是你开始观察你的心的最佳时机。

     

      立刻觉察在心中生起的每一件事物,仿佛你在观察镜中的脸庞。把情绪视為敌人。这些敌人已经毁了你过去的生世,如果你没有在它们出现的时候,立刻斩草除根,它们也将毁了你的来世。没有一个情绪是无法根除的,因為情绪只不过是念头,而念头如同在虚空飘移的风,念头空无一物。

     

      然而,如同一个位高权重的人会发现他的忧虑和困难增加了,当你立下要从轮回解脱的雄心壮志,你也会发现,念头和串习似乎比以前更强人,数量也更多。如果你立刻受到它们的控制,你的修行将被打断。你的修行或许会停滞,停滞到最后你变得像一个老隐士,只对赚钱感兴趣。或者你会走上智识的道途,永无止境地求取更多的知识。但如果你能够透过修持止与观来降服狂野的情绪,必定能够在修道上稳定前进。

     

      心散乱时,你甚至不会注意到自己被蚊子叮咬。心平静时,你会立刻感觉到蚊子的叮咬。同样的,心需要放鬆安静下来,才能够觉察到心之空性。為了这个缘故,我们要修止。而透过这样的修行,即使是一个拥有强烈情绪的人,也将逐渐获得自我控制和内在的寧静。心达到放鬆专注的稳定状态时,串习会自行消失,利他和慈悲将自然而然地形成、扩展。最后,你将在究竟本质的不息之流中,达到自在的状态。

     

      為什麼所有眾生在轮回中流浪?如同月称所说:

     

      眾生先想到“我”,然后执著於自我;

     

      眾生想到“我的”,然后执著於事物。

     

      因此,眾生像水车上的吊桶般无助地转动,

     

      出於慈悲,我向这些眾生顶礼 (89)。

     


     

      佛性存在於所有人的心中,我们却没有认识到它的存在;相反的,我们误把透过佛性自然展现的力量所生起的事物(宇宙及其六道轮回、在六道轮回中各种身相的眾生,以及八识)视為是外界的、与我们自身分离的事物。这种二元分立的认知导致了自我与他人的分别,并且从中生起了这样的串习:我们都必须珍爱自己,重视自己远胜过重视他人。无明,以及相信有一个“我”的错误信念,乃是这一切的根源。如果你相信有一个自我的错误信念消失了,“他人”的概念也会消失。你将了悟自我和他人在本质上是平等的。

     

      把每一件事物区分為自己和他人,是执著与嗔恨这整出戏码开始上演的方式。“他人”的想法只在有“自我”这个想法时,才会產生。没有“我”的想法,“他人”的想法如何能够生起?当你认清“我”的空性时,你也认清了“他人”的空性。当无明消失,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分别也消失了。你不再把人们看待為必须征服的敌人,并且把朋友和亲戚视為如梦般的幻象。

     

      念头生起时,要觉察念头所包含的负面串习,并且应用适当的对治解药。举例来说,如果你想到某一个人,并生起这个人是“敌人”的想法,那麼切勿让嗔恨生起。相反的,你要对这个人生起大慈,仿佛他是你最亲爱的朋友。如果执著生起,你要把这个人视為幻象,并且记得,任何聚合的事物註定要分离。当执著平息消失之后,你将不会為来世积聚串习或业的种子。把无量有情眾生区分為朋友和敌人,只会使你的心超载。相反的,你要简化每一件事物,把每一个人视為你仁慈的父母。

     

      只有一个全知的佛知道,你在多久以前落入轮回的迷妄之中;在轮回的迷妄之中,你已经度过了无可计数的生世。一切有情眾生必定曾是你某一个生世的父母。瞭解这一点,对一切有情眾生生起深刻的、无分别的慈心。

     


     

      (88) 嘛呢巴(Mani-reciter)是指持诵嘛呢的人,也就是持诵观世音六字明咒的人。在此,“嘛呢巴”是用来称呼佛法修行者的一种充满感情的辞汇。

     

      (89) 这个著名的引言来自月称的《入中论》(Madhyamaka-avatra),从应成中观派的观点详细说明了龙树的中观哲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