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可以更慈悲 (16)
顶果钦哲法王说明《菩萨37种修行之道》(16)

 

发布: 2018-05-10 14:33:56   作者: 顶果钦哲法王   来源: 加拿大中华寺转载   

 


 

原颂:嘉瑟·戊初·东美
开示:顶果钦哲法王

 

  • Default
  •  



     

      (II) 把两件让人难以忍受的事用於修道

     

      这两件事分别是:(a) 待人仁慈而被以无礼回报,(b)羞辱。

     

      (a) 如何把 “待人仁慈而被以无礼回报” 用於修道

     


     

    (16)

     


     

      被我视如己出地来关爱的人

     

      待我為仇敌,

     

      如母亲爱生病的孩子一般更加爱他,

     

      乃是菩萨的修行。

     

      如果你善待他人而期待有所回报,或希望人们仰慕你是一个菩萨,这就是一个错误。这种态度与菩萨的真正发心之间有天壤之别。你不但不应该期待任何回报,当人们忘恩负义时,你也不应该感到丝毫的困扰。你為某个人冒了生命的危险,但那个人可能用怨懟、仇恨或伤害来回报你的仁慈。然而,你只应该更加爱他。只拥有一个孩子的母亲,不论孩子做了什麼,都对他充满爱意。当她哺育孩子时,他可能啃咬她的乳头,使其严重受伤,但她永远不会发怒,或爱他少一点。不论发生了什麼事,她都将竭尽所能地继续照顾他。

     

      许多人没有你所拥有的幸运,得以遇见一个上师,因此他们无法脱离迷妄。不论他们的行為有多麼恶劣,他们比任何其他人更需要你的帮助和慈悲。你总是要记得,伤害你的人完全是情绪的受害者。想一想,如果他们能够远离这些情绪,该有多麼美好。当一个轻率粗心的孩子无礼地对待一个体贴周到的大人时,那个大人不会感到愤怒,反而会试著用大爱来帮助孩子有所改善。

     

      碰到一个伤害你的人,等於碰上一个珍贵稀有的宝藏。尊敬那个人,善用这个机会来根除你的缺患,在修道上有所进展。如果无法对那些恶劣对待你的人生起慈悲,这是你的心尚未完全转化的微兆,需要更加精进努力地转化你的心。

     

      真正的菩萨从来不希求回报。他出於天生的慈悲,自然而然地回应他人的需求。因果报应不爽,因此菩萨利他的行為肯定会结出果实——但他从来不有所指望。他从来不会去想,人们没有表现出足够的感激,或人们应该待他更好。但如果某个曾经伤害菩萨的人,后来改变行為举止,走上修行的道路,获致解脱,将使菩萨感到全心的欢喜和满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