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可以更慈悲 (21)
顶果钦哲法王说明《菩萨37种修行之道》(21)

 

发布: 2018-05-10 15:08:49   作者: 顶果钦哲法王   来源: 加拿大中华寺转载   

 


 

原颂:嘉瑟·戊初·东美
开示:顶果钦哲法王

 

  • Default
  •  



     

      (b) 如何把贪欲的物件用於修道

     


     

    (21)

     


     

      感官的享受如同盐水,

     

      尝得愈多,口愈渴,

     

      立即捨弃所有会引生执著的事物,

     

      乃是菩萨的修行。

     

      不论你今天享有什麼样的舒适、财富、美貌和权势,都是过去生世从事一些微小善行的结果。不论你拥有多少的舒适、财富、美貌和权势,永不满足是一般人的特徵。你或许拥有多过你实际需要的财富,你或许胜过眾多对手,你或许拥有亲密的朋友和亲人,但这些永远都不够;即使金币如下雨般从天而降,也可能都不够。当你对所有令人嚮往的事物 (64) 的渴望变得如此根深蒂固时,试著去满足你的渴望,就如同饮用盐水——喝得愈多,愈感到口渴。

     

      “不满足”的毁灭力量可以由顶生王 (65) 的故事来说明。顶生王在过去的生世积聚了大量的功德,然后投生成為一个转轮圣王。他逐渐登上天道不同层次,最后达到三十三天(the celestial Heaven of the Thirty-Three)的层次。在那裡,他能够和天神中的天神帝释天共用王座。帝释天拥有许多劫的寿命,能够享受如意树的果实,饮用仙湖的甘露,用身体散放出来的光芒照亮整个宇宙。顶生王本来能够继续享受如此精緻的快乐,但他想要杀害帝释天,好让自己变得更有权势,成為宇宙中最伟大的人物。这个念头恰巧在他的功德耗尽时生起,他痛苦悲惨地死去,堕入凡俗的世界。

     

      细看古往今来大城市中的生活,你会看到人们狂热地累积持续增加的财富,却仍然毫不满足地死去。阿底峡说:

     

      放弃对一切事物的贪欲,

     

      保持无贪无欲。

     

      贪欲不会带来快乐,

     

      它斩断解脱的生命。

     

      知道如何满足於你所拥有的事物,即是拥有真正的财富。过去伟大的圣哲和隐士具有满足于他们所拥有的事物、满足於他们的生活方式的能力。他们居住在僻静处,以洞穴為住所,以最少的必需品来维持生命。

     

      当你知道如何去判断什麼是足够的,你将不再受到渴望、贪欲和需求的折磨。否则,如俗话所说的:“渴望如同一条狗—— 它得到的愈多,想要的愈多。” 佛陀的追随者,阿罗汉和声闻(shravaka),仅仅拥有橙黄色的袈裟和一隻托钵。他们用一生的时间来从事甚深的禪定。那是他们让自己从轮回中解脱的方式。他们不嚮往财富、名声或地位;他们认為这些事物毫无意义,毫不犹豫地把它们留在身后,如同尘土中的唾沫。如今人们忙碌地追求物质,全神贯注於自己能够得到什麼。结果,闻、思、修退减了,佛陀的教法也随之衰微。

     

      事实上,闻、思、修是永不足够的唯一事物。甚至连最博学多闻的圣哲(例如世亲 (66):他记忆了九百九十九本重要的论著),都不曾认為他们已经达到学问的顶峰,并明瞭仍然有大量的知识要去学习。菩萨婆素拔陀(或 “世贤”,Kumara Vasubhadra)亲炙一百五十位上师,但没有人曾经听他说自己已经领受了足够的教法。智慧主文殊师利通晓一切,行走宇宙十方之所有净土,不断请求诸佛為了眾生来转动大乘教法的法轮。

     

      因此,你要满足於拥有的凡俗事物,但绝不要满足於佛法。如果你对凡俗的贪爱和厌恶永不满足,又不渴望佛法,你只会愈来愈向下沉沦。

     


     

      (64) 在此,扎楚仁波切(Dzatrul Rinpoche)的论释包括一个针对酒、肉和性的危险所做的长篇陈述。见附录二。

     

      (65) 这个故事被记录在描述佛陀前世的《本生经》(Jataka tales)之中。顶生王(King Mandhatri)藏文“噶拉努”(Ngalenu),在毗婆尸佛(Buddha Vipashyin,即“胜观佛”)时期的一个前世,曾经是一个小男孩。他遇见正要去化缘的毗婆尸佛,立刻对毗婆尸佛生起巨大的信心,而想要供养毗婆尸佛,但是他只在口袋裡找到一把豌豆。他以供养的手势把豌豆扔向毗婆尸佛。四粒豌豆落入毗婆尸佛的托钵,两粒豌豆落在毗婆尸佛心间的位置,一粒豌豆则卡在毗婆尸佛的袈裟之中。如此的供养的结果是,这个小男孩转世成為统御四大洲的顶生王,最后达到 “三十三天”(Heaven of the Thirty-Three)的层次,与连续三十七位帝释天共用王座。根据《本生经》的另一个版本,这个小男孩在施行供养的最后,以一种负面的态度把四粒豌豆丢在地上,而他从天道坠落,则是这最后四粒豌豆的结果。

     

      (66) 世亲(Vasubandhu),无著的弟弟兼弟子,精通佛陀的整套教法,是印度最伟大的班智达之一。